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读书,在农展馆南里10号

書城自編碼: 416331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陈艳敏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35708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孩子的行为与心理,32个精选案例化解幼儿常见教养问题
《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孩子的行为与心理,32个精选案例化解幼儿常见教养问题 》

售價:HK$ 305
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 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

售價:HK$ 500
电磁频谱中的战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电子战飞机、作战与装备
《 电磁频谱中的战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电子战飞机、作战与装备 》

售價:HK$ 500
书法常识
《 书法常识 》

售價:HK$ 184
全新胡雪岩经商十二条戒律中国人的谋略之道善谋者赢天下能略者定乾坤全局成大事
《 全新胡雪岩经商十二条戒律中国人的谋略之道善谋者赢天下能略者定乾坤全局成大事 》

售價:HK$ 254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售價:HK$ 484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1309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1254

編輯推薦:
书籍传承文明,文学照亮人生。
这是一部致敬之作,致敬作者,致敬编者,致敬读者,致敬以书为业、与书为伴的岁月。
內容簡介:
作家出版社作为具有72年历史的国家级文学出版社,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继往开来的创新意识,在团结广大优秀新老作家基础上,出版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经典著作,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本书从读者和出版从业者的视角,聚焦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佳作,通过对冯骥才、鲍尔吉·原野、特·官布扎布、钱理群、董桥、安妮宝贝、虹影、刘索拉、黄永玉、顾城、王计兵、郑小琼、远心、徐南鹏、阿尔蒂尔·兰波、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石川啄木等中外知名作家和文学新秀散文、诗歌经典的深入解读与赏析,从文化、艺术、生活等多侧面、多角度展示书籍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推介作家社优秀作家作品,感受阅读之乐,传播人文、文学之美。
關於作者:
陈艳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编审。著有散文集“书之爱”丛书、“书文化”丛书、“漫漫经典情”丛书、“悦读”文丛、“笺边琐记”丛书、《紫竹笔记:我的园子,我的花》《破格:大师的成长之路》《读懂美国:行走在现实与书本之间》等22种。国画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作家书画展”“当代五十位中青年作家书画展”“中央国家机关‘清风’主题书画扇面展”等。
目錄
第一辑  文化·生活
003  平易中,有大风景
    ——读冯骥才《书房一世界》
010  淡淡年意深深情
    ——读冯骥才《过年书》
020  生命朴初的烛台
    ——读钱理群《钱理群的另一面》
027  人生流变,自然无欺
    ——读肖复兴《拾穗小札》
033  依然故我,独守偏执
    ——读董桥《故事》
037  薪火相传,文脉永续
    ——读潘耀明《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
045  文学,人类永久的召唤
    ——读舒晋瑜《说吧,从头说起》
050  唯真唯实,无忧无惧
    ——读虹影《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
055  突破重围,一走千里
    ——读安妮宝贝《素年锦时》
067  生活如斯,任其所是
    ——读杨葵《枝条载荣》
073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读席慕蓉《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
081  终极追问,“寻根”之旅
    ——读特·官布扎布《人类笔记》
088  历史深处的神秘探寻
    ——读特·官布扎布《蒙古背影——萨冈彻辰传》
093  与天地直面相见
    ——读鲍尔吉·原野《从天空到大地》
100  回到心中的“沙卜台”
    ——读胥得意《沙卜台》
107  感受西部牛仔精神
    ——读杜书瀛《坐在汽车上看美国》


第二辑  诗歌·艺术
115  千磨万砺,不失天真
    ——读黄永玉《见笑集》
124 保有诗意在心底
    ——读顾城《是树木游泳的力量》
132 低空中飞行,高蹈中存在
    ——读王计兵《低处飞行》
148 草木为伴,静定怡然
    ——读郑小琼《庭院的鸟群》
154 她的马,野放在蒙古高原
    ——读远心《我命中的枣红马》
160 诗歌,使生命完整
    ——读徐南鹏《另外的一天》
175 飞翔吧,少年
    ——读宋客《云后的世界》
182 永恒中,闪耀着天才无尽的诗意
    ——读阿尔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
192 一切皆只是其所是
    ——读费尔南多·佩索阿《诞生在世界的新奇中》
209 在诗歌里诞生,在诗歌里死亡
    ——读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夜的命名术:
皮扎尼克诗合集》
215 不安物事,愁肠百结
    ——读石川啄木《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225 “四驾马车”驱动前行
    ——读冯骥才《鹤顶凤冠》
231 别样风情,亦文亦画
    ——读冯骥才《文雄画杰》
236 亦书亦画亦人生
    ——读冯骥才《画室一洞天》
243 阳光照彻,大地明亮
    ——读祝勇《纸上繁花》
249 恣意奔放,为所欲为
    ——读刘索拉《浪迹声涯:刘索拉与朋友们》

