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449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1520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1367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449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500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265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500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398
|
| 內容簡介: |
|
本研究基于民国广东工业化发展与矿业开发对立性认知矛盾,主要运用历史地理学科时空分析方法和计量史学研究方法,在梳爬档案、报刊、方志等一手史料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矿区呈采数、矿区面积、资本投入额和矿产量等因素,动态地展示民国广东矿业开发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及差异,并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因素,探讨特征性和差异化产生的多重原因。研究表明民国时期广东矿业兼县沿江沿海体系化开埠口岸,三江交汇式密集水陆交通网和民营侨资矿业众多等独特优势,较之前代,民国广东矿业开发无疑是兴盛的,加快了广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广东矿业作为全国矿业的一个缩影,其开发过程中表现出的复杂性、艰难性和不成熟性,是民国时期动荡不安时局下各省矿业开发的普遍现象。
|
| 關於作者: |
|
李丹丹,现任职于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现主持教师教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党史宣讲员、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等荣誉。
|
| 目錄:
|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时空限定和研究对象、 内容的选择
第三节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 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开发条件
第一节 广东地质条件与矿产分布
第二节 民国以前广东矿业开发历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开发的优势条件
第四节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调查管理机构
小结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开发规模的艰难拓展 第一节 民初至一战时广东矿业开发起兴 (1912—1918)
第二节 一战后至北伐前广东矿业开发短暂衰退 (1919—1926)
第三节 陈济棠主粤前后广东矿业大发展时期 (1927—1937)
第四节 广州沦陷至抗战结束广东矿业艰难发展 (1938—1945)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广东重要矿产开发的时空地理格局
第一节 能源矿业: 以粤北煤矿开采为重点
第二节 贵金属矿业: 以珠三角周边金矿、 粤西北银矿开采为重心
第三节 有色金属矿业: 以粤北钨锑矿、 粤东西锡矿为重心
第四节 黑色金属矿业: 以粤中北铁矿、 南部沿海锰矿开采为重心
第五节 建材矿业: 以粤中、 沿海石矿、 瓷土矿开采为重心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开发模式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北路矿区: 粤北山地区
第二节 东路矿区: 粤东岭谷低地区
第三节 中路矿区: 粤中低地孤山区
第四节 西路矿区: 西江流域山谷区
第五节 南路矿区: 粤西南台地丘陵区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运销地理
第一节 以内销型为主矿产运销地理
第二节 以外销型为主的矿产运销地理
小结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开发与地方社会互动关系
第一节 民国广东矿业开发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社会对矿业开发的影响: 以广东富国煤矿兴衰为例
小结
结语 民国时期广东矿业开发地理的几点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