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监察法学原理与实务

書城自編碼: 416232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吴美满
國際書號(ISBN): 9787524407638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是药非药 : 原来本草这么有趣
《 是药非药 : 原来本草这么有趣 》

售價:HK$ 301
图解计算机网络:Internet、移动通信与云计算
《 图解计算机网络:Internet、移动通信与云计算 》

售價:HK$ 304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研究
《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研究 》

售價:HK$ 296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售價:HK$ 704
成功的大客户经营
《 成功的大客户经营 》

售價:HK$ 352
攀岩医学
《 攀岩医学 》

售價:HK$ 704
自然语言处理综论(第二版)
《 自然语言处理综论(第二版) 》

售價:HK$ 1015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
《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 》

售價:HK$ 403

內容簡介:
本书是华东政法大学新法科套系教材之一。本书围绕监察法理论、制度和实践展开,内容包括监察法学本体论、历史论、制度论和实践论。通过系统阐述监察法学的基本概念、价值追求、核心逻辑、研究方法等,深入探讨了监察法学基础理论问题。区分了监察思想史与监察制度史,双轨并行,全方位展现了监察法的历史流变。同时以原则、主体、权限、程序、措施、监督、救济为主线,配合以程序衔接、监察证据等特色章节,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展现了监察法律制度的全貌,厘清了监察权运行的过程,融合了具体的实务技巧,在提供知识和素材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性思考。
關於作者:
吴美满,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检察官”,CCTV2021年度法治人物,中央政法委员会、教 育部“双千计划”人才,首批全国经济犯罪检察人才,首批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兼任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
  长期致力于纪检监察学、经济(金融)刑法、网络犯罪与大数据、反腐败与企业合规等领域的研究。曾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纪检监察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金融犯罪证据规格》等著作,多次主持和参与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篇智库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主持建设的“廉政法治数字实验室”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吴美满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入选上海市纪检监察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人才库。
目錄
第一章 监察法与监察法学
 第一节 监察与监察权
 第二节 监察法
 第三节 监察法学
 第四节 监察法学与纪检监察学
第二章 监察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监察权的性质
 第二节 监察法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监察法的基本逻辑
第三章 监察思想的流变与传承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监察思想
 第三节 中国当代监察思想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监察的重要论述
第四章 监察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中国近代监察制度的嬗变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监察制度的创建及发展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监察制度的创新
第五章 监察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第二节 全面覆盖原则
 第三节 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原则
 第四节 配合制约原则
 第五节 依法监察原则
 第六节 惩教结合原则
第六章 监察机关与监察对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监察组织体系
 第三节 监察官制度
 第四节 监察对象
第七章 监察管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监察机关职能管辖范围
 第三节 监察立案管辖的一般管辖原则
 第四节 监察立案管辖的特殊管辖制度
第八章 监察权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谈话、讯问和询问
 第三节 强制到案、责令候查和管护
 第四节 留置
 第五节 查询、冻结
 第六节 搜查
 第七节 调取、查封、扣押
 第八节 勘验检查、调查实验、鉴定、技术调查
 第九节 通缉、限制出境
第九章 监察证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监察证据种类与审查判断
 第三节 监察证据适用规则
 第四节 监察证据标准
第十章 监察程序
 第一节 监察监督
 第二节 线索处置程序
 第三节 立案程序
 第四节 调查程序
 第五节 审理程序
 第六节 处置程序
 第七节 复审复核
第十一章 监察衔接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纪法贯通”机制
 第三节 “法法衔接”机制
第十二章 监察监督、救济及法律责任
 第一节 外部监督
 第二节 内部监督
 第三节 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利害关系人的申诉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五节 国家赔偿
第十三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第一节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国家监察模式
 第二节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序  言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正式拉开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序幕。2018年3月,在综合各方面经验和意见的基础上,《监察法》最终通过,《宪法》相应修改。自此,《监察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成员。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践,尤其是以《监察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监察法律规范正式通过,使监察法学的相关研究逐渐兴盛起来。许多学者已经出版了与国家监察学或监察法学相关的专著或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决定再编写这样一本《监察法学原理与实务》,作为主要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日常教学用书,主要出于以下考量:
  第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优化,使监察法学作为一个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 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0308纪检监察学”成为与“0301法学”等并列的,大法学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202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公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正式确认纪检监察学下设纪检监察理论、党的纪律学、监察法学、廉政学四个二级学科。质言之,在我国最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监察法学是“纪检监察学”下的二级学科,而非“法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学科归属确定后,后续的监察法学教材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和认知视角,并在篇章体例、重点内容乃至语言表述等各方面加以调整,出版新的、隶属于“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之下的监察法学教材是大势所趋。
  第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编写的纪检监察学九本教材面世在即,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补充。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立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编写了本学科的九本教材,即《纪检监察学》《纪检监察原理》《监察法学》《廉政学》《党的纪律学》《纪检监察监督》《纪检监察案件审理》《纪检监察审查调查》《纪检监察对外合作》,初步搭建起纪检监察学教材体系。在学科建设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教材需要有效融通纪检监察实践中的理论创新以及理论建构中的实践禀赋,本教材在原理阐释中融进纪检监察实践情况评析,在实践评析中加以学理化表达,有效融通理论与实务,是对中纪委九本教材体系的有益补充。此外,与纪检监察原理、党的纪律学、廉政学三个二级学科相比,监察法学学科(方向)在许多高校设立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各高校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些有益做法。结合监察法学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实务机关对监察法治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编写的教材之外,各高校有需求,也有必要形成有自身框架体例和教学重点,符合本校培养模式和专业特色的监察法学教材。
