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602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HK$
3050

《
站在自己这边
》
售價:HK$
281

《
micro:bit 硬件编程快速入门与综合实战
》
售價:HK$
347

《
南宋新出碑志文献辑补
》
售價:HK$
1010

《
故宫博物院百年百事
》
售價:HK$
653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
售價:HK$
439

《
中国ESG卓越实践(2024) 探索创新ESG中国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售價:HK$
1010
|
| 內容簡介: |
|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历来富于改革创新精神,很多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该书是关于福建改革开放创新经验的普及读物,分别对建设生态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松绑”放权、国有企业改革、科技特派员制度、“数字福建”、“晋江经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医改等9个福建改革开放创新经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梳理、考察、凝练。这些创新经验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先行实践,是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典型体现,也是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的鲜活载体。该书兼具学术性、知识性和系统性,有助于讲好和传播好中国共产党的福建故事、完善充实改革开放史、弘扬福建改革创新精神,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意义。
|
| 關於作者: |
|
刘大可,男,1968年生,福建省武平县人。历史学博士、文学博士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福建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兼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担任2项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获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
| 目錄:
|
导 论 /1
一、福建改革开放创新经验的产生条件 /2
(一)中央支持有力有效 /2
(二)开拓进取先行先试 /4
(三)基层群众创新创造 /5
二、福建改革开放创新经验的基本情况 /6
(一)建设生态省 /6
(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 /7
(三)“松绑 ”放权 /8
(四)国有企业改革 /8
(五)科技特派员制度 /9
(六)“数字福建 ”/10
(七)“晋江经验 ”/10
(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1
(九)三明医改 /11
三、福建改革开放创新经验的当代启示 /12
(一)立足省情科学谋划 /13
(二)奋勇争先促进高质量发展 /13
(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14
第一章 生态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一、生态省建设的缘起 /16
(一)谷文昌精神的历史召唤 /16
(二)几十年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的执着 /18
(三)“进则全胜 ,不进则退 ”的水土流失治理理念 /21
二、生态省建设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25
(一)另辟蹊径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 /25
(二)生态省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发展体系 /33
(三)体制改革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38
(四)重点突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2
(五)以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 /48
三、生态省建设的鲜明特征及其经验启示 /53
(一)生态省建设的鲜明特征 /53
(二)生态省建设的经验启示 /62
第二章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一、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缘起 /67
(一)长汀基本情况 /67
(二)长汀水土流失情况 /68
(三)长汀水土流失的原因 /68
(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探索 /71
(五)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 /78
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经验 /80
(一)坚持预防为主 ,确保自然修复 /80
(二)坚持严格封禁 ,凝聚全民共识 /81
(三)坚持改善民生 ,巩固治理成果 /82
(四)坚持因地制宜 ,发展生态农业 /83 (五)坚持综合治理 ,强化技术支撑 /86三、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启示 /87
(一)党委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88
(二)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92
(三)坚持社会参与 /94
(四)形成水土流失治理精神 /98
第三章 “松绑”放权: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声“呐喊”
一、“松绑 ”放权的历史背景 /104
二、“松绑 ”放权的发展历程 /105
(一)呼吁 “松绑 ”放权 :打破束缚、敢为人先 /106
(二)推进 “松绑 ”放权 :勇立潮头、敢闯敢试 /110
(三)逐步落实企业自主权 :不忘初心、擎旗奋进 /117
三、“松绑 ”放权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124
(一)“松绑 ”放权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 /124
(二)“松绑 ”放权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 /127
第四章 福建国有企业改革:从“小散弱”到“做强做优做大”
一、福建国有企业改革的缘起 /134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福建国有企业发展 /135
(二)改革开放前福建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困局 /135
二、福建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136
(一)起步阶段 :机制调整 (1978—1992年)/136
(二)推进阶段 :制度创新 (1993—2002年)/143
(三)深化阶段 :国资监管 (2003—2012年)/154
(四)改革新阶段 :综合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 )/160
三、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成效、核心逻辑与经验启示 /170
(一)主要成效 :骄人的成绩单 /170
(二)核心逻辑 :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72
(三)经验启示 :闯出来的改革路 /173
第五章 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农”工作的创新机制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缘起 /177
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形成过程 /184
(一)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形成 /184
(二)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走向全国 /187
(三)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具体措施 /191
(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特征及重要意义 /195
(五)科技特派员制度取得的效果 /196
三、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历史启迪 /200
第六章 “数字福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一、建设 “数字福建 ”的缘起 /205
二、建设 “数字福建 ”的发展历程 /209
(一)部署建设 “数字福建 ”/210
