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235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449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1520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500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439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500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245
《
大肠肿瘤的前沿诊疗方法
》
售價:HK$
653
編輯推薦:
1.本书聚焦于比尔·盖茨的创业生涯、不懈探索和慈善事业,重点介绍了他在微软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能力、灵活的战略调整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他将大量财富用于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
2.版权方独家授权19张有关比尔·盖茨人生和创业历程的图片,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取得成就所经历的一切。
3.不同于市面上大部头的厚重传记,本书内容简单明快,聚焦集中、轻松好读。
內容簡介:
比尔·盖茨是科技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作为微软的联合创始人,他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他还热衷于慈善事业,长期关注全球性问题。
本书详细分析了微软革命背后的技术、商业模式和成功实践,同时重点介绍了比尔·盖茨在创业阶段的远见卓识,在互联网巨变时代的不懈探索以及围绕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展现出的宽广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有抱负的企业家或任何希望获得成功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充满启示性的读物。
關於作者:
[英] 克里斯·麦克纳布(Chris McNab)
编辑、作家、媒体专栏作者。撰写了100多部著作,其中有影响力的如《图解越南战争史》(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Vietnam War)、《罂粟花之书》(The Book of thePoppy)、《20世纪轻武器》(20th-CenturySmall Arms)、《100件武器中的世界简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Weapons)等。
陈先贵
男,1976年生,黑龙江人,任教于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考取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生,200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赴美国普渡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近年来,出版译著十余部。
目錄 :
第一章 动力溯源
家庭背景
技术未来
哈佛求学
第二章 微软现象
公司扩张
走近蓝色巨人
第三章 开启视窗
软件爆炸
图形界面——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到WINDOWS 1.0
对抗蓝色巨人
吃口苹果
第四章 艰难岁月
网络时代
WINDOWS 95
盖茨出庭
崭新时代
喜忧参半
智能手机
走向成熟
第五章 回报社会
捐赠誓言
慈善开端
全球影响
气候控制
爱情故事
第六章 评价盖茨
数字智人
成功典范
尾声
內容試閱 :
历史书中的人物都对人类有着不寻常的影响。他们从事的领域五花八门——政治、军事、宗教、医学、技术、探险、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等等。这些人都卓有成就,但是又很难定义他们的共同之处,简单说就是不能一概而论。
从企业家的生平传记就能看出,他们的个人情况和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差异。有些商业大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财富和稳定的生活,有些却没有,而且他们在父母关系、学习成绩、恋爱关系、择业类型以及很多其他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他们又似乎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在不同的奋斗领域都展示出强烈的成功欲,表现为压倒一切的工作热情,这种热情往往超过了人类的正常水平。他们能为了成功拼尽全力。这种对成功的病态追求并不总是美好的——历史上的名人从道德高尚者到道德败坏者均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我们要知道,成就与和谐并不总是愉快的伙伴。
本书讲的是一位当代人物,他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Bill Gates)。我这么说可不是阿谀奉承,也不是基于他的个人品质(当然个人品质也是评价标准的一部分),而是基于客观的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几乎每个使用过或受益于计算机的人都接触过他的产品。因此,考虑到计算机在塑造现代世界方面所做的一切,比尔·盖茨的确对全球有着深远影响。
这里我们还需要再解释一下。毕竟,个人电脑并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发明的。他没有发明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图形用户界面、内存、磁盘、硬盘驱动器,也没有发明无数其他计算设备。但是,他成功地将计算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普及给大众。
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Paul Allen)联合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微软公司。微软的成功历程是比尔·盖茨的个人史,大而言之,也是一部企业史,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微软最初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而且胸无大志的小公司,最终却成长为史上极为富有、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年收入最高时可达2000多亿美元,2021年6月公司市值突破了20000亿美元(且仍在攀升)。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新兴的计算机市场上,面对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包括苹果公司这样的未来行业巨头),微软积极抢夺市场份额,先是在编程语言开发领域,之后是在操作系统领域,再后是在应用软件领域。
在争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主导地位的比赛中,微软于1985年推出的MS Windows操作系统鸣响了发令枪。在最初的艰难起步之后,比尔·盖茨和微软尝试完善这款产品,消除了许多错误,Windows在不断更新中受到瞩目,然后迅速被广泛采用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到2013年巅峰时期,MS Windows占有计算机桌面操作系统(Desk Operating System)90.96%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微软开发出许多世界一流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数在Windows和苹果电脑上都能运行,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它们与MS Office中的其他办公软件捆绑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初,如果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使用电脑的人闭上眼睛冥想一下电脑界面,几乎可以肯定,他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微软产品的颜色、菜单、声音、图标和设置。微软在平价软件全球分销中扮演领导角色,实现了计算机的民众化,并推动了数字革命。
