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文明

書城自編碼: 41633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理論法學
作者: 何勤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24406952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5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研究
《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研究 》

售價:HK$ 296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售價:HK$ 704
成功的大客户经营
《 成功的大客户经营 》

售價:HK$ 352
攀岩医学
《 攀岩医学 》

售價:HK$ 704
自然语言处理综论(第二版)
《 自然语言处理综论(第二版) 》

售價:HK$ 1015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
《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 》

售價:HK$ 403
图解团队管理
《 图解团队管理 》

售價:HK$ 403
学术写作的50个刻意练习:告别低质低效,实现高质高产(第三版)
《 学术写作的50个刻意练习:告别低质低效,实现高质高产(第三版) 》

售價:HK$ 403

內容簡介: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在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之下,提出了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就必须了解、掌握世界各个国家的法律的状况,包括其历史发展,法律思想,法律渊源,法律内容,法律特点,法律理念,法系归属,法律实施状况等等。《涉外法治研究丛书》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而出版的丛书。
  第1卷,《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文明》。内容涉及罗马法复兴的早期史以及罗马法在欧洲复兴的深入;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国际法的成长;罗马法与近代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思想的勃兴、欧洲法典化运动;罗马法复兴与英国民商法的成长、司法改革运动的兴起;罗马法与德国潘德克顿法学的成长以及历史法学派的兴衰、近代欧洲平等思想的兴起及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以及法律职业的定型;罗马法与以欧洲为中心的“公序良俗”的演变;近代欧洲文明成长进程中的罗马法基因。
關於作者:
何勤华
  1955年3月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留学。兼任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有《西方法学史纲》、《20世纪日本法学》、《中国法学史》、《法律文化史谭》等多部作品。主编《法律文明史》(全16卷,参与撰写《法律文明的起源》、《宗教法》、《中华法系》、《大陆法系》)。在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目錄
第一章 罗马法复兴运动的早期史——以5世纪后罗马法在西哥特王国的发展为中心
  一、研究缘起
    (一)一个被长期忽视但合理的猜想
    (二)古罗马法复兴标准的主流学术观点梳理
  二、西哥特王国对古罗马法的保存与发展
    (一)《尤列克法典》
    (二)《阿拉里克法律要略》
    (三)《新修法典》
    (四)《西哥特法典》
  三、西哥特王国发展罗马法对世界私法进程的意义
    (一)私法发达之体:促成了民族国家的政法架构
    (二)私法发达之实:内生性的罗马基因促进大陆法系的广泛传播
  四、应被补全的罗马法复兴脉络
    (一)罗马法复兴应采取双重复合标准
    (二)继受活动对罗马法复兴的重要意义
  五、结语
第二章 罗马法复兴之进程与欧洲法治文明近代化
  一、引言
  二、罗马法复兴运动的故乡:意大利
    (一)帕维亚学派对法学知识的传承
    (二)博洛尼亚学派与法学的独立
    (三)罗马法的传播与评论法学派的诞生
  三、罗马法复兴演进的话语模式
    (一)在政教斗争中作为武器的罗马法
    (二)罗马法复兴的人文主义叙事
  四、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治文明近代化
    (一)作为欧洲共同法的罗马法
    (二)罗马法复兴后期的法律民族化倾向
    (三)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治思想的进步
