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915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254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653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1158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969
|
| 編輯推薦: |
|
“刨坟掘墓”如何变成一门堂堂正正的学问?《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一书经作者多年深耕,追踪从清末金石收藏、罗振玉甲骨编刊,到北大国学门、地质调查所田野发掘,再到史语所殷墟考古的思想流变,揭示“古物”如何被重新定义为“史料”,从而改写国族上古叙事。书中既有王国维“二重证据”的洞察,也有李济携地质学方法走进田野的勇毅;既展示疑古思潮如何冲击纸面经典,又呈现考古学说怎样重构华夏文明的时间坐标。透过“文”与“物”、“信古”与“疑古”、“国粹”与“科学”的反复拉锯,读者可见一代学人在民族危机与学科自觉中,如何参考西来学说,把金石赏鉴的旧传统锻造成接轨世界的现代考古学。
|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梳理了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从传统金石学向现代学科转型的学术历程。作者以现代考古学构建为主线,探讨了罗振玉、王国维、李济、傅斯年等学者如何在西学冲击下,重新定义“古物”与“史料”的价值。中国考古学的兴起并非单纯模仿西方,而是在疑古思潮、民族主义与科学方法交汇中逐步确立自身定位。
本书特别关注了地质调查所、北大国学门及史语所等机构在推动田野发掘、地层分析及跨学科研究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文”与“物”、“信古”与“疑古”等核心议题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考古学如何成为中国现代学术重建的重要支点。
|
| 關於作者: |
|
查晓英,1978年生,重庆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2007年起就职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在德国埃尔朗根大学汉学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学,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学术史,在《历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
| 目錄:
|
目 录
引? 言 ……………………………………………………………… 001
第一章? 金石学与新趋向 ………………………………………… 011
第一节? 一门古老的新学问 …………………………………… 017
第二节? 域外古迹与禹域历史 ………………………………… 033
第三节? 考古与种界之争 ……………………………………… 050
第四节? 考古与汉族文明 ……………………………………… 064
第五节? “文”与“物”:章太炎的观点 ……………………… 082
第二章? 从古器物学到考古学 …………………………………… 109
第一节? 古器物学:新发现与新学术…………………………… 111
第二节? 北京大学史学门的革新 ……………………………… 128
第三节? 地质调查所 …………………………………………… 151
第四节? 清华大学与早期考古 ………………………………… 166
第五节? 金石学的美术史脉络与考古学的发展 ………………… 207
第三章? “现代考古学”之崛起 ………………………………… 217
第一节? 新郑古物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218
第二节? 保护“学问的原料” ………………………………… 233
第三节? 争夺“考古权” ……………………………………… 242
第四节? 考古学与地方主义 …………………………………… 273
第五节? “考古学社” ………………………………………… 283
第四章? 方法论与学术批评 ……………………………………… 304
第一节? 道与器 ………………………………………………… 306
第二节? 文化源流与典型器物 ………………………………… 320
第三节? “形式主义”与“技术主义”:命名、分类逻辑与
历史复原 ……………………………………………… 340
第四节? 考古学、人类学与历史学 …………………………… 358
第五章? 余论:从刨坟掘墓到科学研究 ………………………… 389
第一节? 刨坟掘墓居然登大雅之堂 …………………………… 389
第二节? 金石学在学科体系下的“重塑” ……………………… 400
第三节? “科学律令”与“疏通证明”………………………… 4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