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游的黎明:三界神魔往事
》
售價:HK$
396

《
壹卷YEBOOK——胡克与16世纪的英国政制危机
》
售價:HK$
418

《
金融中的机器学习:理论与实践
》
售價:HK$
653

《
五代十国史(上、下册)
》
售價:HK$
857

《
飞越疯人院
》
售價:HK$
352

《
家族财富管理:成功投资七要务(第二版)
》
售價:HK$
505

《
时刻人文·始皇好读:帝业与人生的书籍史
》
售價:HK$
265

《
幸福博弈论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
进入新世纪,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了一个日益强大的“文化兴金”的潮流。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我国黄金珠宝市场发展所日益倚重的动力,成为黄金珠宝首饰品牌深层拉动力,也为黄金珠宝业产业的产品不断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灵感。在“文化兴金”大潮的推动和影响下,“国潮”和“国粹”更受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博物馆也开始日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记录了中国悠久的黄金文化发展史,弥补了我国黄金文化研究领域的缺失;展现了黄金文化软实力,将黄金经济研究与文化传承相融合;以黄金这一跨文化的艺术语言为载体,向世界展现东方审美体系及哲学理念。
|
| 關於作者: |
二十多年黄金及珠宝行业从业经历,黄金财富斫究院院长。
多年来一直积极推进黄金及珠宝行业的全产业链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跨界融合,始终坚持行业“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倡导以全产业链为主轴,以产业链中的黄金交易、黄金加工和原料精炼回收、实物产品的渠道运营、文创产品的“双创”号召落实等环节为焦点,依托行业内重点和特色企业,积极开展黄金及珠宝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等工作。
|
| 目錄:
|
第一章黄金(白银)历史和文化001
一、金银器具的早期发展003
二、金银器具进入人们生活的三个阶段005
三、金银器具的后续发展007
四、金银杯盏的历史文化016
五、金银杯盏的发展018
六、古代常见的饮酒和品茗容器023
七、博物馆金银杯盏上的纹饰及工艺文化026
八、全国博物馆中金银杯盏的收藏033
第二章蟠螭纹金盏和东周素面金杯(春秋战国时期)039
一、综述摘要041
二、文物基本信息045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器053
四、蟠螭纹057
五、文物出土和诞生故事082
六、文物制作工艺及所用材质085
第三章摩羯纹金长杯(唐朝)087
一、综述摘要089
二、文物基本信息091
三、文物出土背景094
四、文物上的图文元素 099
第四章掐丝团花纹金杯(唐朝)109
一、综述摘要111
二、文物基本信息111
三、文物工艺及元素112
四、文物的历史背景119
五、文物现实意义132
第五章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唐朝)139
一、综述摘要141
二、文物基本信息141
三、文物流转存历史147
四、文物上的素材150
五、文物现实应用分析162
第六章菊花形金盏(唐朝、南宋)167
一、综述摘要169
二、文物基本信息169
三、制作菊花形金盏的社会背景170
四、南宋菊花形金盏的历史经历及出土过程173
五、唐朝菊花形金盏所处时期的金银器具发展分析178
六、菊花元素192
第七章螭首金杯(南宋)205
一、文物基本信息207
二、文物的社会背景209
三、螭首金杯上的图纹及其寓意218
四、文物制作工艺223
五、螭首金杯文化内涵的现实意义226
六、黄金企业产品创新中螭首金杯的国潮文创基因228
|
| 內容試閱:
|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而金银器物始终是文明长卷中最璀璨的注脚。它们以无声的质地、有形的雕镂,承载着古人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想象,更在方寸之间凝结着时代的技艺与文化的交融。本书以中国博物馆收藏的金银杯盏为窗口,试图透过这些器物,重构一段跨越千年的物质文明史,探寻中华文化中“器以载道”的深意。
中国金银器的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彼时的贵族以金箔装点礼器,昭示权力与神性的交融。至秦汉,金银器逐渐从祭祀用品走向贵族阶层的生活用品,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中外文化的碰撞,金银杯盏的造型与纹饰更趋多样,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含蓄雅致,又融入了西域的奔放与异域风情;既有汉地传统的纹饰,又可见波斯风格的各种纹样,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这些金银杯盏器物不仅是饮具、摆件、艺术品,更是文明交流的见证,每一道纹路都镌刻着时代的记忆,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
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演变,堪称一部微观的科技史。从商代的锤揲、战国的金银错,到唐代的掐丝珐琅唐代称珐琅为“佛郎”“法蓝”。宋代的浮雕錾刻,每一件杯盏背后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匠心。如唐代“来通杯”(兽首角形杯),其造型源于希腊酒器,却在唐代工匠手中被赋予东方审美意趣,成为丝路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本书精选的这些金银杯盏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仅占很小的部分,通过全方位细节的解析,将这些金银杯盏工艺密码的拆解,让读者得以触摸千年前的指尖温度,尝试着解开几千年来金银杯盏工艺与纹饰的密码。
金银杯盏不仅是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更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宋元文人以金银酒器寄托诗情,明清宫廷以奢华器皿彰显威仪,市井百姓则以鎏金银盏装点婚俗节庆。通过器物与文献的互证,揭示了金银器在古人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它们是宴饮中的礼仪道具,是外交中的国礼馈赠,亦是墓葬中“事死如事生”的精神寄托,以器物的流动轨迹,勾勒出从宫廷到民间的物质生活网络,也描绘出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社会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本书的编写,正是对这一指示的践行,让读者在文字与图像的交互中,感受古今对话的震撼。这也是我们黄金经济从业者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当代使命,希望这本书能贡献绵薄之力。
器以载道,文脉永续。愿本书能以这些器物为舟楫,载读者溯流而上,于杯盏交错间,窥见古人的精神世界,触摸文明的永恒脉搏。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愿每一件金银杯盏,都能成为通往历史的桥梁,让过去与未来在此刻相逢。
作者
2025年6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