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对财富说是:升级版
》
售價:HK$
347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893

《
礼尚往来中国式社交艺术 为人处世社交沟通艺术技巧方法回话的技术职场应酬大全书
》
售價:HK$
301

《
【喷绘刷边版】竹久梦二:画与诗
》
售價:HK$
296

《
古代中国内陆新版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 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 汗青堂丛书083
》
售價:HK$
500

《
辽金西夏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
售價:HK$
704

《
约瑟夫斯与第一次犹太战争新版 汗青堂丛书049
》
售價:HK$
454

《
国际时装设计元素 : 设计与调研(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探讨了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公共空间塑造方面的能力和价值,整合社区行政化要素和社会化要素,旨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 內容簡介: |
|
行政主体、市场力量和居民自组织是塑造社区公共空间形态的重要主体,学术界倾向于研读行政与资本的空间型塑力量。本书基于实证调研,发现居民自治在社区公共空间重构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与价值。居民自我赋权、自我组织,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参与社区公共空间再造,悄然改变空间秩序。居民自组织的“制度—行动”逻辑有效化解政府和市场的空间塑造力量,推动社区公共空间形态在政府—市场—居民三种力量互动中走向均衡,实现空间正义。
|
| 關於作者: |
|
吴岚波,政治学博士,河南大学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区管理、城市社区和城乡社区治理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被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一篇,被信阳市委采纳五篇。
|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由来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居民自治的研究脉络
二、空间理论发展脉络
三、社区空间研究
第三节研究主题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主题
二、核心概念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社区公共空间与不同主体的空间实践
第一节空间治理困境:当前社区公共空间的基本特质
一、社区公共问题的空间形态
二、社区公共空间治理困境的社会环境
三、社区公共空间治理困境的后果
第二节社区公共空间行政化和市场化治理尝试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化干预
二、Z社区物业公司车辆乱停的治理尝试
三、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的空间治理评析
第三节缺权:解读社区公共空间治理困境的新视角
一、社区自治: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根基
二、居民自组织:社区自治的载体
三、缺权:居民自组织的瓶颈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居民自我赋权重塑社区公共空间
第一节赋权与居民自组织
一、赋权理论阐释及本土应用
二、社区社会工作:赋权社区的润滑剂
三、赋权目标:居民自组织
第二节自组织与囚徒困境的消解——X社区美食街治理纪实
一、政府和资本形塑下的X社区美食街形态与问题
二、商居自治联盟:美食街空间治理的自组织实践
三、困境的消解:自组织的制度—行动逻辑
第三节居民自组织对政府和资本空间塑造力量的化解
一、改变政府强制拆迁的决定
二、规范街区商户的经营行为
三、空间秩序的重构及其正当性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社区自治空间的更新与塑造
第一节从空间治理到治理空间
一、社区社会组织的拓展
二、社区公益基金的设立
三、挖掘社区公共事务
四、居民自治的生发系统
第二节集体行动:X社区自治空间重塑的情景分析
一、治理行动:行动者与行动研究
二、集体行动:社区自治的观察叙事
第三节公共性:社区自治空间的内核
一、社区公共性:理论检视与概念界定
二、式微与生长:社区公共性的变迁
三、人际互动与社区公共事务困境的消解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社区治理的空间面向及其转型
第一节社区空间观
第二节社区治理:从行政化迈向社会化
一、行政化与遭受挤压的社区治理空间
二、社会化与社区治理空间的释放
第三节社区治理社会化:从嵌入到内生
一、“嵌入式”社区治理社会化
二、“内生式”社区治理社会化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基本结论
一、社区公共空间困境是行政权力、市场权力和社会权力失衡的
结果
二、居民自组织能够有效化解行政和资本的社区公共空间塑造
能力
三、社区公共空间治理行动进一步扩大社区治理空间
四、社区公共空间治理带来了社区社会关系的变迁
五、空间治理实践重构了社区公共空间结构和社区治理结构
六、社区治理面临着两次空间转向
第二节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