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植物圣经(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典藏全彩复刻,跨越400年的科学与艺术瑰宝,一部改写人类植物认知的里
》
售價:HK$
136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文采斐然、深远厚重、见情见性的传记作品。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其构思与行文更加注重诗歌、小说,乃至散文等文学技巧的运用;并通过对传主的描写,触碰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度与高度;同时,也将传主独具一格的思想、性情、学识、人品,以及历史作用等生动地凸显于纸上。
——文史专家 刘彦君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点火者,这把火引燃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变革,彭晓玲在详实历史考证的基础之上,以现代女性的体贴入微感应到了历史时空所留存的生活气息,以生动、细腻的文字再现了谭嗣同慷慨悲壮的一生,并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谭嗣同凭其俊逸才华、深邃思想和高洁人品,才胜任了这一沉甸甸的历史担当。
——文学专家 贺绍俊
|
| 內容簡介: |
|
谭嗣同是清朝末期的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这本传记记述了他短暂而又慷慨激昂的一生。本书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和起点,强化了谭嗣同作为那个动荡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引领者,不屈于传统命运安排,桀骜不驯、绝尘拔俗的心理、情感和性格风范,展示了谭嗣同的俊逸才华、深邃思想和高洁人品。同时还塑立了梁启超、唐才常、陈宝箴、熊希龄等一批晚清爱国知识分子的英雄群像。
|
| 關於作者: |
|
彭晓玲,女,湖南浏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浏阳市文联副主席,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会长。已出版散文集《红石头的舞蹈》《挂在城市上空的忧伤》《苍茫潇湘》《寻访谭嗣同》,短篇小说集《谁来疼惜你》,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三卷本),长篇纪实文学《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等。《苍茫潇湘》获冰心散文奖,《寻访谭嗣同》获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谭嗣同》入选《中华读书报》2023 年度文学类好书20 种、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2023 年12 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
|
| 目錄:
|
001 第一章/ 潇潇连夜雨声多
027 第二章/ 短衣长剑入秦去
072 第三章/ 禅心剑气相思骨
123 第四章/ 俱怀逸兴壮思飞
152 第五章/ 回首师门感易生
210 第六章/ 何期当日竹林友
273 第七章/ 一天风雨写离骚
344 第八章/ 千古非常奇变起
422 第九章/ 慷慨悲歌气若虹
457 第十章/ 我愿将身化明月
477 附录一/ 谭嗣同年表
483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489 后 记
|
| 內容試閱:
|
(P450)
且说入狱后,众人也不知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各自表现不同:康广仁偶尔以头撞壁,痛哭流涕,边哭边叫嚷道:“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林旭静如处子,只管坐着不动,在狱中时时微笑。而嗣同意气自若,终日在牢中绕行,他时而从地上拾得煤屑,在墙壁上写画。狱卒不解,问他所作何为,嗣同笑曰:“作诗耳。”家喻户晓的《狱中题壁》就是此时所作,其中用典为东汉时期士大夫因反对宦官、外戚专权而遭受迫害的“党锢”事件。此诗后两句存有争议,根据刑部官员唐煊抄录此诗的日记,原版本当为:“望门投宿邻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吾自横刀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晚一天入狱的杨深秀也在沉静地作诗,他在狱中连着三天,每天赋诗一首,当天如此写道:
久拼生死一毛轻,臣罪偏由积毁成。
自晓龙逢非俊物,何尝虎会敢徒行。
圣人岂有胸中气,下士空思身后名。
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
八月十二日(9月27日),这已经是嗣同入狱的第五天,梁启超于当日清晨顺利地乘坐日本“大岛”兵船出走,他在船上还不忘给伊藤博文和日本公使林权助写信,请求日方设法营救被困狱中的谭嗣同与徐致靖、康广仁等人。谁能料到,第二天下午,谭嗣同等六人会血洒菜市口?据《中外日报》记载,被移交刑部后,嗣同曾慷慨大言,谓丈夫做事,自愿以一身当任,何必牵涉株连云云,可谓对朝廷的专断作了最大的反抗。在狱中,嗣同放心不下远在故乡的李闰,他写下两封绝笔信,遗憾的是都没能留存下来。
