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10月出版新書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那个叫通海口的老家故事

書城自編碼: 416383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袁华翔
國際書號(ISBN): 9787570241828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
《 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 》

售價:HK$ 449
家庭财富守护与传承  作者邵毅力
《 家庭财富守护与传承 作者邵毅力 》

售價:HK$ 407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14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14 》

售價:HK$ 19380
中国现代性的起点:戴震的新古典世界(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一力馆)
《 中国现代性的起点:戴震的新古典世界(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一力馆) 》

售價:HK$ 556
生存与尊严:律师定位与展业方法(第四版)
《 生存与尊严:律师定位与展业方法(第四版) 》

售價:HK$ 347
水电项目鱼类增殖放流技术实践
《 水电项目鱼类增殖放流技术实践 》

售價:HK$ 398
出版的力量:清末至新中国初期的知识分子与工业化出版
《 出版的力量:清末至新中国初期的知识分子与工业化出版 》

售價:HK$ 357
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修订版)
《 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修订版) 》

售價:HK$ 367

編輯推薦:
穿梭历史街巷,笑谈民间轶事
重温旧时光里的温暖与义气
让远去的故乡风景在纸上鲜活绽放
內容簡介:
《那个叫通海口的老家故事》以童孩渡智、老乡友谅、卸甲洲暖、重阳树下、那年花开、通桥架义六个鲜活的民间故事为脉络,用诙谐灵动的笔触勾勒出江汉平原上的古镇通海口的百年风情,展现了它厚重的人文历史。书中融古籍诏书与纪实影像于一体,让老街、古桥、旧祠在纸页间苏醒,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生动的历史场域中。
關於作者:
袁华翔,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人。1984年招飞入伍,在空军部队服役二十二年,先后在三所军事院校学习,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空军中校军衔,后转业至行政单位工作。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洪山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著有《缝裳集》《爱晚情》等文集,有多幅摄影作品获奖或入选影展。
目錄
卷首语001
前言016
老家故事之一 童孩渡智
童孩渡智002
“童孩渡智”故事来历考证007
老家故事之二 老乡友谅
老乡友谅017
闲说陈友谅038
老家故事之三 卸甲洲暖
卸甲洲暖049
趣议张定边057
老家故事之四 重阳树下
重阳树下063
老家故事之五 那年花开
那年花开089
祭诰封安人元配李安人文103
老家故事之六 通桥架义
通桥架义109
目 录
附 录
清代科举制度中的各种名称解读 123
清朝的诰封制度 127
诰敕圣旨之一 131
诰敕圣旨之二 136
诰敕圣旨之三 139
诰敕圣旨之四 141
诰敕圣旨之五 143
诰敕圣旨之六 147
后记 一个玩笑引发的故事150
读者评论155
內容試閱
通海口,湖北省仙桃市的一个行政镇,也是江汉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古镇,既不起眼也不太出名。但它普通、平凡的外表下,实则卓尔不凡,自具风流。
作者撷取了童孩渡智、老乡友谅、卸甲洲暖、重阳树下、那年花开、通桥架义六个故事,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古镇厚重的人文历史,用轻松的文字,再现风云际会的精彩场景,让古镇历史风貌跨越时空,再现勃勃生机。
作者还用图片,从另一个维度,重现典籍资料及实地风貌,再现历史;捕捉古镇自然风光和人文瞬间,还原熟悉的烟火气息,回放鲜活的生活记忆,勾勒出一个五彩斑斓的老家。在本书中,通海口的老家故事成为光影的故事、光阴的故事。
有些事,就像天边的一抹白云,很快就会消散。有些事,却像山坡上的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总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漫山遍野,野蛮地生长,而且时间越久,长得越茂盛,没一点道理。关于老家的记忆,关于儿时长辈经常唠叨的陈年往事,就是后者。
我的老家在江汉平原一个叫通海口的小镇。对小镇的记忆似乎总还停留在儿时的印象。河流呈H型穿小镇而过,偶尔还有拖轮的汽笛在空中鸣响,几个少年拿着竹竿在河边一甩一甩麻利地钓着刁子鱼;三条马路东西向延伸着,若干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幽深又蜿蜒;早上的菜市场永远是熙熙攘攘的,见面略显夸张的问候与讨价还价的喧闹,透着乡里乡亲的熟络与人情;河南岸呼啸而来的长途客车还没停稳,马上蜂拥而至的是提着甘蔗和零食的小贩。每当闲坐时,这一幕幕总是反复地回放,是那样的熟悉与温暖。
转眼离开老家已经三十五年了。这三十多年来,自己像只风筝,父母就是放风筝的人,远远地,时时地盯着自己,而那长长的风筝线,一头连着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一头连着游子对父母和家乡的思念。父母想我了,就用劲拽拽,拽了,我就回来看看,不多停留,看看就又飞走了。如此往复。父母十多年前相继仙逝了,放风筝的人撒手了,连风筝的线,断了,对家乡的念,也淡了。
父母走后,没安葬在小镇,多少年我也就没回老家,老屋也不知换为谁姓人家了。近来,偶尔回了两趟老家,突然发现,老家变了,变得越来越不敢认了,梦里老家的样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河里的水浅了,河上的桥多了;巷子里的青石板没了,路面全铺上水泥了;房子都变高了,贴着出售、出租的字条多了;私家车停满了,长途车少见了;沿街的旅店多了,曾经的工厂搬走了;街上的行人少了,认识的人没几个了;街道的名称换了,老屋成别人的家了;自己的乡音成孩子的笑料了,走到哪儿听着家乡的土话亲切了。
这个依然还叫通海口的小镇,是那样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好吃街还是那样的走向,州河还是那样的蜿蜒,“搞么家”方言还是“干什么”的意思,房屋还是“三干、两干”瓦房那样的格局。可好吃街的菜场没有了,州河边钓刁子鱼的少年不见了,三干、两干的平房大多易主了。
这个依然还叫通海口的小镇,是那般高速发展,又是这般慢慢变化。通海口镇上的面积是扩大了好多,街道是变多了、变宽了,空地变少了,楼房也变高了。小河不能游泳了,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穿越其他乡镇而过,镇子开始寂寞了,进出通海口小镇的老路破旧了。如今走在小镇上,只剩下一个农业银行、卫生院和镇政府,几十年留在原地坚守,活成了地标。其他的单位,大多在时间的长河里湮灭变迁了。
这个依然还叫通海口的小镇,的的确确是我的老家,可它还是我魂牵梦绕的老家吗?这里是我的祖辈生息的地方,是生我的地方,有我儿时的记忆,有我不改的乡音。可是这里已经出现陌生的街道、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乡亲、停滞的发展、空心化的迹象,往日的繁华与热闹好像正在消退,生机与活力似乎正在远去。这是不是当今乡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几多温馨、几多喧闹、几多情怀的老家在哪里?它不会被迅猛发展的社会落下吧?
在这个依然还叫通海口的小镇,一个人静静地穿街走巷,在州河边驻足与往事对话,在老建筑前聆听昔日的絮叨,在小桥边打量岁月的抚摸,慢慢寻找遥远的记忆,细细捕捉过去的气息。蓦然,儿时长辈絮絮叨叨的陈年往事,像皮影般出现在眼前,一个个人物鲜活起来,一件件趣事引人轻笑。有些是当今的,有些是历史的,有真事,有传说,但地点都是老家通海口的。
看着老家通海口的现状,想想各地火热的文旅拉动发展,也许这些人和事,可以为老家的未来发展资以借鉴。是应该把它们记录下来,让它们活下来,传下去。为长辈,为老家,也是为不忘却。
己亥孟夏于汤逊湖畔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