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500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245

《
大肠肿瘤的前沿诊疗方法
》
售價:HK$
653

《
历史的谜局
》
售價:HK$
398

《
广府祠堂装饰艺术之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
售價:HK$
653

《
苏格拉底的申辩(罗翔推荐哲学入门读本)
》
售價:HK$
179

《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
》
售價:HK$
2142

《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的科普性理论阐释读物。
|
| 關於作者: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学科门类最全、研究领域最广、学术成果最丰硕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国家级考古研究机构
|
| 目錄:
|
|
绪 论/001壹 百万年人类史/011第一章 最初人类/019 肇始东方:中国重要的直立人化石/020 粗而不简:使用工具的最早阶段/033 因地制宜: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分野/042 欣欣向荣:遗存数量和分布的增加/051第二章 演化融合/055 连续多样:中国重要的古老型智人化石/056 承上启下:石器制作技术的继承与发展/067 石器之外:骨器、木器等工具的利用/070第三章 成为我们/075 一脉相承:中国重要的现代人化石/076 东方人类:人类演化区域性多样化模式的中国证据/081 延续交融:技术的延续、交流与融合/087 果腹之外:装饰、绘画与朴素的天地人神观/101 用天因地:控制性用火与食物获取/106 跨越时代:旧石器的尾声和新的变革/108贰 一万年文化史/111第四章 文化奠基/116 洞穴乾坤:南方先民的穴居生活/117 浴雪新生:北方部落的旷野生存/128 精雕细琢:细石器技术的发展/132 击石成斤:砾石工具传统延续/136 泥火淬炼:中国陶器的起源/138 原始信仰:早期崇拜与宗教的演进/142第五章 文化初成/146 穴居野处:洞穴与旷野生活的分野/146 且琢且磨:磨制石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55 骨角切琢:骨角质工具的使用/158 烹鹿宰牛:狩猎经济的繁荣/163 但食螺蚌:渔猎经济的兴起/165第六章 文化勃兴/168 远古村落:史前聚落的复杂化发展/169 饭稻羹鱼:稻作农耕生活的兴起/176 黍粟惟馨:粟黍的起源与驯化/181 美酒飘香:中国最早的发酵酒/183 蚌兴天下:蚌质工具的使用与繁荣/186 灼灼其华:中国最早的彩陶/189 璞玉初成:东亚最早的玉器/193 送往事居:葬礼习俗的发展与演化/195叁 五千多年文明史/203第七章 文明曙光/205 稻田飘香:长江下游早期农耕与村落/205 乘风破浪:面海而生的生存智慧/210 敬天法祖:遵循规律与礼敬祖先/214 文字雏形:符号传递文明智慧/216 骨笛传声:礼乐文明的序曲/219 美玉润物:玉器工艺与文化内涵/222 天梯阁楼:白陶纹饰寄寓精神信仰/225第八章 古国文明/229 古国先锋:北红山与南凌家滩/233 大城大殿:古国时代的建筑文明/237 水利兴国:大型公共工程的营建/243 创造之火:制陶技术与金属冶炼的突破/246 匠心技艺:养蚕缫丝与治漆治玉/250 “王”之葬礼:简朴执中与高调奢华/256 古国仪礼:礼制初显与天人沟通/265 翻山跨海:物质交换与精神交流/267第九章 王国文明/274 观天授时:陶寺先民探寻天象规律/278 匠人营国:复杂化的城市规划理念/282 早期宫殿:大型建筑的营造/286 盛大葬礼:极尽哀荣的丧葬传统/289 华夏礼乐:早期中国礼乐制度的形成/293 石雕神像:城市建造的信仰体现/297 覆玉羽化:史前先民的人神对话/301 人殉盐道:暴力秩序下的资源争夺/304 车行欧亚:交通方式的革命/307结 语/311参考文献/315后 记/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