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人工智能的未来:无限大

書城自編碼: 41637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
作者: [美]乌玛·万卡 著,李娟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121289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352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653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434
什么是新疆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908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454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653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編輯推薦:
一部AI时代生存指南
助你“一次性系统升级”
轻装简从跟上AI潮流、发现未来机遇

☆“AI+”前沿技术,未来十年预测
“AI+医疗”——从早期疾病预防到器官修复,“延缓衰老”不再遥远“AI+交通”——固态电池、充电道路、低空飞行、辅助驾驶技术革新,通勤效率全面升级“AI+农业”——从再生农业到3D农业,人人都能打造家中的小型种植园“AI+生活”——脑机接口技术成熟落地,“心灵感应”“脑联网”“意念控制”未来可期“AI+工作”——更少劳作、更少忧虑、更少浪费将成为可能
帮助入门者搭建技术认知框架,为创业者、企业管理者指明未来业务和投资方向。


☆围绕生存性迷思,回应人类忧虑:
自动化是来抢走你的“饭碗”的?只有低级工作才会因自动化而消失?软件开发人员对自动化和技术升级完全“免疫”?
人工智能虽已发展到极为精密的程度,但其本质与人类祖先发明工具并无二致。
它必将带来“工作消失”的挑战,但也将为每个人敞开机遇之门。
如今,我们只是在重复这一过程——只不过当下的世界,与人类最初发明工具时相比,既更简单,又更复杂……


☆提供深度洞察,提升认知格局
內容簡介:
从原始社会的刀斧到当今的航天器、自动驾驶汽车、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工业时代以来,技术创新的速度尤为惊人,不断颠覆既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那么,当今这股技术浪潮将把人类带向怎样的未来?
本书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着重探讨个人与社会应如何从中获益,并系统梳理了最新技术趋势与驱动力量。作者从技术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构建一幅完整的认知图景——唯有理解技术从何而来,才能更清醒地展望其将走向何方。
当前,有关技术是否将取代人类工作的争论持续引发焦虑与恐慌。但可以肯定的是,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必将面临严峻挑战。本书不仅能帮助个体洞察先机,更助力企业将创新技术融入发展脉络,屹立于时代潮头。
關於作者:
【作者介绍】
乌玛·万卡(Uma Vanka)是商业战略咨询领域的资深领导者,擅长借助创新性技术应用推动业务转型、创造价值。他既是密切追踪前沿技术趋势的科技爱好者,也是专注于探索“业务与技术融合”未来方向的研究者。
目前,乌玛担任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战略咨询部门合伙人。在此之前,他曾出任爱渠西来艾颂信息技术公司(HCL Axon)副总裁;自1999年起,还先后在凯捷管理顾问公司(Capgemini)、日本NTT Data 集团等知名企业中担任高管职位。

【译者介绍】
李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目錄
第一章 /1
伟大的开端

第二章 /13
猎鹰的故事

第三章 /29
高光点

第四章 /103
大未来

第五章 /253
大未来的路线图

参考文献/278
內容試閱
医疗保健的未来

让我们从加勒比海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开始吧。当我说出这个名字时,你是否会想到碧海白沙?你完全可以这么想,但是我们将深入海底,认识一下永生的灯塔水母(Turritopsis dohrnii)。就叫她特丽吧,特丽喜欢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吞食附着在水草上的微生物。
她又老又脆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特丽让自己的全部细胞重新焕发活力,变成了一个更年轻的自己。事实上,她不仅完成了自我蜕变,更分裂出了成百上千个同样的特丽,形成了一个水母族群。
无论过程如何,这个故事的重要启示是,特丽可以变回年轻时的样子。她可以死于其他原因,但不会死于衰老。
你有多少次希望自己返老还童?如果人类能模仿特丽,那岂不是太神奇了?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梦想成真。
另一方面,格陵兰睡鲨(Somniosus microcephalus)并非长生不老,但在150岁时仍然是个孩子(我们就叫他索姆尼吧)。索姆尼的寿命是地球上最长寿的人的5倍。
既然有些生物可以如此长寿,为什么人类不可以呢,何况我们是地球上最优越的物种(按照我们的标准)。是否有任何提高预期寿命的工作正在进行?如果有,是什么?医学科学的目标是延长寿命还是提高生活质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除了治疗或预防疾病之外,这一领域的进步在未来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尽管技术已经改变了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行业,但说医疗保健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也不为过。因为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鉴于其重要性,大多数复杂技术都是在医疗保健行业形成的,或者至少首先在这里实施,然后才进入其他领域。例如,脑机接口及其在医疗保健行业的应用就是如此。
因此,本书从猎鹰的故事开始,围绕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展开了讨论。会说话的T恤、智能药品、神奇细胞,我们已经讨论了一些。在这一部分中,我将把我们关于这个话题的所有讨论,连同所有遗漏的地方,一起进行梳理。