253 附:几则随笔
內容試閱
平易中,有大风景
——读冯骥才《书房一世界》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书房大概是一个作家安顿心灵、最为惬意的所在了吧?正如冯骥才先生在他的《书房一世界》中所说,深陷文化抢救事业之中的他,镇日离家在外,身在田野,每每回到家中,进得书房,便如野鸟回巢,无限温馨。书房是他最感放松、最接近天性自然的地方,由此生发的文字便也带着天然的松弛与自在,伴着窗前的一抹夕阳,缓缓地舒展开来。
冯骥才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无论是他的《感伤故事》《冯骥才的天津》,还是他的《俗世奇人》,都透着浓重的情义和深厚的悲悯——那是一个作家,确切地说是一个好作家必不可少的品质,亦是其天性本质的自然流露。《书房一世界》亦复如此。虽然只是一室的器物摆件,案头清供,但却浓缩了作家无边的情义和情怀,如编者在腰封所题,那是“一个一己的世界,又是一个放得下整个世界的世界”。
“许多在别人眼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只要它们被我放在书房里,一定有特别的缘由。它们可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或许是人生中一些必须永远留住的收获。”冯骥才先生如是说。而那些被他珍爱的物件,常常是机缘巧合下朋友送的一对镇尺,偶遇的场合陌生人赠的一支钢笔,无以相赠之时大山里的挑山工赠予他的一根扁担,看似简单平常,于他却都饱含了情义,有着特别的意义。被他放进书房的泰山挑山工的扁担,曾使他看到一个人穷困所迫下的劳苦选择,亦给他带来深深的感动:“他知我为他们写过《挑山工》一文,一个谢字没说,却把他用了一生的扁担赠给了我。我接过扁担时浑身发烫,不知该说什么,我知道此物相赠的分量。挑山扁担,情重于山。”而此时的我,也已看得热泪盈眶了。
他在书房里“供奉”的,还有一杯取自老家宁波慈城的泥土。原本是两杯,一杯被他摆在了父亲的骨灰盒边,另一杯被他恭敬地摆在了书架上,“我的生命来自这泥土,有它,我心灵的根须便有了着落”。他是一个念情念旧的人,自书的福字,穿越了岁月的老照片,孩提时代的图画书、小人书,乃至闲章、花笺,都被他以自己的“逻辑”收藏着,特别的物品,寄托着别样的情怀。他说:“人不能陷在昨天里,又不能忘却昨天。”追忆往昔,或更能辨清来路。正如经典总能穿越时空,对于老物件、旧人情,冯骥才先生说:“真正有魅力的东西,不是时间愈长愈淡,而是愈久愈深。”
他书房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有故事,都有感情。“烟斗放了四十年。它与我吸烟有关,与我的小说有关。”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雕花烟斗》英文版被一个意大利读者读到,这位深受感动的读者托人辗转赠给他这个木刻的烟斗,多少年过去,他将它摆在书房里,成为了一件小小的纪念品。一个普通的硬木树桩,在他的书桌上一摆也已二十年,“个中理由,还是为了一种纪念”。三十年前的一位英国诗人,在散步时随手从地上拾起一片叶子并写下“秋天的礼物”送他,让他感到“物本无情,情在人心”。执着的朋友知道他的所好,年复一年给他送来的老皇历他也珍藏着,并在自己的文章里念叨:“能告诉我他为什么这么做吗?能知道这样的年历挂在房中会是什么感觉吗?”他领略了这情义,他的文字里便饱含了情义。连楼顶书房的阳台上无意长出的一棵小树,作为独特的“遇见”,他都记在他的书本里,诉说相遇之欢喜,生命之偶然。
他的书桌上还有三把拆信刀,在书信往来的岁月里,曾帮助他拆开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来信。其中的一把意味深长,那是他在索姆河战场遗址博物馆的纪念品店里买回的,是一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位士兵留下的,子弹做的刀柄上插着铜片的刀面,上刻一双花朵,“显然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士兵在战争的空闲里自制的,用来裁开家信。它流露着这位不知名也不知国度的士兵对家人、对生活、对和平的期待。在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这小小的拆信刀传递出那场战争的恶魇笼罩中人性的渴望。这小刀感动了我,我把它买下,带了回来放在我书桌上”。他被感动的同时,我也被感动了,霎时我想起了加拿大十元纸钞上的罂粟花和佛兰德斯战场上军医John McCrae留下的感叹命运、祈求和平的诗歌……
具有相同意味的,还有汶川地震时冯骥才先生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捡回的一本《生物学》课本,“我捡起一本课本,封面和内页皆已砸烂,这孩子呢?”待翻开来,那是一本人教版八年级的《生物学》课本,课本内的文字下画着线,扉页的左下方写着孩子的签名……至此我已是不忍卒读了。怀着同样的沉重,冯骥才先生将它默默地收了起来,带回了书房,“为了记住这孩子,也为了可以永远触摸到此时的沉痛与悲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