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之道丛书·资本主义的终结: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的悖论
》
售價:HK$
347

《
唐代家庭:生活、生计与家风
》
售價:HK$
500

《
算法政治
》
售價:HK$
332

《
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
》
售價:HK$
449

《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东方编译所译丛)
》
售價:HK$
383

《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儿童行为与心理,风靡全美育儿专家克莱尔亲子教养课
》
售價:HK$
305

《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5)
》
售價:HK$
1520

《
投资的心法:从传统文化视角看清投资中的规律
》
售價:HK$
352
|
| 內容簡介: |
本书探讨了现代技术对社会时间的影响,具体分析了技术对社会时间观念、工业化时间秩序以及日常生活节奏的重塑。现代技术催生了许多新型“时间客体”,例如照片等,它们改变了人们感知和利用时间的方式。工业化时间作为一种现代技术叙事的形式,是技术分工与生产效率要求的产物。技术带来的速度提升使我们进入“倍速时代”,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涌现出大量弹性时间安排,进而引发社会时间的不同步性等问题。
此外,本书还对社会静态时间、时间的即时性与协调性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
| 關於作者: |
|
郑雨,男,1965年6月出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南开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科技哲学。出版专著有《科学技术哲学》《从工具到机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发表多篇论文。
|
| 目錄:
|
绪言
第一章 社会时间的存在基础
第一节 时间与社会时间
时间的本质
社会时间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时间
马克思对社会存在的理解
社会时间的谱系
第三节 社会时间的物质基础——技术时间客体
技术客体与技术时间客体
技术时间客体的产生
照片时间客体及其产生
短视频时间——另一种意蕴的时间
时间客体与互联网链接
作为技术时间客体的特征
第二章 社会时间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时间理论
时间与社会时间
《资本论》中的时间
劳动时间的异化
自由时间
第二节 吉登斯的社会时间理论
时间与社会稳定性
社会时间的三个层面
虚化时间
可逆时间与不可逆时间
受控的社会时间
第三节 群体时间与个体时间
群体时间节奏
个体时间与群体时间
技术客体下的群体时间
群体时间的绵延性与凝固
第三章 工业化时间
第一节 作为文化差异的时间
西方抽象的社会时间观
中国日常生活时间观
两种时间文化的评判
第二节 机器时间的形成
机器时间的准备
机器时间的建立
第三节 社会时间与分工
劳动分工与社会时间等级
两种形式分工与社会时间分层
社会分工异化与社会时间异化
第四节 弹性时间
弹性时间特点与意义
弹性时间的产生
高校教师弹性时间案例分析
第四章 时间与速度
第一节 社会运行速度与社会时间
社会运行速度与社会时间
速度与时间体验
社会速度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社会速度与社会时间浪费
第二节 技术时代的时间与空间
加速与空间内涵的改变
数字空间与时间内涵的改变
社会变化与空间叙事的异化
第三节 倍速时代
时间节奏
工业化节奏的加快——倍速
倍速时代
离奇现象——音乐倍速
“倍速”与大众生活习惯
第四节 社会时间的不同步性
系统内部时间的不同步性
单向度加速与不同步性
社会变化的不同步性
第五章 社会时间的特征
第一节 文本时代与慢速度生活
从文本时代到图像时代
慢速度现象
单向度的时间消费——信息茧房现象
第二节 社会静态时间
空间辽阔性带来的时间静止
静态时间的伤害
静态时间的显微性
第三节 时间的即时性和协调性
时间的即时性
时间节点协调性
第四节 金融时间的新特点
速度的危险
动量效应原理——进一步加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