医疗保健简史
自人类诞生以来,医疗保健就以某种形式存在。虽然本质上原始,但实践是多种多样的,提供这种服务的方式因文化和可用资源的不同而异。在漫长的时光中,人们主要依靠大自然来控制疾病,其命运主要掌握在上天手中。几个世纪中,狩猎采集者和农业社会一直采用这种治疗方式。
我们快进到14世纪、15世纪,那时黑死病(又称鼠疫)肆虐全球。鼠疫是一种呼吸道疾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据说曾导致英国35%至40%的人口死亡。人们认为它凭空出现,源于上帝的愤怒。最糟糕的是,没人知道如何预防或治疗这种疾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还死于其他各种疾病,如天花、百日咳、麻疹、肺结核、流感和胃部感染等。
17世纪,美洲人的平均寿命约为35岁。事实上,美洲和欧洲的情况好过世界其他地区,非洲人的平均寿命才20多岁。如果我活在16世纪或17世纪,我将在坟墓里写下这本书!再往前追溯,14世纪晚期欧洲人的预期寿命只有不到20岁,不过这种低谷是由瘟疫蔓延造成的特殊情况。今天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9岁,这是科技进步的直接结果。
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在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对付一些最致命的疾病,消灭天花等疾病才成为可能。疫苗让人类在地球上多了几年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疫苗来预防那些曾经被认为无法战胜的疾病。而这仅仅是几个世纪之前的事情。相比智人存在的漫长时光,在我们发明这种预防性奇迹之前,人类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听天由命。
手术刚出现时,既是治疗也是酷刑。那时的手术是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许多人宁可选择死亡都不做手术。19世纪中叶,经由乙醚完成的全身麻醉实现了手术的革命,但因为麻醉被认为比某些手术本身更危险,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坎坷重重。现在的麻醉技术相当成熟,我们已很少担心麻醉会危及生命。同样,这一重大突破也只有几个世纪的历史。
由于微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在19世纪发现,疾病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帮助我们开发出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愈了曾经的不治之症,彻底改变了医学科学。得益于19世纪末的医学成像技术,如X光,以及20世纪发展起来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剥皮锯骨就能看清自己的身体。随后,器官移植出现了。器官有缺陷的患者终于可以换器官了,这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再次强调,疫苗、药物、诊断和手术都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产物。
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创新,这些医疗发明创新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不断发展,并随着大规模组织的发展而加速。然而,在信息社会,医疗保健行业发展到了一个全新水平,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所有医疗保健数据,包括病人的数据。通过获得这些重要数据,比如病史,医疗工作者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可以在论坛上分享知识,协同提供优质服务;研究者可以通过系统化的数据和AI相关工具更好地发明创造;医疗保险和医疗工作者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预防性医疗服务与综合性信息,帮助病人及早预防,避免高昂的医疗护理费用。这些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信息革命和物联网等技术催生了健康追踪器,这些设备产生大量信息,通过集中处理这些信息,可以识别出更大群体的健康风险。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远程医生和视频就诊的概念也逐渐兴起。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那么,你认为我们未来的医疗保健会如何?

智能技术的作用
在猎鹰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AI将如何用于护理患者,以及为所有人提供综合医保体验。如果你忘记了,那么总结一下:我们身边的各种智能设备(不仅仅是追踪器)生成的患者数据,以及从诊疗室和实验室获得的数据,经过存储分析后,能为我们提供所需的医疗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预防保健。AI将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的各个子行业,以提高效率。远程医生和AI医生的概念将不断发展。例如,AI可以访问你所有的数据,进行初步诊断,其效果往往优于实体医生。诊断结果可能会被发送给医生进行最终验证。机器人将在整个医疗保健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会取代人类。手术机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比人类更精确地完成某些手术。与医疗保健相关的运输将实现自动化和自主化。我们将看到医疗保健和技术在医学各个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

