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347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壹卷YeBook 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490

《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壹卷YeBook 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418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505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235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449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1520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最重要的中国古代宗教研究著作。
|
| 內容簡介: |
|
《古代中国的传说与崇祀》发表于1946年,是高本汉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国际汉学界有深远影响。高本汉运用文献学、训诂学、音韵学等方法,考订了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国神话传说与崇祀的流传情况,全面梳理了整饬文献和散篇文献两种系统。至今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次亦收录其续篇《周代的祭礼》,作为附录一并刊行。
|
| 關於作者: |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瑞典著名汉学家,著有《中国音韵学研究》《论左传的真伪和性质》《汉语的本质与历史》《汉文典》等。
译者简介:
赵丙祥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
| 目錄:
|
导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结论
索引
附录 周代的祭礼
|
| 內容試閱:
|
祭祀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们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和鬼神观念,\并且产生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祭祀神灵就理应拿出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为了讨好不同的神灵,祭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对丰厚的祭品也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燔烧、灌注、埋、沉没、悬和投等,分别用来祭天、地、山、水等神。人牲就是以人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欢迎的牺牲”。人祭成为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最高形式的献祭。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官庙和坟墓等场地。
过去五十年间,就汉代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及宗教,西方汉学家已撰成之专书及论文,堪称可观,至可积成一藏书阁矣。然而缺乏考订材料的良法,是可见之缺陷,良可叹也。研究者若择定某一主题,必先由汉前经籍如《书经》《左传》《孟子》《墨子》翻检材料。鉴于从这些文献中所获甚微,研究者不得已乃在汉初文献中寻求琐碎证据,若《史记》《淮南子》之属,继而求之于《论衡》《汉书》诸种后汉文献。盖此等材料尚不足以凑成完整而系统的论文,研究者又以公元二世纪及随后数世纪、直至唐宋间注疏家为对象,于是中国后世学者对于人物及地点之考订、仪式之描写,皆被视为与早期汉前文献同可信赖的材料。借此方法的运用,遂拼成完整而详尽的描述—然则对于以前已得确立的科学描述,则不啻是莫大之讽刺。此种方法大行于今,颇似依借希腊化时代之传说与中古学人之臆见,而填充罗马诸王治下之早期文献空白,此种驳杂“材料”俨然若为整齐之物,用以重建罗马文化最古老时期的历史、习俗、信仰及仪式。 本帙欲以全不相同之方法,处理中国早期传统及文化问题。几种文献类型必得分门别类,使各安其位,乃可知悉诸种信仰如何缓慢变化,后来之增饰及由异域输借成分如何窜入,又如何借整齐的解释,而得到果断的整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