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10月出版新書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近代经学史论(当代经学研究文丛) 丨通志堂

書城自編碼: 416180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吴仰湘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9255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449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214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301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755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505

編輯推薦:
打通近代经学与古代经学的血脉,体认传统经学在近代历史剧变中的复杂命运与强劲活力,窥探二千年经学殿堂的深邃富美,体察传统经学在近代世局下的调适、顺变
內容簡介:
清代为传统经学与经学史研究一大盛时代,涌现了众多的经学家,对先秦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而至晚清,经学家更因应时代之巨变,在经学研究中寓涵着如何“经世致用”之反思,他们提出的问题、解读经典的思路,对我们理解经典、重新阐释经典,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书收录有关清中期至近代经学与经学史的研究专论十三篇,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为详细梳理清代以来学者对汉代经学部分“公案”即《易》孟氏古文说、郑玄注《孝经》问题的讨论;二为对晚清经学界“公案”如朱一新和康有为关于《新学伪经考》的辩论、钱穆判定康有为“剽窃”廖平等的考辨,并涉及对晚清经学家朱一新、皮锡瑞学术、著作的研究;三为对民国以后几位著名经学研究者包括陈槃、牟润孙、黄彰健以及陈天倪相关研究的评述。
關於作者:
吴仰湘,湖南溆浦人,现任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暨历史学院特聘教授。曾任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经学史、近代学术文化史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多项,著有《近代湘学考述》,整理《皮锡瑞全集》《翼教丛编?觉迷要录》等。
目錄
中国经学基本问题辨正(代前言)1
《易》孟氏古文说的近世回响与汉代经学新论1
一、 清至民国学界对许慎言说的整体回应3
二、 《说文序》“皆古文”意涵的权威论断及其失误12
三、 《易》孟氏“古文”属性的专门探讨及其缺失22
四、 《易》孟氏的今古文真相28
五、 汉代今古文经本、经说的交错共生35
结语58
梁载言《十道志》与清代《孝经郑注》作者之争60
一、 《孝经郑注》作者问题与《十道志》的矛盾记载61
二、 清代《孝经郑注》作者之争与“康成胤孙作《孝经注》”说
66
三、 清儒引述梁载言矛盾记载的谬误74
结语81
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辩护84
一、 内证: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正面辩护85
二、 外证:清儒对刘知幾“十二验”的反驳100
三、 补证:清儒对郑小同注《孝经》说的反驳109
结语113
刘逢禄《春秋》学著述考115
一、 关于刘逢禄《春秋》学书目的各种意见115
二、 对刘逢禄已刊《春秋》学著述的版本考察121
三、 对刘逢禄拟作《春秋》学著述的探究127
朱一新经学批评中的阐释学意蕴139
一、 亟待发掘的经学批评139
二、 对清代汉学家与公羊学者的批评142
三、 对汉宋传统的弘扬及其经学理想150
结语160
朱一新、康有为辩论《新学伪经考》史实考162
一、 现存论学书札数量165
二、 论学书札往返次序169
三、 书札论学的时间182
四、 书札论学的主题186
结语189
皮锡瑞《经学通论》成书过程及初稿本述略191
一、 《经学通论》的撰刊经过192
二、 《经学通论》初稿本及其价值201
结语215
钱穆与康有为经学“剽窃”案217
一、 “康有为剽窃”说的流传218
二、 钱穆对康有为经学“剽窃”案的评判及其影响221
三、 钱穆评判康有为经学“剽窃”案的失误227
结语234
陈槃《左氏春秋义例辨》述评237
一、 《左氏春秋义例辨》的撰刊238
二、 《左氏春秋义例辨》的体例与内容242
三、 《左氏春秋义例辨》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251
结语259
牟润孙经学史研究述评262
一、 与经学相始终的学术生涯263
二、 经学史研究的重要成绩266
三、 “经史合一的史学”论277
结语285
黄彰健的周公受命问题研究评析287
一、 研究周公受命问题之缘起与影响288
二、 发明周公受命新说之要点298
三、 推阐周公受命新说之缺憾303
四、 研究周公受命问题之成绩310
结语317
附录陈天倪先生学思述要319
——《经文统钞》整理本引言
征引文献327
后记340
內容試閱
