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1254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429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435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539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539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59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352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1)本书致力于探索一个融合频率逻辑与智能路径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解决方案。 (2)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问题到方案、从微观要素到系统建构,围绕“频率驱动、智能融合”这个核心理念展开系统探讨。其核心贡献不仅在于探索和提出了一个理论完备、结构清晰的教学范式,更在于搭建了一个教学、学习与技术多维互动的融合平台。 (3)在教学理念上,本书倡导从词义讲授转向词汇能力建构,从单一传授转向系统输入、任务输出与 过程反馈并重。 (4)在教学内容上,本书强调以频率为依据的科学筛选,以语境为导向的组合呈现,以任务为牵引的深度加工。 (5)在教学方法上,本书主张融合性设计、多元性路径与智能化赋能,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图景。 (6)本书并不期望通过一套模型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词汇教学问题,而是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框架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它既是对当前教学困境的回应,也是对未来教学图景的建构。 (7)本书所提出的“频率驱动、智能融合”的新范式,能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支点与实践样本。
|
| 內容簡介: |
在技术与教育深度耦合的时代,构建一套科学、可持续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范式,既是回应现实问题的教学诉求,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本书正是致力于探索一个融合频率逻辑与智能路径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解决方案。 全书共6章。第1章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背景切入,系统回顾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演变路径与现实困境,明确频率理论在教学变革中的支点作用,提出本书的研究问题与创新目标;第2章整合需求分析理论、输入与输出假说、语言习得模型等多元理论,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支架,夯实教学范式构建的认知根基;第3章聚焦词汇频 率、复现率、覆盖率与输出频率等关键变量,剖析其在教学内容选择、任务设计与习得路径中的作用机制;第4章提出输入、任务、反馈的词汇教学流程模型,并结合教学词表、语境任务与智能平台,构建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闭环结构;第5章反思当前词汇教学的边界与潜力,探索教师语料能力建设、学习平台多源融合与学生策略赋能的未来路径;第6章总结研究成果,重申范式价值,提出构建频率与智能的持续演进型词汇教学系统的未来愿景。
|
| 關於作者: |
杨静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外语教育,在CSSCI核心期刊、EI期刊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 育 部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出版两部专著,主编、参编多本教材,曾获省级社会科学优 秀成果奖。
|
| 目錄:
|
第1章 引言 1 1.1 研究缘起 2 1.1.1 词汇的重要性与核心地位 3 1.1.2 我国大学生的词汇能力现状 5 1.1.3 词汇教学范式的演变与挑战 8 1.1.4 词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1.2 频率理论与词汇教学的关系 14 1.3 研究问题与本书的创新点 18 1.4 章节安排与研究路径说明 21 第2章 理论基础 25 2.1 需求分析理论与教学内容选择 26 2.2 输入假说与词汇习得路径 30 2.3 输出假说与词汇运用能力的建构 33 2.4 输入、互动、输出的整合视角 37 2.5 本章总结 39 第3章 频率驱动的教学要素分析 43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术语说明 44 3.2 词汇分布频率与教学词表构建依据 45 3.2.1 通用英语词汇表 52 3.2.2 学术英语词汇表 60 3.2.3 语料驱动词汇表 66 3.3 词汇覆盖率与教学覆盖效能 80 3.3.1 词汇覆盖率 80 3.3.2 词汇的频级划分 85 3.3.3 教学覆盖效能 91 3.4 词汇复现率与输入频率设计 92 3.4.1 复现率与词汇习得 93 3.4.2 复现率与阅读 95 3.4.3 输入频率的教学设计 100 3.5 输出频率与语言习得 103 3.5.1 输出频率的理论基础 103 3.5.2 输出频率与记忆机制 104 3.5.3 输出频率与教学法 107 3.5.4 输出频率的实证验证 110 3.6 本章总结 114 第4章 基于频率驱动的词汇教学模式构建 117 4.1 教学模式的理念与设计逻辑 118 4.2 词汇需求分析在教学建构中的应用 126 4.3 基于频率驱动的词汇输入设计 128 4.4 基于输出频率的任务设计与词汇加工 130 4.5 评估与反馈机制在教学模式中的嵌入 132 4.6 本章总结 134 第5章 讨论与启示:走向智能融合的新范式 137 5.1 教学模式的演变逻辑与理论反思 138 5.1.1 词汇需求分析与内容精准化 144 5.1.2 输入频率与学习注意力调控 145 5.1.3 输出任务与深度加工的协同机制 147 5.1.4 反馈系统与词汇习得的可持续性 150 5.2 教学启示与未来融合方向 152 5.2.1 教师语料能力与智能工具协同 152 5.2.2 跨平台输入策略与课外延伸设计 155 5.2.3 学生词汇策略的数字化赋能 157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161 6.1 研究成果总结与范式价值重申 162 6.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通向智能生态的进一步融合 166 参考文献 1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