新書推薦:

《
博物馆学辞典 博物馆学核心工具书,权威专家联合编纂,理论与实践的指南!
》
售價:HK$
1255

《
战时的博弈:教宗庇护十二世、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秘史(理想国译丛075)
》
售價:HK$
755

《
明亡清兴 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
售價:HK$
347

《
北大版康德三大批判
》
售價:HK$
1428

《
建安 统一北方之战(201—207)
》
售價:HK$
250

《
什么是权力(一本讲透权力逻辑的政治学入门佳作,一次从学术到生活的认知升级)
》
售價:HK$
306

《
债务自由:远离债务困境
》
售價:HK$
403

《
清代满汉关系史:全三册
》
售價:HK$
254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基于长期的实地调研,意在揭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的剧烈变迁及其推动力量。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进程进一步加速。在这一进程中,两股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下沉,二是来自城市社会的资本下乡,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乡村社会转移支付的增多、组织管理的增强和治理干预的增加,后者则集中表现为城市资本对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对乡村产业的密集投资。行政下沉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资本下乡则极大地加速了乡村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变迁。在行政下沉与资本下乡的推动下,中国乡村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
|
| 關於作者: |
|
望超凡,1993年生,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长期从事政治社会学和基层治理相关研究。近十年来先后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过27次驻地调研,调研工作总时长超过500天。在《中国农村观察》《农村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与撰写多篇政策咨询报告并获有关部门采纳。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
|
| 目錄:
|
上篇 行政下沉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转型
第一章 行政下沉与农村社会自治能力再造
第一节 如何提高农村社会的自治能力
第二节 行政嵌入:从理论到实践
第三节 乡村社会转型与村民自治困境
第四节 行政嵌入与村级治理转型
第五节 治理转型背景下的村民自治能力再造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党建引领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第一节 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能力
第二节 乡村社会转型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困境
第三节 党建工作模式创新与“实践型党建”的生成
第四节 “实践型党建”与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重塑
第五节 以嵌入促引领: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再思考
第六节 结语
第三章 农村青年返乡参与乡村治理
第一节 农村青年返乡与乡村治理转型
第二节 多元推动:农村青年返乡担任农村干部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内生性现代化:返乡青年参与下的乡村治理转型
第四节 嵌入性机制构建:青年干部治理绩效的优化路径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 村治主体的“去精英化”
第一节 谁在治理村庄?
第二节 精英退出与常人治村:村治主体的变迁过程
第三节 治理转型与主体适配:村治主体的变迁机制
第四节 村治主体“去精英化”的治理后果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发挥民主的民生功能
第一节 如何治理农民的不合作行为
第二节 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民不合作行为的产生机制
第三节 资源下乡模式转变与“民主包干制”的形成
第四节 “民主包干制”的内涵及其运行过程
第五节 “民主包干制”化解农民不合作行为的实践机制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公事的“家事化”——宗族型村庄的善治路径
第一节 宗族结构如何影响社会治理
第二节 玉村的项目落地治理实践
第三节 “公事”与“家事”:农民的双重行为逻辑
第四节 “公事”认同与项目落地困境的产生
第五节 公事的“家事化”:认同转换消解项目落地困境
第六节 结论
下篇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发展
第七章 政绩生产与政策找补:资本下乡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城市资本为何热衷下乡?
第二节 投资不为挣钱:资本下乡的悖论实践
第三节 响应政府号召:社会资本投资行为的隐性目标
第四节 政策倾斜:社会资本投资行为的动力来源
第五节 “政府—资本”结构的形成及其政治经济影响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资本下乡对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影响
第一节 资本下乡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二节 苏村地区的资本下乡实践
第三节 资本下乡与农村社会内部市场秩序变迁
第四节 市场秩序转变与农民收入稳定性变迁
第五节 对农村产业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第九章 资本下乡背景下农业雇工管理模式变迁
第一节 资本化农业经营过程中的雇工管理难题及其应对
第二节 资本主体的雇工管理行为如何变迁
第三节 资本化农业经营的雇工管理困境与资本主体的策略性入场
第四节 资本化经营与农业生产体系变迁
第五节 农业生产体系变迁与雇工管理模式转型
第六节 结论
第十章 村社主导:资本下乡推动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如何整合下乡资本与农村资源
第二节 村社主导:一个整合资本与资源的可能路径
第三节 资源排斥:资本下乡经营农村产业的现实困境
第四节 村社主导:整合资本与农村资源的实践路径
第五节 互动结构转换:村社组织发挥资源整合效能的实践逻辑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一章 村社统筹与小农本位的农业现代化转型
第一节 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第二节 村社统筹与农村产业发展
第三节 分散经营下的农业发展困境
第四节 村社统筹与渐进式农民组织化
第五节 农民组织化与小农本位的农业现代化转型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二章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如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第一节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农村产业振兴
第二节 旧有土地管理制度下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困境
第三节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农村产业用地的制度性供给
第四节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产业振兴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三章 大溪镇茶产业调研报告
第一节 大溪镇茶产业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大溪镇政府已有的做法及其成效
第三节 大溪镇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关于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