1996年春末,我如愿考上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得以追随麻天祥教授执经问字。麻师以研究中国近代佛学名噪海内外,当时正撰作体大思精的《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而我硕士阶段主修秦汉政治史,对近代学术文化罕有所知,对佛学更宿无慧根。好在麻师门庭广大,我在参撰《中国近代学术史》书稿时,将他发表的《儒家文化的变异和转向——近代经学述要》(《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近代经学的思想特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4期)、《近代经学的形式和内容》(《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中外文化比较、选择与趋同的假设、实践——挑战与回应的百年学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等论文,从图书馆复印出来,反复研读,对近代百余年间的经学变迁得以了然会心。麻师还对近代湖湘经学称赞有加,建议我选择王闿运或皮锡瑞撰写学位论文。1999年6月,我以《皮锡瑞生平和思想考述》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实际上仅完成开题计划的上半部分,作为下篇的“皮锡瑞与近代经学研究”尚未完全成形,思考更不成熟,但经此一役,竟与近代经学史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2002年初夏,我意外收到林庆彰先生的挂号信。林先生是经学史研究的前辈大家,我一直非常景仰,却无缘联系。哪想到当时他为开展“晚清湖南经学研究”计划,拟来湖南进行经学家遗迹探访,可是与湖南学界素无往来,恰好在台北书店买到我新出的《通经致用一代师——皮锡瑞生平和思想研究》,于是根据出版资助信息,写信寄到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其时我寄身武汉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及至拿到林先生信件,已过去三个多月。我立即寄去回信,从此“攀上高枝”,与林先生及对岸经学界建立起联系。后经林先生等专家推荐,我申请到中华发展基金会的资助,2003年9月到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作访问研究,两个月内夜以继日,除完成四万多字的《皮锡瑞〈经学历史〉研究》,还抄录、复印、购买多种经学史研究论著与学位论文,加上林先生和蒋秋华、杨晋龙、蔡长林诸师友倾情惠赠数十种书刊,最后捆载而归,通过海运寄回三十多件包裹。此后我矢志研究经学史,这也是一大因缘。至今只要翻阅这批资料,就会涌出温暖的回忆。
博士后出站后,我有幸进入岳麓书院,得以安心读书,并在院长朱汉民教授大力支持与热诚指导下,将近代湘学与经学作为主攻方向。十余年间,我专做皮锡瑞著述整理与研究,每每深夜独坐,神游故纸,先后完成《皮锡瑞的经学成就与经学思想》《皮锡瑞全集》等书稿。与此同时,我有意开设“中国近代学术史”“晚清湖南学者个案研究”“清代今文经学专题”“中国经学史”等研究生选修课程,讲过两三次就另开新课,因此颇多教学相长之益。当然,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从皮氏经学入手,溯其源而竟其流,不仅较多了解到近代今文经学的流变,还对两汉至清代的经学历程有所窥悉。2007年我以“走出公羊学:清代今文经学的历史重建”为题,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以“新学伪经说的渊源、形成与回应研究”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获得立项。这两个专题性研究,进一步帮我打通近代经学与古代经学的血脉,更深地体认传统经学在近代历史剧变中的复杂命运与强劲活力。正是借着对皮氏经学典范性意义的全新认识、对中国经学近代衰变的深切关怀,2015年我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皮锡瑞《经学通论》注释与研究”,尝试将这部“胸罗众家,掌运千古”的《经学通论》,定位为古代经学研究的总结之作、近代经学教育的开创之作,希望通过深度注释、深入发掘,助益今人窥探二千年经学殿堂的深邃富美,更好地体察传统经学在近代世局下的调适、顺变。
回顾二十多年来的读书、治学,我是从皮锡瑞研究起始,闯入长期冷寂的近代经学史研究,最后又以皮氏经学为典型案例,探讨中国经学的整体历程与近代嬗变:鹿门之学,惠我良多!
本书所收文章,发表最早者在2010年,最晚者在2024年,算是我研究经学史的一份记录。这些文章大多先是提交给海内外各种经学或经学史的专题会议,后经修改,分别刊发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国哲学史》《湖南大学学报》《中国文化》《文史哲》《古典文献研究》《新经学》《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等处。在会议交流、投稿刊发的过程中,得到众多学界师友、刊物责编或主编的热情帮助,或是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使我深受其益,始终铭感在心。本次选编时,对个别文章标题、分节标题小有改动,对部分段落略作增补,并统一了体例,更新了部分征引文献。其中第二篇、第四篇刊发时限于篇幅,正文、注释均有删节,本次为全文面世。至于第一篇,则源自为本科生讲授的经学通论课程,2023年初夏应张云华编辑之约,略作整理后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虽然内容较为简明,却能说明我对近代经学衰变的一点认识,冀望学界能对一百多年来的经学史研究有所省思,权作本书前言。末篇也是应岳麓书社周家琛编辑之邀,撮述陈天倪一生“反经信古”的著述与思想,为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稿本《经文统钞》整理出版作一引言,文短意长,非论文体,且作附录。
本次汇编成册,要特别感谢张钰翰编审的热情邀约。硕士生杨懿、杨紫君帮忙覆校全稿,检核引文,一并志谢。
晚清以来,中华民族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中国经学同样面临着一场空前严酷的生死劫难,以至当时一批由旧趋新的学者,对着“走向山穷水尽的经学”唱起了挽歌。然而,百年过后,蓦然回首,经学并没有被彻底消灭,更没有从我们的人伦日用中完全消失,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乙巳端午后三日,吴仰湘校讫谨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