  五、结语
第三章 近代国际法之罗马法基因考
  一、引言
  二、罗马法之范畴
    (一)国际法概念源起
    (二)罗马法中的国际法遗迹
  三、罗马法之原则
    (一)从罗马人格到国家主权
    (二)从私法契约到国际条约
  四、罗马法之制度
    (一)从格劳秀斯的作品到近代国际法体系的形成
    (二)近代国际法与罗马法制度的关联性
  五、罗马法之理念
    (一)罗马法中的个人平等
    (二)国际法人本主义
  六、罗马法之精神
    (一)罗马法精神的内涵
    (二)近代国际法对罗马法精神的继受与创新
  七、结语
第四章 欧洲宗教改革与罗马法继受——以路德宗双重分裂之改革为线索
  一、引言
  二、分裂与危局——宗教改革的动因
    (一)政治势力的分裂与法律渊源的多元格局
    (二)经济的发展与困局
    (三)教皇权威的危机
  三、二次分裂——路德宗的改革
    (一)二次分裂的主角——马丁·路德
    (二)《九十五条论纲》中的法律思想
    (三)二次分裂的政治神学基础
  四、罗马法继受的新局面
    (一)单轨制立法与司法秩序的确立
    (二)罗马法的“归来”
    (三)法律部门的扩张
    (四)大学法学教育的发展和转向
  五、结语
第五章 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文艺复兴思想的勃兴
  一、社会的蝉蜕:西欧的新文化运动
    (一)“3R”的出现
    (二)文艺复兴的发生
    (三)罗马法的复兴
    (四)文艺复兴和罗马法复兴的共同基础
  二、文艺复兴中的罗马法要素
    (一)法律渊源:以罗马法为基础
    (二)法学研究:评论法学的理论与实践
    (三)法律理念:人文主义的法律价值观
  三、罗马法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元素
    (一)法学的人文主义方法
    (二)人文主义法学的发展脉络
    (三)人文主义法学的工作及贡献
  四、文艺复兴和罗马法复兴的融合
    (一)启蒙与人的理性
    (二)理性法时代
    (三)理性法典化运动
  五、结语
第六章 罗马法复兴与英国民商法的成长
  一、引言
  二、正义缘于程序:英国财产法中的罗马法因素
    (一)从对人之诉与对物之诉到动产与不动产
    (二)从禁止令状到新近土地侵占之诉
    (三)从无到有:财产的取得方式
  三、英国契约法中的对价原则
    (一)作为对价起点的罗马法“原因”
    (二)“原因”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的涤荡
    (三)对价对“原因”结构范式的承接
  四、自由何以实现:英国信托法的罗马法起源
    (一)罗马法遗产信托的诞生与淬炼
    (二)中世纪遗产信托的重生与传播
    (三)用益制对遗产信托精神的延续
  五、结语
第七章 罗马法复兴与英国司法改革运动——以都铎时期特权法院为线索
  一、引言
  二、英国对于罗马法的继受
    (一)都铎王朝之前:普通法院对罗马法的继受
    (二)都铎王朝:特权法院对罗马法的继受
  三、都铎时期主要的特权法院
    (一)星室法院
    (二)海事法院
    (三)其他特权法院
  四、特权法院在运行中的特点
    (一)采用罗马式的诉讼模式
    (二)管辖权不断扩张
  五、特权法院继受罗马法对英国法的影响
    (一)发展英国法,弥补普通法的缺陷
    (二)随着王权的衰落而衰落
    (三)迫使普通法院做出改良
第八章 以欧洲为中心的“公序良俗”起源考
  一、人类早期法治文明中的“公序良俗”规定
  二、“雏形初诞”——罗马法中的“公序良俗”规定
    (一)罗马法的精神——“公正与善良”
    (二)债法中的“公序良俗”规定
  三、“漫长的蛰伏”——中世纪的“公序良俗”规定
    (一)“团体主义”——日耳曼法与“公序良俗”
    (二)教会法的“公平价格”理论
  四、“千呼万唤始出来”——“公序良俗”的确立
    (一)以公共秩序为核心——法国的“公序良俗”
    (二)以善良风俗为核心——德国的“公序良俗”
    (三)“另辟蹊径”——英美法系的“公序良俗”
  五、余论
第九章 罗马法复兴与德国潘德克顿法学
  一、引言
  二、背景:德国19世纪法律统一运动
    (一)罗马法为法律统一提供素材
    (二)罗马法为体系建构提供依据
  三、途径:历史法学派之法学家的工作
    (一)萨维尼
    (二)普赫塔
    (三)伯恩哈特·温德沙伊德
  四、成果:建构方法与法典编纂
    (一)潘德克顿法学与概念法学
    (二)潘德克顿法学与民法典编纂
第十章 罗马法复兴与历史法学派
  一、引言
  二、历史法学派的德国代表人物
  三、历史法学派中的罗马法支派
  四、历史法学派中的日耳曼法支派
  五、历史法学派中的英国代表人物
  六、关于历史法学派的评价
第十一章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的自由主义传统
  一、引言
  二、奠基与萌芽:罗马法律精神的再发现
    (一)自由主义的古代渊源
    (二)超越文本的复兴
  三、启蒙与革新:罗马法复兴的新浪潮
    (一)罗马法传播范围变广
    (二)法律与现实的互动加强