关注再生医疗
发烧了怎么办?吃退烧药。某个部位疼痛怎么办?吃止痛药。对吗?迄今为止,我们绝大部分的医疗服务都集中在控制症状上,但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就算能解决问题,也是通过化学药物实现的。医疗行业的新趋势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能力抵抗疾病,甚至实现自我治愈,因为我们的身体确实拥有抵抗病原体的巨大潜力,这样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存下来。这就是生物技术的用武之地,干细胞疗法和基因组编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活体机器人
你肯定知道机器人——虚拟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但活体机器人是什么呢?
首先,我问个问题。你能找出一样东西,是有机物能提供而硅基物质不能提供的吗?有机物可以在内部容纳生物,不是吗?此外,有机物可生物降解,因此是绿色环保的。如果我们能制造出纳米机器人,让它们到达我们身体的特定部位,并通过编程执行特定任务,例如运送药物、抗击癌细胞或清除动脉斑块,会怎么样呢?这听起来似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万全之策,但这些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机器人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我们的身体天生对外来物质有抵抗力,不愿意欣然接纳塑料或金属。怎么解决?我们需要利用有机材料,也就是细胞来制造这些纳米机器人。
这就是佛蒙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2020年的工作。他们从一种青蛙的胚胎中提取细胞,通过它们的干细胞创造出新的生物体。他们使用了由两类细胞组成的细胞簇——一类会移动,另一类不会。你可能会问,会动的细胞?是的,心脏细胞。它们通过收缩和扩张来泵血,对吧?这些细胞被用来产生运动,类似于马达产生的运动,但显然速度较慢。这些心脏细胞和皮肤细胞以最佳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生物体,它可以利用心肌细胞游泳,并通过其结构上的一个小孔携带小型货物,比如药品。
这不是对任何现有物种的DNA进行重新编辑,不是创造一个金属机器人,也不是我们体内细胞的再生。如果你仔细观察,这完全是在创造一个新物种,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是不是很神奇?据说这种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足够支撑它存活一周,但与其他生物类似,在富含蛋白质的环境中,它的存活时间会更长。还有一个好消息,如果受损,这种有机机器人可以自愈。一旦它们死了,就会变成一堆准备排出体外的死细胞,就像生物每天排出的大量死细胞一样。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创建这种有机机器人的过程非常繁琐。细胞的“最佳”排列是关键所在。正如你所想象的那样,细胞可以有许多种排列组合方式,这就轮到AI上场了。科学家们利用一台名为“深绿”(Deep Green)的超级计算机,采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模拟环境中调整这些排列组合,然后创建出真正的活体机器人。

关注健康寿命
我们如何衡量医疗系统的质量?过去,我们错误地用寿命来衡量,即我们能活多久(这是合理的,因为过去的平均寿命很短)。尽管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但我们在提高寿命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在过自由人的生活方面有多成功呢?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否则就会担心血糖升高。心脏病患者每天都要控制情绪,忍受痛苦。癌症患者要经历痛苦的化疗。未来的重点是,无论患上何种疾病,生活质量都应大幅提高或保持不变。
怎么做?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干细胞疗法。利用AI提供更好的健康洞察力,将帮助我们在健康风险演变成无法治疗的统计数据之前将其降低。帮助我们开发mRNA疫苗等工具的先进基因测序技术,能帮助及早诊断健康问题的智能马桶,诊断健康问题的智能平板电脑,都是工具箱中的工具。纳米机器人和活体机器人也是一种工具,它们可以在我们的身体内部穿行,靶向特定区域修复细胞。我们将采用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以下是我们应关注的核心领域:(1)利用技术帮助我们过上健康的生活,避免生病;(2)尽早发现任何健康风险,在生病之前减轻风险;(3)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制造和使用疫苗;(4)一旦生病,利用身体的自然能力,通过再生医学进行治疗,而不是简单地对付或抑制症状。