就在这两天,慈禧连发两道谕旨,派军机大臣等对嗣同被捕诸人进行了严厉的审讯。到八月十三日(9月28日),慈禧太后再次谕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都察院严行审讯军机四章京。
当天兵部掌印给事中高燮曾等以害怕张荫桓、康有为等勾结洋人,发生意外为借口,请速行处决被逮捕的谭嗣同及林旭、张荫桓、徐致靖、康广仁等人。于是,慈禧太后在未经任何审讯的情况下,于下午二时以“纠约乱党,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的罪名,宣布了对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四位章京和康有为胞弟康广仁及直言上疏请慈禧撤帘归政的御史杨深秀六人斩立决的命令。时上谕军机大臣等:“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
刚毅为监斩官,步军统领崇礼调兵在前门一带布防,刑部预备囚车及刽子手、青衣等差,提谭嗣同等六人至提牢厅跪听上谕毕,在午后四点左右,即饬青衣出西门,将人押往刑场。
嗣同被捕之后,王五、胡七等自是不甘心,他们转而聚在一起商议去劫法场。那天步兵统领衙门派出重兵沿途警戒,队伍直排至菜市口刑场,如临大敌。而且将嗣同等绑在囚车里,也与往日不同。他们只得面面相觑,心直往下沉,仿佛掉进了冰窟窿。胡七当时站在刑场附近王麻子家的屋顶上,但见刑场周围黑压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前清杀官员的刀和杀平民的刀不同,官越大,刀越钝。一刀飞去,鲜血汩汩冒出,脑袋还在脖颈上。这不叫砍头,叫锯头。锯头比砍头要痛苦几十、上百倍。
头一刀砍杀康广仁,嗣同为第五个被杀的人。临刑,嗣同对监斩官刚毅喊道:“吾有一言!”刚毅躲避不听,却令他北跪谢恩,嗣同拒不屈,且怒目而视,大声斥责:“有何恩可以谢?”刚毅避之不听,嗣同乃仰天大笑,面对他从小长大的宣南,他大声疾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行刑手一连三刀都没有将其头颅砍断,刚毅惊慌失措,命令将嗣同直接按倒在地上,行刑手又连续剁了几刀。
嗣同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直到生命最后时刻,都保持着君子的风范。而胡七和王五,还有牵挂他的长随刘凤池,目击了这幕惨剧,心里阵阵刺痛,脑袋一片空白,好久都透不过气来。
刘光第做过刑部主事,知道狱中规矩,眼见囚车出西门,他很诧异地问道:“没有过堂,何以绑赴刑场?”却无人理会。轮到刘光第时,命他跪听旨意,他大声说:“祖宗的规矩,临刑呼冤者,即盗贼亦须复审!”刚毅不答。他再说一遍,刚毅说:“我奉旨监斩,别的事不知道。”行刑后,刘光第挺立不倒,旁观的人见此赶紧焚香叩拜。
当天下半夜,浏阳会馆长随刘凤池和儿子带着草席,趁夜深人静时,悄悄地来到菜市口刑场。循着白天观察好的位置,摸到七公子的腿时,刘凤池忍着满心的伤痛,借着微弱的月光,迅速看了一眼七公子的遗体,才慌忙地用草席将之裹好。然后,父子俩一前一后抬起七公子遗体,高一脚低一脚地朝刑场外奔。浏阳会馆离菜市口很近,但短短的距离,竟是那么遥远。当终于来到熟悉的大门口,刘凤池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此时,一直在此守候的随从罗升、胡理臣等赶了过来,赶紧帮着将遗体移往会馆后院。轻轻地将七公子放在老槐树下,早有人燃起香烛纸钱,刘凤池父子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终于放声大哭起来,众人都哀哀地哭了起来。
当晚,刘凤池就让早就请来的裁缝师傅,将七公子的脑袋缝到脖颈上。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已,刘凤池坚持陪在裁缝师傅身边,当他发现七公子肩胛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刀痕,眼泪又冒了出来。虽说拍电报回了浏阳,但谭家人一时也赶不来,刘凤池便花了六十两银子买来了一副好棺木,郑重地按浏阳规矩,先将七公子嗣同入殓,灵柩放置在浏阳会馆后院正厅。毕竟是戴罪被杀,昔日热闹的浏阳会馆冷清了,也不见有人上门吊丧。当谭传赞风尘仆仆地从浏阳赶到浏阳会馆,刘凤池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只进行了一百零三天的戊戌变法,在屠刀落下的那一瞬间,天地黯然失色,正式宣告以失败告终。而谭嗣同等六君子,为维新变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昔日友人听闻这一噩耗,无不悲痛万分。宋恕病中诗挽嗣同:
悲哉秋气怨扬尘,命绝荆南第一人。
空见文章嗣同甫,长留名字配灵均。
灵均岂忍忘天下?壮士终期得海滨。
遗恨沅湘流不尽,何年兰芷荐芳春。
而嗣同留下的《狱中题壁》,以其蕴藏的冲天的血性和勇于牺牲的豪情,更是迅速流传大江南北。梁启超《谭嗣同传》里所录,是流传最广的一种: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曾国荃之孙曾广河曾与嗣同议及留京之事,嗣同遇难后,曾广河甚恨自己劝他留下来,亦服毒自尽,令人为之动容。朱德裳著《三十年闻见录》中《戊戌四军机章京之死及株连》一文亦载此事:
又尝闻人言,嗣同先以行止谋之于其友曾某(官某部员外郎,其名失忆待考),曾曰:“君逃固善,惟今上能偕逃乎?”曰:“不能也。”曾又曰:“老伯(指嗣同父继洵)能偕逃乎?”曰:“亦不能也。吾知所以自处矣。”留京之意遂决。六君子遇害之日,曾闻某市口杀人,虑嗣同难免,亟往观。嗣同瞥见之,以目示意告别。曾归而大恸,谓复生之死,实我杀之也。遂仰药而死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