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战胜拖延症
》
售價:HK$
194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490
|
| 編輯推薦: |
|
钱穆先生认为,阅读《论语》,考据、义理、辞章三方面皆不可偏废。而他最为推崇朱子对论语的解读,他推荐读《论语》者不仅应该读《论语》本身,还应该读古人对《论语》的注解及阐发等,尤其是朱子的注解。他认为朱子的注解最为简单明白,深入浅出,初学可以浅读,成学可以深读,而且朱子的集注是在考据、义理、辞章三方面结合得最好的。钱穆先生还强调,解读《论语》,应着重去求《论语》原文之本义,而非“引申义”或“发挥义”。钱穆先生在本书中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阅读理解《论语》不无裨益。
|
| 內容簡介: |
|
钱穆先生曾言:“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本书堪称集钱穆先生几十年阅读《论语》心得之大成。在本书中,钱穆先生围绕阅读《论语》之意义、朱子如何阅读《论语》、今人应如何阅读《论语》、如何看待古人对《论语》的不同理解等论题,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倾囊相授。同时,结合自己阅读《论语》的体悟,亲身引领读者探索理解这一经典的方法与门道。 本书由钱逊先生汇编而成,曾以《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为名出版繁体字版。此次更名为《论语读法》推出简体字版,以冀便于更多读者阅读。
|
| 關於作者: |
|
钱穆(1895—1990年),历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齐鲁、华西、江南等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著有《国史大纲》《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繫年》《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子新学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其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倾注了无限深厚之感情与深切之关注。举凡史学、文学、政治学、地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他无不涉猎,并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
| 目錄:
|
孔子诞辰劝人读论语并及论语之读法 再劝读论语并论读法 谈朱子的《论语集注》 漫谈《论语新解》 谈《论语新解》 再谈《论语新解》 孔子论语与中国文化传统 本论语论孔学 从朱子论语注论程朱孔孟思想歧点 四书义理之展演
|
| 內容試閱:
|
《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读《论语》并不难,一个高级中文中学的学生,平直读其大义,应可通十分之四乃至十分之五。 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复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够了。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论语》,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复的。有甚多是一句一章,两句一章的。再把读不懂的暂时跳过,至少每年可读《论语》一遍。自二十岁起到六十岁,应可读《论语》四十遍。 若其人生活,和书本文字隔离不太远,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时工夫,应可读《论语》一篇。整部《论语》共二十篇,一年以五十一星期计,两年应可读《论语》五遍。自二十到六十,应可读《论语》一百遍。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在本所最近一次月会中,我很欣赏马同学之报告,可知他已能读《论语》。或许他现尚未能领略到《论语》中之意味深长处,然其用心则颇可取。 马君提出问题,如:“圣人是否可学而致?”换言之,圣人学到与学不到,也即是我们有志学圣人,能力足不足的问题。如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依孟子意,似乎我们学圣人,力非不足。但孟子所言有无问题,实值研究。现在大家读《论语》,多不在此等处用心。通常只讲孔子如何说“仁”、说“天”、孔子哲学思想如何,或赞成,或反对。然此非读《论语》之主要所在。究应如何去读《论语》?我主张当依程伊川语去读。 马同学另一问题:“依《论语》中所讲,似乎孔子《论语》是一种理想主义。”当时有人反对,说读《论语》应重实践。但实践仍必应有理想。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究要学一些什么?此中便是一理想。马君又说:“依孔子讲法,似乎无人能达到理想之顶颠。”我很欣赏他提出此问题,我甚喜他能如此去读《论语》。诸位不可随便加批评。我现即就这些问题来略作讲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