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心理学:通向富足人生的50个想法
》
售價:HK$
383

《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
售價:HK$
403

《
思想帝国:公共外交的起源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公共外交译丛)
》
售價:HK$
408

《
公私同圣的秩序建构:王权视角下皇帝祭祀与祠神敕封的隔绝和整合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
售價:HK$
439

《
共生共创:建设师生共同课堂丛书——“三师课堂”案例集萃(第一辑)
》
售價:HK$
347

《
大秦丞相李斯:谋国又谋身的大秦帝国“操盘手”
》
售價:HK$
301

《
民鸣社与清末民初上海演剧研究
》
售價:HK$
245

《
高中历史文献研读教学研究
》
售價:HK$
296
|
| 內容簡介: |
本书30余万字,分为五章。首先对曲种分类的理论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回顾,旨在归纳前人曲种分类的学术成果,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曲种分类的基本理念。其次,介绍曲种辨析的具体过程,包括“同种异名”和“同名异种”的辨析。再次,基于对《中国曲艺志》所收录曲种条目的整理、归纳和曲种辨析后得出的曲种数量及其相关统计数据。最后,根据已经确立的曲种分类基本理念对《中国曲艺志》29卷的曲种进行分类。
本书对中国曲艺曲种分类的实践和理论进了总结,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 關於作者: |
|
刘禹 1981年生,北京人,出身曲艺世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参与“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的编纂工作。其学术成果涵盖曲艺史论及曲种形态学研究,已在《曲艺》《戏曲研究》《红楼梦学刊》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 目錄:
|
第一章 曲种分类的历史回顾 1
一、曲种分类早期研究方向的探寻(20 世纪
50 年代至60 年代中期) 1
二、主要类别的基本确立(6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初期) 3
三、不同的分类主张(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4
四、对曲种分类边界的探寻(21 世纪初至今)7
五、综合评述 9
第二章 曲种分类的基本理念 13
第一节 曲种的形态特征 13
一、说唱形态特征 15
二、语言形态特征 16
三、表演形态特征 17
四、伴奏乐器特征 18
五、音乐结构特征 19
第二节 曲种的历史源流 20
第三章 曲种辨析 23
第一节 “同种异名”曲种辨析 23
一、习惯称谓 25
二、地域限定 30
三、多种名称 32
第二节 “同名异种”曲种辨析 34
一、快板 36
二、讲古 37
三、说书 37
四、锣鼓书 38
五、渔鼓道情 38
六、乐亭大鼓 39
七、南音 39
八、宣卷 40
九、相声 40
十、花鼓 41
十一、莲花落 41
十二、渔鼓 42
十三、善书 43
第四章 曲种数量 45
第一节 曲种数量的计算 45
第二节 曲种分布情况 47
第五章 曲种的分类 51
第一节 “说”类 51
一、说书类 51
二、谐趣类 65
第二节 “唱”类 85
一、渔鼓道情类 85
二、牌子曲类 111
三、时调小曲类 134
四、锣鼓书类 134
五、弹词类 134
六、清唱类 135
七、大鼓类 137
八、弦子书类 151
九、琴书类 152
第三节 “有说有唱”类 153
一、唱春类 153
二、宣卷善书类 154
三、歌舞说唱类 154
四、摊簧类 164
第四节 “似说似唱”类 165
一、莲花落类 165
二、韵诵类 165
三、唱书类 166
第五节 小 结 167
附录一 《中国曲艺志》收录曲种信息一览表 171
附录二 曲种分类信息表 300
附录三 田野考察音视频资料一览表 332
后 记 3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