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235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449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1520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500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439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500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245

《
大肠肿瘤的前沿诊疗方法
》
售價:HK$
653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刑事庭审对质程序为研究对象,以现行法律关于庭审对质的原则性规定为出发点,拟定了较系统化的对质规则,选择符合条件的案件进行庭审对质试点,同步展开过程考察与个案分析,对对质适用条件、机制和对质方式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试点效果评价体系,进行系统化评估。最后通过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合,探讨了庭审对质的几个重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背景性考察:刑事庭审对质的历史与现状
一、庭审对质的简短历史
二、庭审对质的立法现状
三、我国庭审对质的实践状况
第二节庭审对质的相关理论
一、对质诘问权理论与职权对质理论
二、对质程序构造理论
第三节庭审对质试点的目的、方法与材料
一、试点目的
二、试点的步骤与方法
三、试点研究的有利性与局限性
第二章庭审对质试点概况0
第一节试点案件概况
一、试点案件数量
二、无效对质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有效对质案件的构成情况
一、犯罪类型
二、个人/共同被告人
三、犯罪严重性程度
四、被告人认罪认罚
五、审判程序类型
六、辩护类型
七、庭前会议
第三节庭审对质的类型
一、被告人与被害人、证人之间的对质
二、同案被告人之间的对质
三、证人之间的对质
第三章庭审对质适用条件的实证分析0
第一节试点的适用条件
第二节对质事实的争议性
一、规范标准与实际标准之间:吻合与偏移的关系形态
二、两种标准关系形态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对质事实与定罪量刑的关系
一、阶梯状的关系形态
二、对定罪量刑有重要影响事实的关联性分析
三、其他对质事实的关联性分析
第四节其他证据的证明程度
一、其他证据的证明程度呈现纺锤形分布
二、其他证据“未能充分证明”的对质必要性分析
三、“充分证明”案件的对质必要性分析
第五节对质主体的适当性
第六节小结
第四章对质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试点的对质机制
第二节对质的启动:“突袭性”对质
一、极低的庭前告知率
二、法官为何不庭前告知
三、“突袭性对质”与“准备式对质”的效果对比
第三节对质发生的庭审阶段
一、同案被告人之间:庭审发问阶段的对质
二、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庭审发问阶段与出庭作证阶段的对质
第四节对质步骤的3种模式
一、适用概况
二、直接对质模式
三、分离—相继模式
四、竞合模式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对质方式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试点的对质方式
第二节职权式对质引导
一、适用概况
二、单纯权利性引导
三、局部性引导
四、全程性引导
第三节对质询问(直接对质)与对质核实(间接对质)
一、适用概况
二、对质询问(直接对质)
三、对质核实(间接对质)
四、两种对质方式的效果对比
第四节单方对质和双方对质
一、适用概况
二、单方对质
三、双方对质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对质试点效果的整体评估分析
第一节对质试点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节对质的充分性
一、对质的效率
二、争议事实的覆盖度
三、事实辩论的影响度
第三节事实认定
一、缺乏说理的裁判
二、心证的影响
第四节对质效果的若干制约因素
第七章基于实证分析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建议
第一节从单一对质模式到双轨制对质模式
一、试点中的两种对质形态
二、构建双轨制对质模式的必要性
三、双轨制对质模式的基本构造
第二节从单一性到体系化的对质适用条件
一、体系化的对质适用条件及其合理性
二、“实质性差异”的聚焦
三、争议性事实的实体价值判断
四、争议事实的证明程度考量
五、人证先行作证的必要性权衡
六、不宜规定消极性条件
第三节确立职权式对质引导方式
一、以职权引导为基本的对质引导方式
二、职权引导方式的类型选择
第四节设置两种基本的对质方式与控辩质证环节
一、对质询问(直接对质)与对质核实(间接对质)
二、增设对质后的控辩质证环节
第五节基于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的立法建议
一、关于对质适用条件的规定
二、关于对质启动时机的规定
三、关于法官职权引导方式的规定
四、关于对质步骤、方式的规定
五、关于对质后的控辩质证的规定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试点案件一览表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拟定的庭审对质规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