    (三)私法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四)自然法思想成为一种潮流
  四、形成与发展:构建古典自由主义
    (一)古典自由主义的人性观
    (二)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潮
    (三)古典自由主义的财产观
    (四)古典自由主义的法治观
  五、余论
第十二章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平等思想的成长
  一、引言
  二、早期社会的平等理想
    (一)原始的自然平均状态
    (二)平等意识的出现
    (三)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四)城邦治理的“谎言”与正义
    (五)自然法与人类平等观
  三、罗马法的平等主义基因
    (一)罗马平民对平等的渴望
    (二)罗马法学家与理性的法律
    (三)摆脱等级的枷锁
    (四)罗马法的法典化
  四、中世纪教会法与神学平等观
    (一)神学笼罩下的中世纪
    (二)超验主义的神学平等观
  五、罗马法复兴与平等思想的萌芽
    (一)罗马法遗落在欧洲大陆的碎片
    (二)前奏:12世纪手抄本发现带来的研究热潮
    (三)开拓:博洛尼亚大学与前期注释法学派
    (四)萌芽:经院主义与评论法学派
    (五)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与法国人文主义法学派
  六、罗马法复兴与平等理论的兴盛
    (一)突起:启蒙运动与后人文主义思潮
    (二)深化: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理性主义
  七、平等思想在近代欧洲的传播
    (一)平等意识的传播与人权观念的嵌入
    (二)自然法与法典化运动
    (三)构建共同的精神源泉
  八、结语
第十三章 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
  一、引言
  二、罗马法的复兴与意大利的法律教育
    (一)罗马法在意大利的复兴
    (二)法律成为独立的学科
    (三)近代法律教育模式的形成
  三、人文主义法学派与法律教育的转向
    (一)罗马法复兴的新阶段——人文主义的兴起
    (二)从“意大利模式”到“高卢模式”
  四、罗马法的复兴与英国大学的法律教育
    (一)罗马法的复兴与英国大学的法律教育
    (二)罗马法的复兴与律师会馆的法律教育
  五、近代欧洲法律教育中的罗马法遗产
    (一)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案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三)考试方式与学位授予
    (四)实务教学与毕业去向
  六、结语
第十四章 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一、引言
  二、欧洲近代法律职业的历史构建
    (一)欧洲古代法律职业
    (二)欧洲中世纪的法律职业
    (三)欧洲法律职业近代发展阶段
  三、欧洲近代法律职业与罗马法复兴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法精神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二)理性精神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三)私法精神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四)罗马法的历史价值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四、欧洲近代法律职业的构成
    (一)法官和检察官
    (二)法学教授
    (三)律师
    (四)法律顾问
    (五)公证人
  五、罗马法复兴与欧洲各国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一)罗马法复兴与英国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二)罗马法复兴与法国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三)罗马法复兴与西班牙法律职业近代化
  六、结语
第十五章 近代欧洲文明成长进程中的罗马法基因
  一、引言
  二、一种法治文明——近代欧洲文明概念的时空界定
  三、大航海时代:文明的“发现”
    (一)商业危机与新航路
    (二)文明观念的建构与新秩序
    (三)国家“主权”观念的诞生
  四、宗教改革
    (一)从《教皇敕令》到《九十五条论纲》
    (二)无须教会的秩序
    (三)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的时代
  五、英国路径:在传统中革新
    (一)宗教改革在英格兰
    (二)清教徒革命
    (三)从普特尼辩论到光荣革命:保守或激进的抉择?
