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
售價:HK$
403

《
思想帝国:公共外交的起源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公共外交译丛)
》
售價:HK$
408

《
公私同圣的秩序建构:王权视角下皇帝祭祀与祠神敕封的隔绝和整合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
售價:HK$
439

《
共生共创:建设师生共同课堂丛书——“三师课堂”案例集萃(第一辑)
》
售價:HK$
347

《
大秦丞相李斯:谋国又谋身的大秦帝国“操盘手”
》
售價:HK$
301

《
民鸣社与清末民初上海演剧研究
》
售價:HK$
245

《
高中历史文献研读教学研究
》
售價:HK$
296

《
刹海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将20世纪前半期中国戏剧置于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在“时”与“势”的变奏中重读《拥军花鼓》《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白毛女》《岳飞》等戏剧作品
|
| 關於作者: |
|
胡一峰,浙江塘栖人,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
| 目錄:
|
|
引言/i第一章 创造民族戏剧的早期努力:清华话剧热再研究/1 一 话剧在清华:学术史的重审/2 二 清华话剧的特色与意义/5 三 创造民族戏剧的努力/15 四 共同的艺术追求/24第二章 经与权的交织:延安公演话剧《日出》再研究/30 一 “裁弯取直”的历史叙述/30 二 公演《日出》的文化策略内涵/34 三 时局变迁与话语重构/45 四 “经”“权”交错下的戏剧史/54第三章 在剧运的延长线上:新秧歌运动再研究/58 一 秧歌:戏剧史上绕不开的话题/59 二 从“大戏热”到“秧歌热”:新秧歌运动的剧运血统/64 三 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新歌剧”的期许与踯躅/71 四 为民族创造新文艺/83第四章 必要的试错和渐进的创造:《兄妹开荒》再研究/86 一 《兄妹开荒》:诞生即经典/86 二 《拥军花鼓》:成功的“试错”/94 三 《十二把镰刀》:持续的“渐进”/105第五章 作为戏剧形式的人民性:歌剧《白毛女》再研究/115 一 创造新歌剧的努力/116 二 秧歌运动的逻辑展开/121 三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方法”意涵/125第六章 史剧里的“时”与“势”:田汉《岳飞》再研究/134 一 “苦口婆心唱岳飞”/135 二 抗战烽火中的“岳飞戏”高潮/138 三 毛泽东《论持久战》要旨之戏剧表达/141 四 “岳飞戏”新范式的建立/145第七章 “摆渡”与“翻译”:马少波的戏剧评论再研究/151 一 半个马少波?/151 二 以善意的批评引领创作实践/155 三 戏剧评论的“艺术性”标准/160 四 文艺政策的命题化/165附录/176 一部话剧史百年文化路:读九卷本《中国话剧艺术史》/176 从戏曲中发现清史:读《文化中的政治:戏曲表演与清都社会》/189 “地方”如何进入历史:读《历史进程中的河南剧作家群研究》/196 “内视”京剧:读《了不起的游戏:京剧到底好在哪儿》/202 一信一世界,满纸真挚言:读《于是之家书》/206 舞台的光荣与梦想:读《我和于是之这一生》/213 中国戏剧理论的重要学案:读《张庚日记》/221 一个演员的雕像:读《石挥谈艺录》/229主要参考文献/233后记/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