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10月出版新書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堂庑大之:谭献的词学世界 精装

書城自編碼: 41615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高明祥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17272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智恭介的疑案
《 明智恭介的疑案 》

售價:HK$ 301
小型建筑创作札记
《 小型建筑创作札记 》

售價:HK$ 356
大变局下的中国声音:国际热点问题透视(“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大变局下的中国声音:国际热点问题透视(“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347
“三言两拍”绘画本
《 “三言两拍”绘画本 》

售價:HK$ 449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

售價:HK$ 765
如何走好人生下坡路:用坚毅力找到人生低谷的出口
《 如何走好人生下坡路:用坚毅力找到人生低谷的出口 》

售價:HK$ 332
黎曼几何 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数学基础
《 黎曼几何 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数学基础 》

售價:HK$ 245
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汉译23辑)
《 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汉译23辑) 》

售價:HK$ 347

編輯推薦:
一、谭献一生未中进士,为官止于县令,属于既非“上层官僚”、又非庶民的“中层文人”,却成为影响当时和后世词坛的宗主式人物。本书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当时以书院、幕府、诗社为纽带的文人网络,实际上构成了晚清文化生产的重要场域,为我们理解晚清文学的阶层特质打开新的阐释空间。
二、谭献通过编刊《箧中词》,确立其词坛宗主的地位,本书通过细致考证,清晰梳理出晚清词坛大V是如何练成的。
內容簡介:
谭献(1832—1901)是晚清词坛宗主式的人物,编撰有《复堂词话》、《复堂词录》、《箧中词》、《复堂词》等,叶恭绰称其“开近三十年之风尚”,冒广生誉为“倚声巨擘”,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比作“托塔天王晁盖”,对晚清、民国词坛,以及今日对清词史乃至整个词史发展建构的认识,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堂庑大之:谭献的词学世界》先从扎实的文献考证分析入手,通过谭献、张景祁、张鸣珂并称为“浙西三词家”,寻求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的关系;细密查考了谭献如何通过编刊《箧中词》,确立其词坛宗主的地位。然后分别阐释了谭献推尊词体的方法论、“正变”观的三条理路、钱锺书先生与谭献阐释论的关系、“涩”概念意涵的建构与影响、词人之词与学人之词的轩轾等词学理论,并叙述比较了谭献和陈廷焯的隔空交集与词学思想。
本书注重运用谭献稿本、日记、信札等第一手史料,力求在新文献基础上发掘新问题,阐释新观点,征引详实,论证严密,整体上展现了谭献词学的特点,揭示出谭献对于词学现代转型的意义。同时通过对谭献这一“中层文人”,从社会学视角重新解读的过程,为我们理解晚清文学的阶层特质打开新的阐释空间。
關於作者:
高明祥,山东济宁人,清华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与文献。著有《堂庑大之:谭献的词学世界》,整理《粟奉之日记》、《唐诗绎》等,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学术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人才资助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个人后期出版资助项目各一项。
目錄
序一(陶文鹏)
序二(张剑)
绪论
一、开拓的契机:相关学术史回顾
二、史料的像素:也谈词学文献研究法
三、写作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浙西三词家”并称的名与实
第一节 拜师、文酒与共事
第二节 久别与寄赠:彼此交游事迹
第三节 浙西词统与常派风尚
小结
第二章 词坛宗主:《箧中词》文本生成及传播
第一节 常州词派家法的张本与超越
第二节 选源与词坛互动
第三节 选本的刊刻、校订与传播
第四节《箧中词》与词坛推尊
小结
第三章 诗学视域:推尊词体的方法论
第一节 词之起源:追溯《诗经》
第二节 诗说入词说:“柔厚”说与“虚浑”说
第三节 “词史”观:继承“诗史”的认识与体验
第四节 以诗喻词的批评方式
小结
第四章 “正变”观与词史建构
第一节 以“正变”建构词史
第二节 “柔厚”:超越二分法的风格辨析
第三节 “变雅为正”与词之内容甄别
小结
第五章 阐释论与钱锺书“洋葱无心”
第一节 钱锺书与“洋葱无心”
第二节 阐释论的宗派传承
第三节 寻绎作者之意
小结
第六章 “涩”概念意涵的建构与转换
第一节 作为词学概念的知识来源
第二节 概念意涵与批评实践
第三节“涩”与晚清词学走向
小结