在此大好形势的基础上,微软进一步丰富产品并增强影响力。通过2001年11月推出的Xbox游戏机,微软成为游戏市场的核心玩家。微软曾一度是手机市场的竞争者,不过,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手机硬件和移动操作系统方面的尝试是微软最大的失败。但是,微软的云计算平台Microsoft Azure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数字服务平台之一。微软现在还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系统飞速发展背后的关键角色之一,最为突出的是,微软的必应(Bing)搜索引擎正在整合ChatGPT界面。
让我们停下来想想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截至2015年,世界上有超过20亿台电脑,其中绝大多数都在运行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使用其软件。现在,我们想一下这些软件能做的事——数据分析、记账、财务规划、流程设计、写信、收发电子邮件、记录维护、小说创作、信息整理、网络搜索、公共服务管理等,不胜枚举。但是如果把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我们有理由说,现代数字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微软的基础上。这个星球上几乎没有人的生活不受到微软产品的影响,至少会间接地受到影响。在2024年的今天,这么说仍不为过,尽管Windows的市场份额已降至73%左右。
微软的故事与比尔·盖茨密不可分,我们将在本书中探讨他个人和公司的发展历程。故事中会有一些争议,尤其是在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带有微软名字的软件和应用程序这一点上。有一个实验可以证明这种争议的存在。我们试一下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比尔·盖茨没发明过任何东西”这样的话,你还没输入完成,这句话就自动补全了,而且还会弹出很多很多对他的指责,把他的事业贬低为踩着其他富有创造力的人获得成功。
如果单纯从软件编码的角度来看微软,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比尔·盖茨并没有凭一己之力发明微软的产品,包括微软技术革新的基本要素。比如,BASIC编程语言是1963年由约翰·乔治·凯梅尼(John George Kemeny)和托马斯·尤金·卡茨(Thomas Eugene Kurtz)在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发明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是施乐公司(Xerox)发明的;MS 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源自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Seattle Computer corPoration,SCP)的86-DOS系统,后者又衍生自数字研究公司(Digital Research)的CP/M系统;电脑鼠标是苹果(Apple)等公司发明的。即使是微软身份的象征——Windows,也曾卷入诉讼,苹果公司起诉微软侵犯了苹果电脑图形用户界面元素的版权。盖茨的头号竞争对手,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也是一个同样了不起的人物,他曾非常直白地表示盖茨在微软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发挥创造性作用。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写的乔布斯传记中提到,乔布斯曾公开说:“比尔基本上是个没有想象力的人,他从来没有发明过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他现在更适合做慈善,而不是做技术……他只是无耻地剽窃了别人的想法。”本书将在各章中对这一观点进行有力反驳。(接下来我们会发现,在乔布斯发表这番言论之前,他和盖茨之间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历史纠葛。)没有比尔·盖茨——没有他的智慧、技术知识、近乎无限的精力、创业动力、数字愿景、坚定的竞争精神,以及许多其他因素,可能就不会有微软,或者即使有,也比现在的微软差得远。批评家们有时会过于关注种种发明行为,却忽略了日复一日的艰苦努力,可以说这才是最令人钦佩的——他举着发明创造的巨石不懈地向山上推,直至成功,他以强大的意志力和适应力来面对重重阻碍和对手的幸灾乐祸。
从这方面讲,盖茨可以说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他把微软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电脑公司,他的专注、雄心和智慧一直是个传奇。他曾一跃成为世界首富,并占据这个位置很多年。2024年1月,本书撰写时,他在富豪榜上排名第八,前三名分别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虽然盖茨于2008年退出了微软的日常管理并于2020年放弃了董事会的职位,但他的名字仍然刻在了微软的品牌上,不可磨灭。鉴于上文所述微软产品的巨大影响力,如果没有比尔·盖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现代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如今,盖茨的批评者们又有了新的视角。盖茨的财富、影响力、思想和地位吸引来了各种各样最疯狂的阴谋论,尤其是盖茨利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在全球数百万民众体内植入微型5G追踪器的说法。(这种说法的目的甚至不可理解,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自愿随身携带的手机才是更有效的个性化追踪器。)撇开这些狂热的说法不谈,我们必须承认,比尔·盖茨现在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微软本身,他在全球慈善领域的影响力超过了大多数亿万富豪。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BMGF)成立于2000年,截至2021年底,该基金会以发展补助金的形式已经捐出655亿美元,基金会大部分捐赠都是从比尔和梅琳达的个人财富中直接转账的。盖茨在144个国家及地区开展过工作,处理几个大洲之间各不相同的经济、健康和社会问题,未来,他作为改革者的成就很可能与他作为数字创业者的成就一样大。比尔·盖茨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杰出的人物,他与现代世界的关联不可否认。
部分关键术语
本书的很多内容都是在谈微软在个人电脑时代的崛起。因此,读者至少要对该行业的一些核心技术概念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因为这些概念对于理解比尔·盖茨与计算机革命的关系很有必要。以下是部分关键概念,读者可以通过参考书目中的著作获得更多指导:
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又称中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的一个物理部件,它从软件程序或某个硬件中接收指令并促进其执行。
编译器:将一种编程语言的源代码翻译成机器代码、字节代码或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从本质上讲,编译程序允许计算机在没有创建程序所需的软件的情况下运行程序。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用户(通常借助于鼠标或键盘)通过与代表程序、菜单和其他功能的图标和其他视觉符号交互来触发计算机操作的一种交互界面。
解释器:实时读取、翻译和执行未编译的计算机程序的程序。
编程语言:开发人员用它来创建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通常以软件程序或脚本的形式出现。
源代码: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用于创建程序的代码或语言。
语法:从本质上讲,就是编程语言的“语法”,即关于编程语言如何书写、结构和拼写的一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