    (四)工业革命与社会巨变
  六、法国路径
    (一)从胡格诺战争到波旁王朝
    (二)启蒙时代:自由与人民
    (三)大革命:“国王”与“祖国”
    (四)通向新秩序:从拿破仑到1875年宪政
  七、结语:从古典文明中诞生的近代欧洲
后 记
目  录
第一章 罗马法复兴运动的早期史——以5世纪后罗马法在西哥特王国的发展为中心
  一、研究缘起
    (一)一个被长期忽视但合理的猜想
    (二)古罗马法复兴标准的主流学术观点梳理
  二、西哥特王国对古罗马法的保存与发展
    (一)《尤列克法典》
    (二)《阿拉里克法律要略》
    (三)《新修法典》
    (四)《西哥特法典》
  三、西哥特王国发展罗马法对世界私法进程的意义
    (一)私法发达之体:促成了民族国家的政法架构
    (二)私法发达之实:内生性的罗马基因促进大陆法系的广泛传播
  四、应被补全的罗马法复兴脉络
    (一)罗马法复兴应采取双重复合标准
    (二)继受活动对罗马法复兴的重要意义
  五、结语
第二章 罗马法复兴之进程与欧洲法治文明近代化
  一、引言
  二、罗马法复兴运动的故乡:意大利
    (一)帕维亚学派对法学知识的传承
    (二)博洛尼亚学派与法学的独立
    (三)罗马法的传播与评论法学派的诞生
  三、罗马法复兴演进的话语模式
    (一)在政教斗争中作为武器的罗马法
    (二)罗马法复兴的人文主义叙事
  四、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治文明近代化
    (一)作为欧洲共同法的罗马法
    (二)罗马法复兴后期的法律民族化倾向
    (三)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治思想的进步
  五、结语
第三章 近代国际法之罗马法基因考
  一、引言
  二、罗马法之范畴
    (一)国际法概念源起
    (二)罗马法中的国际法遗迹
  三、罗马法之原则
    (一)从罗马人格到国家主权
    (二)从私法契约到国际条约
  四、罗马法之制度
    (一)从格劳秀斯的作品到近代国际法体系的形成
    (二)近代国际法与罗马法制度的关联性
  五、罗马法之理念
    (一)罗马法中的个人平等
    (二)国际法人本主义
  六、罗马法之精神
    (一)罗马法精神的内涵
    (二)近代国际法对罗马法精神的继受与创新
  七、结语
第四章 欧洲宗教改革与罗马法继受——以路德宗双重分裂之改革为线索
  一、引言
  二、分裂与危局——宗教改革的动因
    (一)政治势力的分裂与法律渊源的多元格局
    (二)经济的发展与困局
    (三)教皇权威的危机
  三、二次分裂——路德宗的改革
    (一)二次分裂的主角——马丁·路德
    (二)《九十五条论纲》中的法律思想
    (三)二次分裂的政治神学基础
  四、罗马法继受的新局面
    (一)单轨制立法与司法秩序的确立
    (二)罗马法的“归来”
    (三)法律部门的扩张
    (四)大学法学教育的发展和转向
  五、结语
第五章 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文艺复兴思想的勃兴
  一、社会的蝉蜕:西欧的新文化运动
    (一)“3R”的出现
    (二)文艺复兴的发生
    (三)罗马法的复兴
    (四)文艺复兴和罗马法复兴的共同基础
  二、文艺复兴中的罗马法要素
    (一)法律渊源:以罗马法为基础
    (二)法学研究:评论法学的理论与实践
    (三)法律理念:人文主义的法律价值观
  三、罗马法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元素
    (一)法学的人文主义方法
    (二)人文主义法学的发展脉络
    (三)人文主义法学的工作及贡献
  四、文艺复兴和罗马法复兴的融合
    (一)启蒙与人的理性
    (二)理性法时代
    (三)理性法典化运动
  五、结语
第六章 罗马法复兴与英国民商法的成长
  一、引言
  二、正义缘于程序:英国财产法中的罗马法因素
    (一)从对人之诉与对物之诉到动产与不动产
    (二)从禁止令状到新近土地侵占之诉
    (三)从无到有:财产的取得方式
  三、英国契约法中的对价原则
    (一)作为对价起点的罗马法“原因”
    (二)“原因”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的涤荡
    (三)对价对“原因”结构范式的承接
  四、自由何以实现:英国信托法的罗马法起源
    (一)罗马法遗产信托的诞生与淬炼
    (二)中世纪遗产信托的重生与传播
    (三)用益制对遗产信托精神的延续
  五、结语
第七章 罗马法复兴与英国司法改革运动——以都铎时期特权法院为线索
  一、引言
  二、英国对于罗马法的继受
    (一)都铎王朝之前:普通法院对罗马法的继受
    (二)都铎王朝:特权法院对罗马法的继受
  三、都铎时期主要的特权法院
    (一)星室法院
    (二)海事法院
    (三)其他特权法院
  四、特权法院在运行中的特点
    (一)采用罗马式的诉讼模式
    (二)管辖权不断扩张
  五、特权法院继受罗马法对英国法的影响
    (一)发展英国法,弥补普通法的缺陷
    (二)随着王权的衰落而衰落
    (三)迫使普通法院做出改良
第八章 以欧洲为中心的“公序良俗”起源考
  一、人类早期法治文明中的“公序良俗”规定
  二、“雏形初诞”——罗马法中的“公序良俗”规定
    (一)罗马法的精神——“公正与善良”
    (二)债法中的“公序良俗”规定
  三、“漫长的蛰伏”——中世纪的“公序良俗”规定
    (一)“团体主义”——日耳曼法与“公序良俗”
    (二)教会法的“公平价格”理论
  四、“千呼万唤始出来”——“公序良俗”的确立
    (一)以公共秩序为核心——法国的“公序良俗”
    (二)以善良风俗为核心——德国的“公序良俗”
    (三)“另辟蹊径”——英美法系的“公序良俗”
  五、余论