  第三,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立,亟待学界统一认识。在监察法学研究的初始阶段,由于监察体制改革整体上仍在探索过程中,加之研究者自身的学科背景不同,话语体系不同,学界对监察法一般规律的理解并不到位。在许多根本的、核心的问题上,学界存在许多争议,部分观点在现在来看是存在偏差甚至错误的。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立后,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导下,学界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已经逐步纠正,并慢慢统一。相应地,许多已有的教材面临修改、更新的问题。撰写一本新的教材,全面审视之前有争议和理解有错误的概念、理论、认识,彰显的是纪检监察学人自觉和负责的态度。
  第四,《监察法》已然修改,需要学界加快对监察法学学理的更新和实践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与时俱进修改监察法。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监察法》的决定,新修正的《监察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前一阶段的监察法治实践和相应理论研究到了需要系统回顾、总结、反思、提炼、创新的时刻。对监察法学这样一个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的学科而言,立法修改也是一个难得的迎头赶上,缩小差距的契机。此时编写教材,有机会在规范阐释和实践介绍之外,增加理论指导和制度创新的相关内容,这是编写新教材的重要契机。
  考虑及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着重于体现以下因素:
  一是坚定政治立场,在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监察法学,包括整个纪检监察学都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本书的编写过程始终坚持将政治性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学术讨论中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自觉抵制某些学术杂音。在概念使用、观点论证、语言表达等过程中,本书始终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培养符合要求的纪检监察后备人才提供可信教材。
  二是增加理论分析,发挥高校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一方面,监察法学、纪检监察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学者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另一方面,高校的优势毕竟在于理论,高校的学生培养仍要以理论素养的提升作为主要方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专门增加了理论探讨的比重,尤其对于某些理论难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监察法学、纪检监察学不是不需要理论,只是不需要僵硬的、脱离实际的、无意义的理论。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学生从更加深入的层面理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践,理解监察法的内在规律,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对相应的实践有一定的解释力和指引性。
  三是注重思维塑造、逻辑培养,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做足准备。随着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监察法治实践必然越来越丰富,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新举措会源源不断地出现。但是,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相对稳定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万变中梳理不变”,注重思维、能力等底层素养的培塑。本书在内容设置、框架安排和语言表达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基础思维和学科逻辑的塑造,争取“授人以渔”,使学生在明晰监察法学的起点和终点的基础上,建立自身对丰富监察法治实践的观察视角、解释框架和理解方式,从而有能力应对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现实情况。
  本书的几个明显创新点在于:
  首先,在本体论部分首创“基础理论”,直面理论难点。基础理论,指一个学科最基本、最本源的理论问题,如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如何界定;本学科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有哪些,相互之间如何取舍和排序;本学科基本范畴有哪些,基本逻辑是什么;等等。对于任何一门新兴学科而言,基础理论问题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基础理论是否成熟,是“监察法”能否真正进阶到“监察法学”的标志。本书结合官方资料,总结学界现有研究和现实情况,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力求确定监察法、监察法学的基础思维和基本逻辑,探明学科禀赋,澄清纷争疑惑,启发相关讨论,进而对监察法后续进一步修改工作提供些许助力。
  其次,在历史论部分区分了“思想史”和“制度史”,替代域外监察制度的相关内容,篇章体例更加科学。本书将监察法制史的内容细分为“监察思想史”和“监察制度史”。我们认为,两者虽紧密联系,但各自又存在明显的独立性。一脉相承的监察思想可以演化出各具特色的监察制度,某一特定的监察制度也不一定仅仅对应一个思想来源。先进的思想受限于历史发展阶段和当时的种种现实情况,不一定产生同样科学、合理的监察制度,落后的观念和体制中,也可能闪耀着几个巧妙制度的火花。所以,将监察思想与监察制度分列,逻辑更加清晰,视角更加集中。后续由读者自行将其联系起来,反而可能引导读者更多地思考。另外,本书没有设置“域外监察制度”章节,主要考虑到本书是“监察法学”而非“纪检监察学”教材,域外监察制度的比较分析,更适合放置在纪检监察原理或廉政学学科中。这样的篇章体例,实际上是我们对监察法内容和逻辑的一点理解。
  最后,在制度论部分增加了“监察衔接机制”章节,丰富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章节,弥补了现有教材的薄弱环节。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的监察权依托纪检、拓展监察、衔接司法,实现了党纪国法的贯通融合,违纪违法犯罪的顺畅衔接。在整个纪检监察体制中,监察承担着枢纽的作用。在监察法教材中设置“衔接机制”的介绍,相较于在党的纪律学乃至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中设置衔接机制,都要科学合理得多。为了体现这一点,我们将“监察衔接机制”独立成章,本质上是希望立足监察法和监察法学,将国家监察体制的全貌更好地呈现出来,并对“纪法衔接”“法法衔接”这一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阐释。此外,我们还充实了监察法中“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内容,因为这是腐败治理的特殊之处,也是现有教材中普遍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此外,本书还在校际合作共同推进纪检监察教材建设中率先进行了一些探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纪检监察专业)均派员参与本书部分章节的撰写,为打造学术共同体率先在教材领域作了有益尝试。
  本书由主编吴美满负责全书的框架设计、章节标题拟定、内容审定和统稿修改工作,从总体上把握本书的立场、观点、比重和写作进度等,具体章节撰写分工如下:
  吴美满:第九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
  闫映全: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二章,辅助进行统编和修正;
  张晓瑜: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王延延: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
  龙 敏:第七章、第八章;
  林艺芳:第十一章;
  冯 琳:第十三章。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华东政法大学及部分兄弟院校、实务机关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编写工作历时两年半,本着对纪检监察事业和学科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反复打磨推敲,在确保准确的同时也力求精益求精,但受限于作者的认识和水平,难免会存在不足和疏漏,也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吴美满
  2025年2月于华政园格致楼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