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水声学
》
售價:HK$
510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函套精装版)
》
售價:HK$
2035

《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
售價:HK$
653

《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010

《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售價:HK$
500

《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售價:HK$
301

《
财富的秘密:一部瑞士经济发展史
》
售價:HK$
245

《
猎头游戏(尤·奈斯博邪恶又疯狂的独立作 当昆汀遇上科恩兄弟 改编电影创造挪威票房奇迹)
》
售價:HK$
254
|
| 編輯推薦: |
为什么“崇公抑私”统治了中国两千年?
为什么皇帝祭天,却要给民间祠神敕封?
为什么“天下为公”与“家天下”可以同处一张神圣蓝图?
当“崇公抑私”遭遇思想解构,王权视角下如何重塑神圣秩序?
史学新锐姚明辉博士突破传统范式,
剖析“崇公抑私”的思想根源,
以”公私同圣”为棱镜,
融合历史、社会、政治三重视角,梳理争议概念,
系统论述古代中国的天命信仰和神圣秩序,
勾勒“崇公抑私→允私入公→公私同圣”完整脉络。
|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史学新秀姚明辉博士所著,全书从“公私”之分到“神圣”之别,解读理念与秩序、有无与多寡;从“皇帝祭祀”到“祠神敕封”,剖析王权征象背后的圣神规则;从“天-公-王”的一体式神圣结构,厘清“允私入公”的现实整合;从“公私互构”到“公私同圣”,深掘古代中国的天命信仰和神圣秩序。
全书从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对学界争鸣不断的“公”“天”“私”等既有观念进行历史追溯和逻辑爬梳;对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公”事件和“私”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勾勒了从“崇公抑私”到“允私入公”到“公私互构”再到“公私同圣”的整合路径。全书研究视角新颖,论述逻辑严谨,史料运用贴切,学术观点值得学界关注。
|
| 關於作者: |
姚明辉
女,吉林省辽源市人。2013—2017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2017—2020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法学硕士(宗教社会学),2019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社会学、历史人类学,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等刊物。
|
| 目錄:
|
绪论/001
第一节 为何研究与研究何为/005
第二节 前人基础与本书旨趣/013
一、“公私”:理念与秩序/013
二、“神圣”:有无或多寡/021
三、“皇帝祭祀”:中介而非代理/026
四、“祠神敕封”:从国家整合到神圣规则/031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分析方式/040
一、双重认知:内视性认知与外视性认知/040
二、整体事件:非参与性仪式的作用机制/042
第一章 公私秩序及其呈现/057
第一节 非界限的关系主义/060
第二节 道德制约下的表达/068
第三节 化虚为实:中介即实质/074
一、公与天/075
二、王与公/078
小结:公私秩序的五种张力/088
第二章 三元互嵌的一体式神圣结构/99
第一节 神圣的交织:“天-公-王”的整合/102
第二节 自我神圣的天授塑造/109
小结:一元逻辑下的神圣建构与表达/120
第三章 张力中的公享私有/127
第一节 垄断公领域:祭天与王权神圣/130
一、上天之“生”与普遍关联/135
二、整合性神圣秩序与等级式神圣方式/147
三、垄断祭祀与普遍崇信/159
四、正祭与稳定性关联/181
五、告祭与惯例性秩序/188
第二节 突破私领域:祭祖与王朝神圣/190
一、“私之共”与“公之共”/192
二、约束天命构建直指性/197
三、以“私”为路径的“公”/203
第三节 “名位”本位的公私同圣/206
一、“公享私有”的结构基础/207
二、以人为填充的秩序基点/210
小结:矛盾式运作机制/213
第四章 允私入公:敕封下的王权与祠神/229
第一节 神明与王朝并不同频的步调/232
第二节 民间祠神的“双非”及其合法性焦虑/240
第三节 不只是灵验:被敕封规训的功德/246
第四节 地方性与公共性/250
第五节 王权“制度化仪式”的敕封/261
一、转化与赋予/263
二、边界与分类/266
三、依据与形塑/269
小结:整全体系下规则的延伸/271
第五章 公私互构的神圣秩序/287
第一节 王在天与神之间/290
一、王权为边界的不连续性/291
二、身份神圣及其资格获得/299
第二节 王在神与民之间/304
一、神圣依附关系/304
二、名位信仰逻辑/306
第三节 总体化与私人化的双向互构/309
小结:拒斥对象化的幕后王权/316
结论 公私同圣的神圣秩序/327
第一节 模式:单数之“公”与复数之“私”/330
第二节 规则:“整全—分割”式神圣格局下的隔绝与整合/332
第三节 途径:公私内的神圣性授受/336
第四节 呈现:等级结构下的名位“刻度”/338
第五节 逻辑:稳定的神圣方式与变换的神圣对象/341
后记/345
参考文献/351
一、历史文献/353
二、中文著作/358
三、期刊论文/362
四、外文译著/366
五、外文文献/371
六、学位论文/3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