第九章 罗马法复兴与德国潘德克顿法学
  一、引言
  二、背景:德国19世纪法律统一运动
    (一)罗马法为法律统一提供素材
    (二)罗马法为体系建构提供依据
  三、途径:历史法学派之法学家的工作
    (一)萨维尼
    (二)普赫塔
    (三)伯恩哈特·温德沙伊德
  四、成果:建构方法与法典编纂
    (一)潘德克顿法学与概念法学
    (二)潘德克顿法学与民法典编纂
第十章 罗马法复兴与历史法学派
  一、引言
  二、历史法学派的德国代表人物
  三、历史法学派中的罗马法支派
  四、历史法学派中的日耳曼法支派
  五、历史法学派中的英国代表人物
  六、关于历史法学派的评价
第十一章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的自由主义传统
  一、引言
  二、奠基与萌芽:罗马法律精神的再发现
    (一)自由主义的古代渊源
    (二)超越文本的复兴
  三、启蒙与革新:罗马法复兴的新浪潮
    (一)罗马法传播范围变广
    (二)法律与现实的互动加强
    (三)私法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四)自然法思想成为一种潮流
  四、形成与发展:构建古典自由主义
    (一)古典自由主义的人性观
    (二)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潮
    (三)古典自由主义的财产观
    (四)古典自由主义的法治观
  五、余论
第十二章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平等思想的成长
  一、引言
  二、早期社会的平等理想
    (一)原始的自然平均状态
    (二)平等意识的出现
    (三)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四)城邦治理的“谎言”与正义
    (五)自然法与人类平等观
  三、罗马法的平等主义基因
    (一)罗马平民对平等的渴望
    (二)罗马法学家与理性的法律
    (三)摆脱等级的枷锁
    (四)罗马法的法典化
  四、中世纪教会法与神学平等观
    (一)神学笼罩下的中世纪
    (二)超验主义的神学平等观
  五、罗马法复兴与平等思想的萌芽
    (一)罗马法遗落在欧洲大陆的碎片
    (二)前奏:12世纪手抄本发现带来的研究热潮
    (三)开拓:博洛尼亚大学与前期注释法学派
    (四)萌芽:经院主义与评论法学派
    (五)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与法国人文主义法学派
  六、罗马法复兴与平等理论的兴盛
    (一)突起:启蒙运动与后人文主义思潮
    (二)深化: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理性主义
  七、平等思想在近代欧洲的传播
    (一)平等意识的传播与人权观念的嵌入
    (二)自然法与法典化运动
    (三)构建共同的精神源泉
  八、结语
第十三章 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
  一、引言
  二、罗马法的复兴与意大利的法律教育
    (一)罗马法在意大利的复兴
    (二)法律成为独立的学科
    (三)近代法律教育模式的形成
  三、人文主义法学派与法律教育的转向
    (一)罗马法复兴的新阶段——人文主义的兴起
    (二)从“意大利模式”到“高卢模式”
  四、罗马法的复兴与英国大学的法律教育
    (一)罗马法的复兴与英国大学的法律教育
    (二)罗马法的复兴与律师会馆的法律教育
  五、近代欧洲法律教育中的罗马法遗产
    (一)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案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三)考试方式与学位授予
    (四)实务教学与毕业去向
  六、结语
第十四章 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一、引言
  二、欧洲近代法律职业的历史构建
    (一)欧洲古代法律职业
    (二)欧洲中世纪的法律职业
    (三)欧洲法律职业近代发展阶段
  三、欧洲近代法律职业与罗马法复兴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法精神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二)理性精神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三)私法精神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四)罗马法的历史价值与欧洲近代法律职业
  四、欧洲近代法律职业的构成
    (一)法官和检察官
    (二)法学教授
    (三)律师
    (四)法律顾问
    (五)公证人
  五、罗马法复兴与欧洲各国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一)罗马法复兴与英国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二)罗马法复兴与法国法律职业的近代化
    (三)罗马法复兴与西班牙法律职业近代化
  六、结语
第十五章 近代欧洲文明成长进程中的罗马法基因
  一、引言
  二、一种法治文明——近代欧洲文明概念的时空界定
  三、大航海时代:文明的“发现”
    (一)商业危机与新航路
    (二)文明观念的建构与新秩序
    (三)国家“主权”观念的诞生
  四、宗教改革
    (一)从《教皇敕令》到《九十五条论纲》
    (二)无须教会的秩序
    (三)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的时代
