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寒门攻略
》
售價:HK$
305

《
壹卷YeBook 记忆肖像:罗素回忆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哲学大师罗素传记性回忆录
》
售價:HK$
245

《
历史认知语言学
》
售價:HK$
398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347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壹卷YeBook 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490

《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壹卷YeBook 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418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505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235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山西历史人物传说为中心,探讨民间传说资源助力新时代乡村现代化这一问题。本书基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梳理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山西区域特点的标志性历史人物传说,聚焦于古帝王传说、晋国大夫传说、英雄名将传说和廉吏乡绅传说四种类型。同时,注重典籍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对读互释,通过多点、深度的民族志式考察,对传说在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变迁及转化进行深描。“区域整体+四个案例”的研究框架,既呈现了山西历史人物传说的历史—地理整体风貌,又揭示了特定传说作为地方性知识,赋能乡村的自洽机制。本书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乡村现代化中的文化资源转化逻辑,而且有助于解决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传统再造问题。
|
| 關於作者: |
|
王旭,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山西大学首批“文瀛青年学者”。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编著2部,发表论文近20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目錄:
|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相关学术史梳理及研究趋势
第二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目标
第三节 研究过程和撰写框架
第二章 山西历史人物传说的类型、流布及叙事特征
第一节 古帝王传说:华夏早期文明与和谐社会理想
第二节 晋国大夫传说:春秋百年霸业与忠德文化传统
第三节 英雄名将传说:军事战略重镇与忠勇卫国情怀
第四节 廉吏乡绅传说:清正守义之风与勤政爱民思想
第五节 传说空间叙事与地方历史记忆/87
小结
第三章 传说的精神传统与乡村内生性文化治理——晋南盐湖区舜帝德孝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乡村治理视域下的舜帝传说研究
第二节 盐湖区舜帝传说圈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传说圈的叙事类型和祭祀传统
第四节 重塑传统:地方政府的软性治理机制
第五节 落地生根:民间组织的内生治理力量
第六节 生活实践:乡村妇女的主体角色转变
小结
第四章 从“传说圈”“信仰圈”到“旅游圈”——晋中介休、灵石、沁源等地的介子推传说个案研究
第一节 “介子推型”传说的历史生成及嬗变过程
第二节 “传说圈”:介子推绵山焚死的地方叙事
第三节 “信仰圈”:介子推的寒食祭祀和雨神崇拜
第四节 “旅游圈”:介子推传说信仰的当代旅游实践
小结
第五章 英雄祖先叙事与乡村宗族建构——晋北代县鹿蹄涧村杨家将传说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杨家将传说的历史文本及主流研究范式反思
第二节 乡村社会语境下杨家将传说的宗族性指向
第三节 “开村传说”与宗族历史创建
第四节 “始祖传说”与宗族谱系构造
第五节 “衍生叙事”与乡村社会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传说集群、文化共生与联村发展——晋东南阳城县“五村一体化”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文化共生理论下的联村发展研究
第二节 共生环境: 自然生态与人文传统
第三节 物质文化共生: 古堡型村落建筑群的显性叙事
第四节 精神文化共生: 文士廉吏传说的隐性叙事
第五节 社会文化共生: 家族、庙会与乡社活动
第六节 构建文化共生机制: 联村发展的内生路径
小结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