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408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352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植物圣经(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典藏全彩复刻,跨越400年的科学与艺术瑰宝,一部改写人类植物认知的里
》
售價:HK$
136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 編輯推薦: |
翻开《八九雁来 —— 姥姥的聊斋》,仿佛踏入民国北平的烟火深处。本书以 “姥姥” 的口述回忆为引线,将那段远去的岁月鲜活铺展 —— 从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到节庆时节的传统习俗,从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到动荡年代的生活褶皱,每一段叙述都满含温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的新窗。
不同于传统史书的宏大叙事,本书聚焦平凡个体的生命轨迹,以口述历史为笔,深入挖掘民间记忆的珍贵细节。在忠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作者融入细腻的艺术加工,让文字既有史料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更难得的是,书中通过普通人的坚守与选择,自然传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践行了 “以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导向。
对于研究者而言,它是填补民国北平社会生活细节的鲜活素材;对于普通读者,它是一部可感可触的 “平民历史读本”。这本兼具史料价值与人文温度的作品,不仅能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借鉴,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珍视人文的读者品读。
|
| 內容簡介: |
|
《八九雁来——姥姥的聊斋》通过“姥姥”的回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民国时期北平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新途径。本书通过聚焦普通民众的生活经历,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深入挖掘民间记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意的艺术加工,不仅能够忠实记录历史,还能有效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样的创作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
| 關於作者: |
|
京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广播电视台总编室高级编辑、晚清史研究者。代表作:散文集《草莓季节》、长篇小说《藤萝花落》、中篇小说《七夕》《青莲引》、史学专著《如梦如烟恭王府》、社科专著《地球伦理》、纪实文学《周汝昌:65载红楼情》、报告文学集《载入京华》等。曾受邀为原国家文化部策划、撰写十五集电视系列片《口述历史:爱新觉罗后裔》。报告文学《生命的选择》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
|
| 目錄:
|
上篇 小院儿谈往
寒门美人—3
嫁得良人—103
时代掠影—181
冬去春来—197
下篇 永恒的安暖
小肚儿—269
布谷—274
市井胡同—286
京西那片曾经的绿—290
我们看海去—297
姥姥? 春天来了—305
附? 写给姥姥的诗 —315
|
| 內容試閱:
|
吊瓶中的药液一滴滴落着,姥姥在病床上昏睡,不时叨念着语无伦次的胡话。尽管我知道,这是手术后体温升高,以及麻药作用导致的临时症状,却仍然感觉到担忧与恐惧,我再次摸摸姥姥的额头,替怹掖好被子,然后轻轻踱步到窗前,看那些絮状雪花在路灯下大片大片地飞舞……那是 2002 年的冬天,我正随中国作家协会采风团在福建采风,接到北京二舅打来的电话,得知姥姥不慎摔了一跤,造成大腿股骨骨折。我匆匆忙忙赶回家里,姥姥已被姨、舅们送入离家不远的宽街中医院住院诊治。由于姥姥部分子女的反对,终是未能按照我的意见转至积水潭医院治疗,而是在骨科很不专业的宽街中医院进行了手术。此后 10 年,姥姥的生活再没离开过拐杖,此亦成为我生命之中的一件憾事。雪很大,窗外已是一派银白。此刻,住院楼脚下那片在“当代开发”中幸免于难的青砖瓦房,正无忧睡着,一片片老瓦、一行行屋檐,在雪夜里散发着闲适与安然的静美,这,才是老北京本来的味道……
纷纷扬扬的雪花里,有一辆银色轿车打着左蹦灯自西向北行驶。我知道,它拐过去不久就能看见那座青砖建筑的老旧庭院——东四妇产医院,那是
三十九年前我出生的地方。就是从那里,姥姥把我接回了家——安定门,那个我从出生到出嫁生活了二十三年,至今留恋的小巷深处的家。但打那以后,
姥姥便“惹上了大麻烦”——婴幼儿时代的我,性情怪僻、百病缠身,姥姥因此担惊受怕、心力交瘁……姥姥之于我的养育恩,此生此世难以为报!
姥姥,刘姓,讳佩珍,一位秀外慧中,情商、智商都非常出众的女性,但历史和命运让怹做了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尽管如此,怹依然积极、快乐地生活着,在古都城北那座青砖灰瓦的普通小院里,养大了六个儿女,且帮助他们抚育过包括我在内的五名孙辈。
姥姥生于 1920 年代初,经历过北洋、民国、抗战、国共战争;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公私合营、反“右”、“大跃进”、“文革”以及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姥姥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对数十年前所历往事记忆犹新。
在姥姥住院以前的几年我就有过一个想法,把姥姥给我讲过的“故事”——怹一生的经历,细细写出来,便是一卷好读的旧北京市井风情画 ;同时,也算作是我对姥姥养育之恩的点滴答报。后来,姥姥终于出院了,尽管手术做得不算成功。好在平时身体底子好,除行走不便外,其他方面均无大碍。于是,我对姥姥进行了系统性的补充采访,也因此,对当代文人传说中美好的民国时代有了不同角度的认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