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一本介绍太阳能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的专业教材,聚焦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适合教学和了解使用。
|
| 內容簡介: |
|
《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是一本介绍太阳能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的专业教材,聚焦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本书从能源结构现状入手,详细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等关键技术原理及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法。此外,书中还涵盖了太阳辐射特性分析、晶硅电池与组件生产工艺、光伏系统安装运维及新兴技术如多结电池与光伏光热一体化等内容。本书共十一章,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循序渐进,内容涵盖国内外能源现状与前景、太阳辐射基本原理、晶硅电池发电原理等。
|
| 關於作者: |
|
张涛,男,山东临沂人;现为上海电力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13年博士毕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03-2020.02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传热传质、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事《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及设计》、《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工作。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个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24 篇,E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13 项(授权7 项)。获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人才计划(省部级)、上海电力大学“双师型”人才、上海电力大学“工程实践名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及参加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及产学研课题,完成专利技术转化1项。指导的学生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级)、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国家级)、上海市工程热物理学会优秀硕士论文(省部级)、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全国制冷大赛优胜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
| 目錄:
|
前言 第 1 章 概述 1 ● 11 国内外能源现状 1 111 煤炭 1 112 石油 3 113 天然气 5 114 碳达峰碳中和 8 115 可再生能源及能源转型 9 ●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11 121 光伏发电技术的优缺点 12 122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12 123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14 124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规划及展望 15 ● 13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18 131 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现状 18 132 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规划及展望 19 133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20 134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规划及展望 22 ● 14 太阳能其他利用技术 23 141 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 23 142 太阳能采暖/干燥 24 143 太阳能制冷 26 144 太阳能热化学 27 145 太阳能海水淡化 28 第 2 章 太阳辐射 31 ● 21 太阳概况 31 ● 22 日地运动 32221 自转 32 222 公转 33 ● 23 天球坐标 34 231 地平坐标系 34 232 赤道坐标系 35 233 太阳角的计算 36 ● 24 太阳的辐射量 38 241 太阳常数 39 242 大气质量 40 243 大气透明度 40 244 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量 42 245 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量 44 ● 25 太阳能辐照资源评估方法 44 ● 26 国内太阳能资源分区 45 第 3 章 晶体硅电池基本原理 48 ● 31 PN 结的基本原理 48 311 硅半导体 48 312 禁带宽度 48 313 N型半导体 49 314 P型半导体 50 315 PN结 51 ● 32 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52 321 晶体硅光伏电池的种类 52 322 基本工作原理 53 ● 33 光伏电池的电学特性 54 331 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基本结构 54 332 标准测试条件 56 333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56 334 光伏电池的主要技术参数 57 335 影响晶体硅电池光电效率的因素 60 第 4 章 晶硅电池的生产工艺 64 ● 41 硅的提纯 64 411 改良西门子法 65 412 硅烷热分解法 67 413 流化床法 68414 单晶硅生长技术 68 415 多晶铸造法 71 ● 42 硅的切片 73 ● 43 去除损伤层 75 ● 44 表面织构化 75 ● 45 扩散制结 77 ● 46 边缘刻蚀 78 ● 47 沉积减反层 78 ● 48 丝网印刷电极 79 ● 49 高温烧结 80 ● 410 电学测试 80 ● 411 最新技术进展 81 第 5 章 晶硅光伏组件的生产工艺 84 ● 51 电池封装 84 511 光伏电池封装的必要性 84 512 光伏电池封装的发展史 85 ● 52 晶硅光伏组件封装材料 87 521 玻璃盖板 87 522 密封粘接材料 88 523 背板材料 90 524 边框 92 525 接线盒 94 526 焊带 95 ● 53 光伏组件封装工艺 96 531 电池分选 96 532 电池焊接 98 533 层叠 99 534 层压 100 535 修边 101 536 装框 101 537 安装接线盒 102 538 性能测试 102 第 6 章 光伏发电系统关键部件 106 ● 61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106 611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106612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109 ● 62 二极管 112 621 防反充二极管 112 622 旁路二极管 112 ● 63 控制器 113 631 控制器的分类 113 632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114 633 控制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15 ● 64 蓄电池 116 641 蓄电池的分类 116 642 蓄电池的性能参数 118 ● 65 逆变器 122 651 逆变器的分类 122 652 逆变器的主要性能特点 122 653 光伏逆变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23 ● 66 热斑效应 125 ● 67 孤岛效应 127 671 孤岛效应概述 127 672 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 128 第 7 章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132 ● 71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132 711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总体原则 132 712 均衡性负载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133 713 季节性负载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138 714 特殊要求负载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139 ● 72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139 721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总体原则 139 722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倾角设计 140 723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因素 140 724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估算 142 725 并网类型及并网要求 142 ● 73 光伏发电系统的硬件设计 144 731 方阵间距 144 732 最大串联数 145 733 最大并联数 146734 电气选型及原则 146 735 其他安全设计 149 ● 74 光伏发电系统常用设计软件简介 149 ● 7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153 751 微型光伏发电系统 153 752 离网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154 753 离网工业光伏发电系统 155 754 集中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158 755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159 756 混合光伏发电系统 162 第 8 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选址及运维 166 ● 81 光伏发电系统的选址 166 ● 82 光伏发电系统的维护及管理 168 821 光伏发电系统的日常检查 168 8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定期维护 169 ● 83 光伏发电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171 第 9 章 聚光及多结电池 175 ● 91 聚光光伏发电 175 911 聚光方式及分类 175 912 追踪方式(跟踪) 177 913 聚光光伏的优缺点 179 ● 92 多结光伏电池 179 921 多结光伏电池的原理及结构 179 922 GaAs光伏电池 180 第 10 章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184 ● 101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与特点 184 1011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 184 1012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 187 ● 102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分析 188 1021 集热器的效率因子 191 1022 集热器的热迁移因子和流动因子 191 1023 集热器的平均温度 193 1024 集热器的热效率及测试方法 193 1025 运行参数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 1951026 结构参数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 196 第 11 章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 198 ● 111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概述 198 1111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优点 199 1112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分类 200 1113 一体式及分体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 200 1114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途径 202 ● 112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集热器的结构 203 1121 水冷型PV/T集热器 204 1122 空冷型PV/T集热器 205 1123 热管式PV/T集热器 206 1124 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 209 1125 多功能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 210 1126 聚光型PV/T系统 212 ● 113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评价 212 1131 综合利用效率 213 1132 一次能源利用效率 213 1133 效率 214 第 12 章 发展趋势概述 216 ● 121 国家战略与政策规划 216 ● 122 前沿与潜力技术展望 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