延长寿命
让我们重温一下本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我们的寿命可能延长吗?如果可能,如何实现?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一切主要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尽管间接结果是延长了寿命。例如干细胞疗法的目标是治愈疾病,改善生活条件或治愈致命疾病,这顺带延长了寿命。
基因工程是治疗致命疾病的救星。仅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就使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缩短了整整一年。疫苗必将在未来提高平均预期寿命,这是生物技术延长寿命的又一例证。基因改造在治疗遗传疾病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还帮助患者延长了寿命。上文的活体机器人,其潜在用途包括治疗致命疾病,从而延长寿命。
然而,这些都是帮助受疾病影响的人治愈的技术。健康人是否能从中受益呢?也许有一天,基因工程将用来改变我们的源代码,减缓生长速度,我们就能活得更长,就像格陵兰睡鲨一样。不仅如此,如果能研究出一种方法,让细胞不断变回年轻状态,就像灯塔水母一样,岂不是更好吗?
与其谈论还没有弄明白的事情,不如讨论一下当今技术能实现的事情,以及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这里有个故事。我小时候,爸爸买了一辆摩托车。他经常骑,一直用了几十年,直到我长大成人。我叔叔也在同一时间买了一辆同样型号的摩托车,但只骑了几年。这两辆摩托车来自同一家工厂,生产时间相近,但我们的使用时长几乎是另一辆的两倍。为什么呢?因为我父亲把他的摩托车保养得很好。他定期保养,关注零件状态,在出现故障之前就更换。
如果我们把同样的方法应用到身体上呢?当然,我们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照顾身体,这肯定会对寿命产生影响。通过定期体检发现风险,防患于未然,这无疑会改变局面。但这有什么新意呢?回到摩托车的例子,我父亲不只是安全驾驶、保持清洁、加优质汽油,且定期保养,他还更换了破旧的零件。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采取一些类似的做法来逆转衰老呢?比如,定期更新退化或死亡的细胞,主动干细胞疗法能派上用场吗?也许可以。通过清除斑块来维护身体生锈的部分,生物机器人和活体机器人能否胜任这项任务?这些技术,再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性护理以及生物技术和医学的进步,肯定能让我们活得更久、更有质量。

可能永生吗?
人(man)终有一死。这句话永远正确吗?除了“man”这个词的父权主义腔调之外,我们能证明这句话是错的吗?不管怎么说,谁不想长生不老呢?我们不断听到一些关于人类长生不老的传说。各路富豪为了延长寿命或获得某种长生不老的能力,采取了各种激进的手段。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尝试都失败了。
谈到永生之前,我们先快速讨论一下重生。所谓重生,是指一个死去的生命以另一个或类似的躯体形式获得新生。《圣经》称耶稣死后三天重生了。人类可以吗?我指的不是因心脏骤停死亡的病人通过心肺复苏而重生,也不是指在死后一定时间内修复衰竭的器官。相反,我指的是通过一种叫低温冷冻的过程保存尸体,为将来作准备。就是在人死后将人体冷冻起来,以便在未来复活,那时医疗技术已经可以解决死亡的根本原因或逆转衰老。
有几家公司提供这种冷冻服务。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冷冻的人复活过,这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个空中楼阁。换言之,这基于希望或信念,而信念并不是一种策略。
如果这样的重生只是个希望,那么是否存在有科学依据的选择呢?
让我问你个问题。是什么让你成为“你”?你的皮肤?心脏?任何其他器官?还是大脑?当然是你的大脑,它赋予你个性,决定你的思维过程,支配你的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头部受伤的人会失去记忆并改变生活,也就是说,他们不再是同一个人了。如果我们能导出大脑内容,并将其输入一个年轻的身体,会怎么样呢?这会逆转衰老吗?在某种程度上,是的。我们的外表会有所不同,但思想和人格会一直存在,直到新的身体失效。然后,只要找到下一个“受赠者”就行。这种思想的导出和输入可能吗?我不敢说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有了大脑芯片技术,它具备可行性。
我们仍在通过这个复杂的过程来延长寿命,其中有许多现实挑战。我不是说过要给你们指出一条长生不老之路吗?试想一下,把你的大脑上传到一个机器人身上,就叫它卡诺普斯吧,结果会怎样?你创造了你的不朽机器人孪生体。这就是我们在上一章讨论的内容。如果我们用仿生湿件代替金属,制造出人形机器人的身体,会怎样呢?2020年生产的有机纳米机器人可以清理放射性废物,收集海洋中的微塑料,在人体内携带药物,甚至可以进入动脉清除斑块。2030年会发生什么?2040年、2050年和2060年又会发生什么?科学家已经证明,他们可以在培养皿中培育器官。如果我们能把所有东西放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正常大小的物种,而不是这些纳米生物呢?这会改变一切吗?
我们可以把生物物质的用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比如只用来制造皮肤。机器人的外壳看起来像人,但内部却是一台机器。我们还可以直接进入湿件领域,使用生物物质制成身体部件。我们还可以对一些器官进行建模,这些器官对于保持皮肤活力至关重要。我们甚至可以选择让哪些器官保留有机。大脑是最强大的器官,无论是作为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系统,还是生物物质系统,它都不可能比基于AI的计算机逊色。如果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所有部件组合在一起,是否能在技术上创造出一个看起来像人类,却拥有超级计算机能力的混合体?这听起来确实很可怕。以现在的技术有可能吗?不可能。那它有希望实现吗?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