第七章 词人之词与学人之词
第一节 理论资源与概念内涵
第二节 彼此轩轾与消长
第三节 深婉:创作之融合
小结
第八章 谭献与陈廷焯
第一节 谭、陈的隔空交集
第二节 “柔厚”说与“沉郁”说
第三节 选家手眼
小结
结语:从词学史打开谭献的词学世界
一、谭献词学研究之反思
二、谭献与晚清词学
三、从“中层”人物进入词学史
附录一 选本批评与常州词派唐宋词统序的建构及嬗变
附录二 未完成的模拟:陈廷焯词作风格探微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序一
陶文鹏
明祥是我的学生张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时所带的硕士,在古时可称为我的“小门生”。我记得第一次见面是他读硕士一年级时,张剑带他来文学研究所一起聊天、吃饭。如今算来,差不多快十年光景了。不过,听明祥说,他曾在此前的首届“诗词中国”赛事的颁奖典礼上见过我,但那时彼此都不相识,算是隐约的命运伏线了。
明祥读硕士时,经常陪我出去开会。我们一起去过保定、安阳、芜湖、安庆、无锡、广州、珠海、澳门等地方,他做事周到,为人诚恳,经常能帮我想到一些遗漏的事情。这些年我出版的书稿,大多经过他的录入、校对等,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接受这些工作,并勤勤恳恳地完成。由于我不会使用电脑,在平日生活里,关于一些文献的检索等,他也都帮我及时查找。如此,不意忽忽已近十载。
这十年间,我见证了明祥在学业上的不断进步。他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也从谭献转向了钱谦益,尽管都是个案研究,但一是词学,一是诗学,一为晚清,一为晚明,转换难度并不小,其间他付出了许多努力。他之前曾电话联系我,请我给他的新书作序,我以为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他将这本《堂庑大之:谭献的词学世界》递到我面前时,我才知道原来他要出版的是硕士学位论文。我原本是存在一定质疑的:怎么毕业才两年就要出书了,而且硕士论文能够达到出版的水平吗?
当我翻开这部书的时候,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这部书是明祥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但几乎都是重新写的。我曾看过他的硕士学位论文,而这部书稿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样子。除了第三、五、八章是在原来的题目下重新修订的,其余全部是新写章节。而且,明祥告诉我,他也向学界的朋友寻到了谭献的稿本日记、信札等百余万字的新材料,这些也都纳入了这部书的写作思考之中。我想,新材料的使用是这部书非常突出的贡献。比如他在论述《箧中词》与谭献词坛宗主地位的确立时,使用了谭献稿本日记的诸多内容,从而更为完整地呈现了谭献编撰《箧中词》的过程。
明祥曾告诉我,他不愿写那种灌水的、铺开谈的专著,而是希望每章能以一个具体的问题切入,又在整体上形成一定的逻辑。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目前一些专著的写作方式还是按照某某的诗学思想、词学思想、创作情况等进行类分,我觉得这种写作方式有些陈旧了。学界一般认为,专著要比论文写起来更轻松,这是因为专著便于铺陈一些没有必要的文字,也容易降低对创新性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写作高水平论文的方式,去写作一部高水平的专著,决非易事。况且,这些年关于谭献的研究成果较多,想要出新愈益艰难。关于谭献的《箧中词》、推尊词体、“正变”观、阐释论、词人之词、学人之词等,学界也有相关论述,然而本书总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箧中词》与谭献地位的关系、推尊词体的方法论、“正变”观的三条理路、钱锺书先生与谭献阐释论的关系、“涩”概念意涵的建构与影响、词人之词与学人之词的轩轾等,这些问题都是在原有成果基础上的推陈出新,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相关研究。关于“浙西三词家”的名实考证、谭献与陈廷焯的深入对比等,学界对此关注较少,这些问题的提出便具有较高的创新性。总之,从整部书的问题设置与章节结构来看,明祥完成了他心目中的预期。
明祥平日也从事诗词创作,他写格律诗不多,但填词非常在行。这一点和我恰恰相反,我是写格律诗较多,填词非常少。他曾经将一组《贺新郎》发给我看,我认为很有辛稼轩的风味。他做谭献研究时写的文章多是理论性的,做钱谦益研究时写的文章更偏向考证性,我因此曾批评他对诗词的审美和赏析太少,白白浪费了诗词创作所积累的经验。这本书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估计是过度重视理论研究所造成的遗憾。但看他附录的两篇文章,则显现出他对诗词的赏析功底,如果没有实际的创作经验,是难以有这样真切体悟的。如此,算是对这本书遗憾的另一种弥补吧。
明祥读硕士时,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做文学研究会感到虚妄?我当时给他的回答是,只要你觉得做这件事感到开心,便是有意义的。我不知道明祥当时做何感受,但看他近些年乐此不疲地整文献、做研究,我感到他应该是幸福的。我和张剑都曾担心他刚工作时的收入微薄,他却从不以为意,觉得能有一份可以继续做学术的工作便很满足。我想,不论做人还是做学问,明祥都抱以十足的真诚。如此坚持下去,必定能有所成。
这本书可以看作明祥学术的起点,也凝结了目前他关于学术的一些思考,我愿他能在此后的学术道路上做出更好的成绩!
是为序。
甲辰五月卅日于农光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