  五、英国路径:在传统中革新
    (一)宗教改革在英格兰
    (二)清教徒革命
    (三)从普特尼辩论到光荣革命:保守或激进的抉择?
    (四)工业革命与社会巨变
  六、法国路径
    (一)从胡格诺战争到波旁王朝
    (二)启蒙时代:自由与人民
    (三)大革命:“国王”与“祖国”
    (四)通向新秩序:从拿破仑到1875年宪政
  七、结语:从古典文明中诞生的近代欧洲
后 记
內容試閱
总  序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主线,也是从事外国法制史、区域国别法史和比较法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为了履行这一职责,我们萌生了编纂一套丛书的想法。2023年前后起,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为核心,吸纳涉外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学院、法律文明史研究院和法律史研究中心的老师,组成学术团队,开始编写“涉外法治研究丛书”,计划至2028年出齐,共5卷。
  第1卷,《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文明》。内容涉及罗马法复兴的早期史以及罗马法在欧洲复兴的深入;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国际法的成长;罗马法与近代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思想的勃兴、欧洲法典化运动;罗马法复兴与英国民商法的成长、司法改革运动的兴起;罗马法与德国潘德克顿法学的成长以及历史法学派的兴衰、近代欧洲平等思想的兴起及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以及法律职业的定型;罗马法与以欧洲为中心的“公序良俗”的演变;近代欧洲文明成长进程中的罗马法基因。
  第2卷,《英国法与美国法》。内容涉及英国法的成长、美国法对英国法的继受与创新,英美法对世界法治文明的贡献;英国近代法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与影响;英国衡平法和近代古典自然法思想以及历史法学派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美国宪制与英国宪制的勾连;美国分析法学和法律教育对英国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英国的行政法观念、离婚观念对美国的影响;英国财产法概念、内涵以及契约制度在美国的变异与传承;近代美国信托法、侵权行为法对英国法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美国关于“罪”的观念对英国普通法的传承与超越;近代美国国际私法对英国传统的弘扬。
  第3卷,《日本法与欧洲法》。内容涉及日本古代法的诞生与成长;明治维新与日本法的近代转型:从中华法系成员到大陆法系的追随者;近代日本对欧洲法的移植与本土化:以箕作麟祥的法国六法全书翻译为中心;以法国为模范:保阿索那特的法典编纂;近代欧洲历史法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以穗积陈重的《法律进化论》为中心;以德国为模范的日本近代宪法体制的推进;日本近代宪法学对德国学说的传承和创新:从“国家法人说”到“天皇机关说”;英国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之异同;日本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法学对德国经验的继受与发展;以德国为模范的日本民法(民事主体平等、契约神圣和过失责任)近代化的完成;以欧洲法为模范的日本刑法近代化的实现;德国法西斯立法对日本30年代法制的影响;日本和平宪法的确立与欧洲战后宪制的借鉴;东方社会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的成功范例:对日本法制近代化的反思与总结。
  第4卷,《法国法与德国法》。内容涉及查理曼帝国的分裂与西欧法制的变迁,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法的诞生与成长:17世纪路易十四的法典编纂;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制的变革与创新,以及大革命后法治的发展与完善:拿破仑时代的法典化运动;近代德国统一时期对法国法的继承与发展;德国宪法的曲折成长:从1871年《帝国宪法》到1919年《魏玛宪法》再到《1949年波恩基本法》;德国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和刑法对法国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法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对德国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法治”的反思;欧盟法的形成与法、德两国法治的改革与创新;21世纪法、德两国法律在世界法治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5卷,《明治维新与日本法律文化近代化》。内容涉及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法律文化的发展,明治维新进程中对世界大国之法律文化的选择与吸收;明治维新引领日本宪法与行政法文化、民商法律文化和刑事法文化的近代化;日本近代诉讼法的成长以及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日本国际法的形成与变迁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日本近代法律文化的历史地位:近代世界法律文化的5种类型以及日本近代法律文化形成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关于日本近代法律文化的反思。
