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383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653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449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1520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356
|
| 編輯推薦: |
1.一场爱与教育的哲学思辨,重建孩子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意义。 2.作者结合亲身经验畅谈教育理念,以独特的视角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家长解锁科学育儿的密码。 3.融教育理念、实践指导于一体,启迪更多父母走出教育困境。 4.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在相互陪伴中共同探索、彼此成就的漫漫修行之路。
|
| 內容簡介: |
《永续“家”书:重新定义家庭教育》是一本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宝典。本书以“家”为核心,从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深入探讨家庭教育如何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情绪管理和学习能力,并延伸至国民认同、文化传承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书中独创性地提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圈理念,通过“可持续发展家庭文化节”等创新实践案例,为家长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建立权威型教养方式,培养环保意识,参与社区文化传承活动。特别收录林文傑教授将书法艺术与脑科学结合的研究成果,展现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焕发的生命力。 本书既是对“修身齐家”传统智慧的现代诠释,更是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全球视野的新一代提供系统方案,是当代父母不可错过的教育指南。
|
| 關於作者: |
林文傑 医学生物物理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眼科医生。他十分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创办“可持续发展家庭文化节”,力求实现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李启刚 师承林文傑教授,行为科学博士,脑神经科学硕士,专研自闭症等特殊教育案例近30年。重视家校合作,强调“先因材,后施教”,与林文傑教授共同发起“可持续发展家庭文化节”,期望由“修身、齐家”开始,达至“平天下”之效。
|
| 目錄:
|
第一章 儿童的个人素质与家庭教育
第一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004
第二节 个人价值观的建立:父母的角色 010
第三节 家庭素质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015
第四节 家庭教育中应重视的关键领域 023
第二章 家校合作的力量
第一节 家庭的角色: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教育合作的重要伙伴 050
第二节 学校的角色:家校合作的推动者与专业支持者 056
第三节 家校合作的基础和原则 063
第四节 家校合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071
第五节 如何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以可持续发展家庭文化节为例 076
第三章 学校与社区的联动
第一节 学校与社区共建教育生态圈 101
第二节 学校与社区联动的问题与挑战 107
第四章 国民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
第一节 家庭如何塑造孩子的国民身份认同 120
第二节 从家庭到国家:文化遗产的体验与传承 124
第三节 培养具有文化归属感的下一代 128
第五章 家庭与全球永续发展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135
第二节 培育负责任的全球公民:从家庭开始 139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142
第四节 展望未来:永续家庭文化的发展道路
结语 149
参考文献 157
后记 林文傑教授——家庭与成就的完美交融 162
附录 171
|
| 內容試閱:
|
家的意义: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家”,这个汉字蕴含无数情感与文化意涵。它既是个人的避风港,也是族群的根;既是传统观念的凝聚,更是现代社会的起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是紧密相连的概念,孟子曾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可见,古人早已将家庭视为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基石。家不仅仅是个空间,更是价值观、伦理观与情感联结的核心载体。 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家庭的功能与形式在不断演变。传统的大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取代,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也变得相对灵活。而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家庭的意义更是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成为一个既承载个人记忆,又能面向未来的多元体系。林文傑教授对“家”字的诠释,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最佳体现。以心灵书体书写的“家”字,采用倒转书写的方式,不仅赋予了书法艺术全新的视角,亦隐喻了对家庭概念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心灵书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书法形式,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产物。林教授凭借其脑神经科学的专业背景,将书法的创作过程与脑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他认为,倒转书写不仅挑战了传统审美观,还能激发大脑的创造力与灵感。这种创新方式,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突破,更象征着家庭作为一种传统价值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以崭新的形式重现其生命力。 在林教授笔下,倒转的“家”字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的创新,更是一种哲学上的省思:我们应如何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家,不仅是温暖的归属,更是价值观的根基。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回归家庭这个核心,从中汲取力量,建立起对自我、对社会乃至对世界的深刻联系。 家庭教育对社会和世界的深远影响 “家是社会的细胞”,这句话并非仅仅是哲学上的比喻,而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命题。每一个家庭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与生活方式,最终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指出,家庭是构成国家的最小单位,而家庭教育则是社会秩序与国家治理的基石。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还延伸至全球的文化与价值观交流。 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人素质、社会行为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一项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指出,家庭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微观环境,同时与学校、社区、文化等更大的环境相互作用。家庭中传递的价值观,例如责任感、同理心与合作精神,最终会在孩子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并进一步影响他们与外界的互动。 然而,当前社会中,家庭教育的角色常常被忽视或简化。有些家长过于依赖学校,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而忘记了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和核心。事实上,家庭教育的缺位,不仅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社会公民素质的下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促进家校合作与社区联动,形成一个全面的教育生态系统。 林文傑教授在创立“可持续发展家庭文化节”初时,正是基于这种深层次的认识。他认同,家庭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还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家庭文化节的活动,家长与子女可共同参与文化遗产的体验与传承,从而加深对家庭价值的理解与认同。同时,这些活动还能促进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教育网络,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力进行放大。 家庭教育的影响甚至可以延伸至全球层面。在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教育与家庭是实现多项目标的关键因素。例如,目标 4“优质教育”与目标 5“性别平等”均要求家庭在促进公平与包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林教授认为,只有重视家庭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目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书架构与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以家庭为核心,探讨家庭教育在个人、社会与全球层面的深远影响,并提出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一章围绕一个关键主题,层层递进,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聚焦于儿童的个人素质,探讨家庭教育如何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情感管理与行为模式。第二章介绍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如何通过家庭与学校的联动,共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三章扩展到学校与社区的联动,探讨家庭文化节等活动如何促进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形成更广泛的教育网络。第四章深入探讨国民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的议题,分析家庭教育如何在塑造国家认同与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作用。第五章关注全球永续发展,探讨家庭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角色与责任。 林教授希望通过本书,不仅向读者展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能提供具体的实践建议,帮助家长、教师与政策制定者共同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从而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