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代中国与东亚海域交流 精装 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500

《
寒门攻略
》
售價:HK$
305

《
壹卷YeBook 记忆肖像:罗素回忆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哲学大师罗素传记性回忆录
》
售價:HK$
245

《
历史认知语言学
》
售價:HK$
398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347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壹卷YeBook 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490

《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壹卷YeBook 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418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505
|
| 內容簡介: |
|
濒危语言问题是社会和学界长久以来关注的重要议题,本书以濒危的赫哲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赫哲族聚居区和散居区九处调查点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分析赫哲族的语言能力、语言态度、语言保护及语言传承,进而探讨赫哲语的社会功能修复现状。期望本书能为科学保护濒危语言文化提供参考,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语言保护理论贡献力量。
|
| 關於作者: |
|
史春颖,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语言调查研究。主持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语委青年项目、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各一项。
|
| 目錄:
|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调查地
一 研究内容
二 调查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调查方法
二 分析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 濒危语言研究综述
二 赫哲语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赫哲族概况
第一节 赫哲族历史沿革
一 民族由来
二 民族源流
三 民族分布
四 民族人口
五 民族语言
第二节 社会发展
一 民族教育
二 民族文化事业
第二章 赫哲族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
第一节 问卷调查样本构成
一 样本构成
二 通婚情况
第二节 语言习得
一 语言习得途径
二 语言习得动机
第三节 语言能力
一 语言能力概况
二 语言能力共时差异分析
第四节 语言使用
一 民族节庆活动
二 文化传习所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赫哲族和聚居地其他民族的语言态度
第一节 赫哲族的语言态度
一 实用功能评价
二 发展前景期望度
三 行为倾向
四 对语言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节 赫哲族语言态度的差异分析
一 性别差异
二 年龄差异
三 受教育程度差异
四 职业差异
第三节 当地其他民族的语言态度
一 样本构成
二 实用功能评价
三 发展前景期望度
四 行为倾向
五 对语言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赫哲语的使用变化与濒危程度
第一节 赫哲语的使用变化
一 赫哲语为主,汉语为辅阶段
二 赫哲语和汉语并用阶段
三 汉语为主,赫哲语为辅阶段
四 最新调查
第二节 影响赫哲语使用的因素分析
一 客观层面
二 主观层面
第三节 赫哲语的濒危程度
一 活力评估
二 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赫哲语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语言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一 国外的理论与实践
二 国内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赫哲语传承途径
一 家庭传承
二 非遗中心传习
三 学校开设赫哲语课
四 网络学习
第三节 赫哲语传承的有利条件
一 宏观层面
二 微观层面
第四节 赫哲语传承的困难
一 缺乏语言使用环境
二 部分人语言态度消极
三 教材和教辅资料质量不高
四 语言文化传习的可持续性不足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濒危赫哲语社会功能修复的思考
第一节 濒危赫哲语社会功能修复的意义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 语言与族群特性
三 语言群体的意愿
四 跨境民族交流
第二节 濒危语言社会功能修复的途径
一 族群聚居
二 语言态度积极
三 跨境民族的影响
第三节 赫哲语社会功能修复的对策建议
一 国家进一步政策扶持
二 语言文化环境建设
三 加强跨境民族的沟通与交流
四 加强国内精英、专家学者的合作
结语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赫哲族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赫哲语掌握者基本信息
附录三 赫哲族聚居地其他民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赫哲语掌握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教材教辅资料展示
附录六 赫哲族地区代表性人物访谈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