  有别于笔者所主持的另一套丛书“区域国别法律发达史丛书”,侧重对各国近现代法律的形成、发展、演变以及其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域外影响的介绍性、体系性和完整性叙述相比,本丛书是一套专题研究的丛书,关注的重点是古代罗马法与近代欧洲法,近代英、美、法、德、日这些国家之间在法治的历史、渊源、理念、原则、制度和文化等各个层次上彼此的交融与互鉴。虽然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分属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在其法系内部,粗看差别不大。但仔细观察之下,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不同,这些国家的法律以及法律文化还是有巨大差异。分析、研究、把握这些差异以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对我们建设当下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有着借鉴意义。
  当下,涉外法治、区域国别法,已经成为我国法学界学术研究和实务拓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而在涉外法治和区域国别法的教学和科研中,有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注重非洲和拉美地区的,有对印度、东盟、中亚五国、东北亚和北欧的法律进行探讨的,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学术成果琳琅满目。而在这学术百花园中,以罗马法为发源地的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法治发展以及其交融与互鉴,仍是区域国别法关注的重点。
  虽然本丛书只有5卷,规模不大,我们的团队中也已齐聚了深研相关国家和地区语言的专业人才,但仍然感到撰写任务艰巨。因此,唯有认真仔细、谨小慎微,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完成这项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深深感谢法律出版社法治与经济分社的领导,没有他们的全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编写工作是无法展开的。尤其是沈小英分社长和陈妮编审两位老师以及张思婕编辑,投入了全部心血,参与了我们撰写工作的整个过程,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在本丛书出版之际,我谨代表我们全体编写人员对她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当然,对于本丛书各卷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均由我们作者承担,并希望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以在未来修订时进行改正。
  何勤华
  于华东政法大学
  法律文明史研究院
  2025年10月1日
  序
  发生在欧洲的罗马法复兴,是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列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3场运动,即“Renaissance”(文艺复兴)、“Reformantion”(宗教改革)和“Revival of Roman Law”(罗马法复兴),由于第一个字母都是R,所以被学术界称为“3R”运动。“3R”运动标志着西方社会向近代转型,为人类带来了新文明的曙光。
  “文明”(法语表述为“civilisation”,英语表述为“civilization”)一词,源于18世纪的法语“civilizer”(动词)及该词相对应的分词。“文明”的词根拉丁语“civitas”(城市和城邦)及相应的“civilis”(民事、公民的)和“civis”(公民)、“city”(城市)、“city-state”(城邦),构成了现代文明之内涵的最初底蕴。因此,维基百科对“civilization”的定义如下:文明是出现了城市发展,划分了社会阶层,产生了文字的国家社会形态。
  在中国,“文明”一词,最早表示文采光明,文德辉耀。如《周易·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尚书·舜典》也有:“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在中国古代,文明表示:一是经天纬地,应乎天而时行,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二是照临,寻求光明。因此,在中文里面,文明就是破除蒙昧黑暗,追求进步与光明。
  虽然学术界对文明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分歧也比较大,但综合各家的观点,大体上还是可以给文明下一个简洁的定义。本书认为,所谓文明,就是指人类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行为模式、生存方式(样态)以及人类所创造的成果。文明的形成标志有9项:一是私有制的产生;二是阶级的形成;三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达到了能够养活一部分无须直接从事生产(获取食物)的人口的程度,从而形成了社会分工;四是在村落、聚落、城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城邦);五是国家的正式诞生与运作;六是法律的基本定型;七是文字的诞生;八是金属器具的出现;九是除了物质生活之外,形成了相应的精神(宗教、艺术、建筑等)生活。