(二)有序推进 “数字福建 ”建设 /215
(三)接续建设 “数字福建 ”/222
(四)迈向 “数字中国 ”建设 /233
三、“数字福建 ”建设的经验启示 /239
第七章 “晋江经验”: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
一、“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的历史背景 /243
(一)总结提炼 “晋江经验 ”/243
(二)“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 /245
(三)“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更加彰显 /247
二、“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的过程 /249
(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49
(二)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五个一改革 ”经验 /252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 /254
(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256
(五)非公党建 /261
三、“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 /263
(一)“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264
(二)把 “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 /266
(三)把 “晋江经验 ”创新发展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相结合 /269
第八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改第一县”武平的发展之路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缘起 /271
二、武平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 /274
(一)敢为人先 ,率先开展 “分山到户 ”试点 /274
(二)由点到面 ,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81
(三)武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综合效益 /286
(四)新时代新征程武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努力方向 /298
三、武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时代价值 /302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 /303
(二)坚定推进改革创新 /306
(三)持续建设生态文明 /308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09
第九章 三明医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求解之路
一、三明医改的缘起 /313
二、三明医改的改革过程 /317
(一)三明医改的具体举措 /318
(二)三明医改的改革成效 /336
(三)三明医改的目标方向 /342
三、三明医改的经验启示 /347
(一)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 /348
(二)切实履行政府办医主体责任 /349
(三)促进 “三医 ”协同发展和治理 /350
(四)发挥医保支付方式的杠杆作用 ,推动资源和服务下沉 /351
(五)不断改革完善薪酬制度 /351
(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351
后 记 /354
|
| 內容試閱:
|
后 记
福建 ,枕山襟海的改革热土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中 ,以敢为人先的魄力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深深印记。作为首批改革开放的先锋之一,福建始终以 “试验田 ”的担当和 “桥头堡 ”的视野 ,为中国改革开放书写着熠熠生辉的东南篇章。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书写好正在进行中的福建改革开放史 ,及时总结生动案例和新鲜经验 ,汲取智慧、把握规律、坚定信心 ,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以更大力度展示福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形象。
在历史长河的奔涌中 ,当代人执笔书写当代史 ,既是守护文化血脉的使命 ,亦是激活现实关怀的肩负。梁启超曾以金石之声叩击时空 :“时代愈远 ,则史料遗失愈多 ,而可征信者愈少。”道破史家囿于时空之困的 “当代人不修当代史 ”的无奈。他强调 ,“史事总是时代越近越重要 ”论“原则 ,自当以最先、最近者为最可信。先者以时代言 ,谓距史迹发生时愈近者 ,其所制成传留之史料愈可信也。近者以地方言 ,亦以人的关系言 ,谓距史迹发生地愈近 ,且其记述之人与本史迹关系愈深者 ,则其所言愈可信也 ”“是故凡有当时、当地、当局之人所留下之史料 ,吾侪应认为第一等史料 ”。金冲及则以当代史家的躬身实践回应了这份历史召唤 ,提倡
“当代人应该写当代史 ”“历史研究工作者中有一部分人把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时代、亲眼看到或直接听到过的历史在经过严肃研究后写下来 ,实在是一种无可推托的历史责任 ”。两位史家跨越世纪的共鸣揭示 :当代史写作既是保存文明基因的时空胶囊 ,亦是锻造历史自觉的精神火炬。每一代人都成为自己时代的书记员 ,在永不停歇的文明接力中 ,既作见证者 ,更当传承者。
作为福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 ,记录下这段历史是我们从事福建党史方志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我们试图编撰一本寓学术性、知识性、系统性、生动性于一体的福建改革开放创新经验普及著作 ,作为《初心如磐 :福建红色记忆》(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一书的续篇 ,接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福建故事。
本书由刘大可任主编 ,陈佳、庄恒恺、李莉任副主编 ,负责全书的选题策划、编撰大纲、组建队伍、审稿统稿和相关出版事宜。作者主要来自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具体章节编撰为 :导论由庄恒恺撰写 ;第一章由钟健英、关艳丽撰写 ;第二章由李永杰撰写 ;第三章由苏剑撰写 ;第四章由陈心颖、俞建雄、余文鑫撰写 ;第五章由郑济洲撰写 ;第六章由陈佳撰写 ;第七章由周青撰写 ;第八章由胡熠、刘荷撰写 ;第九章由孙秀艳撰写。
本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得到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指导。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室务会议、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 )校委的关心支持 ,同时得到了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秘书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科研与决策咨询处及其他相关处室的大力帮助。在出版过程中 ,得到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 )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 (院)长金敏同志 ,副校 (院)长温敬元同志、胡熠同志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袁俊华处长的关心指导与帮助。长汀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黄晓彬同志、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同志热忱提供相关支持。福建教育出版社综合图书编辑室诸位编辑认真审阅了全稿 ,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审稿过程中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生态环境厅、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晋江市委宣传部、武平县委宣传部、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 ,晋江市委党校许明月、洪荣福老师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 ,三明、南平、马尾、东山、晋江、武平、长汀等地党史方志部门帮助协调提供有关图片或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
限于我们的研究和编撰水平 ,不足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撰组
202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