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五代十国史(上、下册)
》
售價:HK$
857

《
飞越疯人院
》
售價:HK$
352

《
家族财富管理:成功投资七要务(第二版)
》
售價:HK$
505

《
时刻人文·始皇好读:帝业与人生的书籍史
》
售價:HK$
265

《
幸福博弈论
》
售價:HK$
352

《
时刻人文·金钱舞动的东海:货币与奢侈的15—16世纪
》
售價:HK$
398

《
时刻人文·保卫共和之都:法国大革命后期巴黎治安体系的建设(1795—1800)
》
售價:HK$
398

《
相爱的奥秘:爱的深度解码
》
售價:HK$
398
|
| 編輯推薦: |
|
创新传播内容、提升公民素养、铸牢国家认同意识
|
| 內容簡介: |
|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中央文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进行了不断丰富和发展。本书通过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等形式,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公众媒介使用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书提出应遵循政治、理论、法治、宣传四原则,通过创新传播内容与形式、拓宽传播渠道、加强公民教育等路径,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国家认同的建设成效。
|
| 關於作者: |
|
梁鑫,女,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传播、法治传播。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等项目近10项。曾获校级科研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等。
|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001
第一节 研究缘起、价值及意义001
一、研究缘起001
二、研究价值004
三、研究意义004
第二节 研究综述007
一、国外研究综述007
二、国内研究综述010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013
一、研究目的013
二、研究思路013
三、研究方法013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015
第一节 核心概念阐释015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015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017
三、国家认同018
四、文化认同020
第二节 理论基础022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共同体思想022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025
三、建构主义理论027
四、关系讨论030
第三章 西北地区新媒体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037
第一节 西北地区人文地理、社会发展特征及媒体发展状况037
一、人文地理特征037
二、社会发展特征041
三、新闻媒体的发展状况041
第二节 西北地区新媒体传播与国家认同关系的量化研究050
一、研究方法050
二、变量测量051
三、结果分析058
第三节 西北地区新媒体传播与公众国家认同关系的田野调查071
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少数民族新媒体传播与国家
认同关系的田野调查071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少数民族新媒体传播与国家
认同关系的田野调查081
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少数民族新媒体传播与国家
认同关系的田野调查090
四、三地田野调查整体数据分析100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论与讨论112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影响因素115
第一节 宏观因素对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115
一、全球化传播对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115
二、地区发展非均衡性对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121
三、社会转型对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126
四、多元民族文化场域对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136
第二节 媒介技术的革新对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141
一、新媒体中传播者的多元化和控制的复制性限制了国家认同
建构的效果142
二、新媒体传播赋能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144
三、新媒体传播改变了西北地区公众在传统媒体下形成的思想
观念144
第三节 不同受众媒介素养的差异145
一、西北地区受众对新媒体的认知145
二、西北地区受众对新媒体的接触147
三、西北地区受众对新媒体的参与程度148
第四节 新闻话语与国家认同间距150
一、新媒体传播中把关人的缺失使新闻话语源头不可控151
二、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两种舆论场加大了新闻话语控制的
复杂性153
三、新媒体传播中议程设置功能的变化增加了新闻话语权建构的
难度155
第五节 新媒体传播在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建设中的异化现象157
一、在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建设中影响新媒体传播异化的
因素157
二、新媒体传播在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建设中异化的表现160
第五章 基于新媒体传播的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提升原则163
第一节 政治原则163
一、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引领力164
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
工作的历史方位164
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64
第二节 理论原则165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65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增强“五个
认同”165
三、树立“四个与共”,真正树牢“五观”168
第三节 法治原则169
一、强调法治原则,牢固树立宪法权威170
二、既保护族群利益又保护公民利益170
三、基于公民权构建核心价值观170
四、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70
第四节 宣传原则171
一、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71
二、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71
三、丰富完善话语体系,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感召力172
四、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72
第六章 基于新媒体传播的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提升路径173
第一节 创新传播内容173
一、预设隐在的受众,有效编织新闻内容中的召唤结构,构建
符合受众期待视野的内容173
二、编码—解码:积极建构意义,巧用视觉符码,强化受众
引导177
三、注重政治仪式在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提升中的作用183
四、嵌入集体记忆,加深“想象的共同体”意识186
五、挖掘优质文化资源,增容民族文化流量191
第二节 创新传播形式192
一、建设“对话型”新媒体,发挥媒体的对话潜力193
二、整合新闻话语,深化“国族”精神建设197
三、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9
第三节 开拓传播渠道201
一、进一步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弘扬社会
正能量201
二、加强媒体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国家治理、社会
治理的积极作用204
三、发挥意见领袖在西北地区公众国家认同教育中的积极
作用206
四、创造条件,合理引导新媒体环境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208
五、弥合区域、代际、性别数字鸿沟,进一步提升西北地区
公众国家认同211
第四节 注重公民教育,加强职业素养、媒介素养教育218
一、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以公民教育为基础促进西北地区
公众国家主体意识提升218
二、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220
三、提升西北地区政府及公民的媒介素养223
参考文献226
附 录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