  文明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古希腊诞生以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至15世纪前后,开始向近代转型。标志性事件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包括教皇革命)和罗马法复兴之三大运动的兴起与持续,环球航行的实现与各新大陆的发现,17世纪英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选举制、代议制、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等的理论与实践,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以及天赋人权、平等思想、自由主义传统、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理论等的普及,工业革命的爆发,欧洲科技、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和文化的近代化,商品生产与市场经济的确立,等等。
  上述近代欧洲文明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罗马法复兴以及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变革,尤其是国家治理中法治(rule of law)传统的确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本书以罗马法复兴为线索,对此思想解放运动所关涉的一系列成果,如近代国际法的诞生,教会法的成长与近代转型,近代欧洲各个部门法的形成,大学法学教育的兴起,法学研究的繁荣,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法律职业的近代化,自由主义观念与平等思想的勃兴,以及欧洲法治传统的继承与确立等,进行了专题梳理和研究、试图在这一领域做些探索和讨论,抛砖引玉,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笔者对本书的主题,已经思考了近40年。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研究生毕业,留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教研室工作,在给《河北法学》杂志投稿及修改文章的过程中,认识了该杂志的一位青年编辑。他谈吐不俗,神采飞扬,才气横溢,我对他非常钦佩和崇拜。我们交谈甚欢,相见恨晚。他和我说他受河北省委宣传部委托正在策划主编一套学术丛书,问我有什么好的选题,可以报给他。当时,我对罗马法复兴以及其对近代文明的促进这个主题比较感兴趣,在考虑了1周以后,就报了这一个“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文明”的选题,他非常高兴,十分欣赏和看好这个选题。非常遗憾的是,这位编辑后来改行,他所策划的丛书最后没有能够立项,我这个选题也就拖了下来。这一拖,就是近40年,但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且不断地在深化。
  2015年7月,我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岗位上退了下来,有时间完成一些长期思考及想做而一直未能做的事情,写作和出版《华政的故事——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一个侧影》和《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文明》就是这些事情中我最想做的事。经过数年的努力,前者在蒋安杰主编的支持下,在《法治日报》“法学院”和“法治文化”两个专栏连载,已于2022年在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公开出版(商务印书馆);后者即本书也在各位撰稿人的共同努力下,于2023年年底完成了初稿。承蒙法律出版社法治与经济分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垂爱和全力支持,本书获得了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机会。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文明”是一个十分宏大的主题,无论是罗马法复兴,还是其中的任何一个专题,都可以写一卷乃至数卷专著,所以本书的内容,只能是一个初步的、浅显的、分门别类的线索勾勒。希望这种勾勒,能够为学术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一点微小的贡献。同时,由于本书的撰稿人数量较多,学历、专业方向不同,语言和知识积累各异,故书稿内容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瑕疵,希望读者诸君不吝指正,以便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予以补正。
  何勤华
  于华东政法大学
  法律文明史研究院
  2025年5月1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