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39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500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367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403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 編輯推薦: |
根据《最高人民法律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全新修订
涉及7类劳动争议案件常见诉求
涵盖5大劳动争议救济核心环节
贯穿80余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附有高频使用文书模板,真正实现“拿来就能用”
|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分为实体篇及程序篇两部分:
实体篇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介绍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抗辩以及举证思路;分论则对劳动争议中的常见诉求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如工资差额、年休假、二倍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并分析了竞业限制补偿与违约金、确认劳动关系、工伤待遇等特殊争议问题。
程序篇的内容则主要介绍了劳动争议解决的两种核心办法:行政救济即劳动监察,以及司法救济即仲裁、诉讼与执行。
此外,本书还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劳动争议仲裁、诉讼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同时对比了不同地区的裁判口径,为读者展示了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全貌及要点。
|
| 關於作者: |
陈元
2024 The Legal 500亚太榜单推荐律师,盈科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副主任、人力资源与股权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律师拥有近二十年人力资源及公司法律服务工作经验,在劳动用工全流程合规管控方面经验丰富,已带领团队处理千余起劳动争议案件,并多次为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在华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关停并转迁”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及安置方案。陈律师和团队著有畅销书《民法典背景下劳动人事法律操作指引》、《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实战宝典》、《企业人力资源合规管理全书:HR劳动人事风险防范法律顾问》、《公司股权杠杆战略:股权架构设计与股权激励实战》等。
王红梅
北京盈科(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监事会副主任、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部主任、盈科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劳动仲裁院兼职劳动仲裁员。律师执业十六年,专注于用工风险管理、合同风险管理,对该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多家大型企业及政府机关提供法律顾问及风险管控法律服务,客户包括大唐旗下多个企业、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何力
法天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天使—中国合同库)CEO、创始人,《合同起草审查指南》团体标准主要起草人,原钱伯斯、ALB、The Legal 500上榜律师,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校友。有十五年律师经验,曾担任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法硕联合导师,北京律师协会青年阳光导师,中国法律教育培训中心特聘讲师,中国行为法学会培训中心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荆教育特聘讲师等社会职务。著有《合同起草审查指南》四卷本(含《三观四步法》、《公司及并购卷》、《房地产开发卷 建设工程卷》、《常用合同卷 劳动用工卷》)、《中国合同大全:中国合同分类法》等。
|
| 目錄:
|
实体篇
第一章 劳动争议的基础问题:劳动关系
第一节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基本辨析
第二节国家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第三节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
第四节人事争议和劳动争议的区别
第五节在校学生、下岗职工再就业、退休职工等特殊主体
第六节不能成为用人单位的特殊主体
第七节违法的劳动关系
第八节承包与劳动关系
第九节挂靠与劳动关系
第十节混同用工与劳动关系
第十一节劳务关系(或其他民事关系)与劳动关系
第十二节非劳动关系还能主张什么权利
第十三节非全日制用工关系的特殊性
第十四节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关系/
第十五节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
第二章 劳动争议常见具体诉求之一:补发工资差额
第一节出勤工资差额
第二节病假工资差额
第三节业绩提成争议
第三章 劳动争议常见具体诉求之二:支付加班费
第一节加班费的计算要件
第二节举证责任
第三节疑难案例
第四章 劳动争议常见具体诉求之三: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
第一节年休假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举证责任
第五章 劳动争议常见具体诉求之四:二倍工资
第一节二倍工资之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二节二倍工资之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三节二倍工资请求之计算问题
第四节二倍工资之疑难问题解析
第六章 劳动争议常见具体诉求之五:经济补偿金
第一节协商解除之经济补偿金
第二节非员工过错解雇之经济补偿金
第三节经济性裁员之经济补偿金
第四节推定解雇之经济补偿金
第五节劳动合同终止之经济补偿金
第六节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
第七章 劳动争议常见具体诉求之六:赔偿金
第一节赔偿金的支付情形
第二节无须支付赔偿金的情形
第三节劳动合同法中的赔偿责任
第八章 劳动争议常见具体诉求之七:违约金
第一节服务期
第二节竞业限制
程序篇
第九章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
第一节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区别
第二节劳动监察
第三节劳动仲裁
第十章 劳动仲裁程序详解
第一节受理与排期
第二节庭审基本事项
第三节一裁终局
第四节先予执行和支付令
第五节裁决书与调解书
第十一章 法院诉讼阶段
第一节起诉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法院审理的基本程序
第十二章 调解与和解
第一节调解书、调解协议与和解协议的区别概述
第二节申请调解的程序
第三节调解协议的效力与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救济
第四节调解协议的无效与撤销
第五节和解协议
第六节司法确认
第十三章 强制执行
第一节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节法院的执行程序
第三节执行中法院可采取的执行措施
第四节强制执行申请书模板
附录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附录二 团队处理的经典案例集锦
后记 如何打赢一场劳动官司
|
| 內容試閱:
|
第二版序言 在变革时代守护劳动正义
当法律遇见数据,当权利直面变革,一本《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实战宝典》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2025年7月盛夏的某个清晨,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门口已排起长队。队伍中既有头发花白的老工人攥着欠薪证明,也有年轻的外卖骑手低头翻看手机里的派单记录。一位仲裁员疲惫地对同事感慨:“今天又是两百多号案子,系统预警显示这个月的群体欠薪风险又升了三级……”
这一幕正是中国劳动争议激增时代的缩影。作为从业超过15年的劳动法律师,我见证了这个领域的深刻变迁。从早期粗放式用工的争议萌芽,到如今新业态、跨国用工、混同管理等复杂用工矛盾交织。而2025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25〕12号)(以下简称《劳动司法解释二》)的正式发布,更标志着劳动司法实践进入全新阶段。
值此法律变革与实务升级的关键节点,《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实战宝典》的再版不仅必要,更承载着为劳动者赋权、为企业导航、为裁判者提供镜鉴的使命。
一、为何再版?数据揭示的劳动维权新图景
本书自2023年1月面世以来,销量可观,深受读者好评,经受了市场检验。转眼之间,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劳动争议的案件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2025年6月13日,人社部发布的《202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2024年的社会保障事业进行了全面总结,其中与劳动争议案件有关的数据值得关注。“全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25.7万件,涉及劳动者454.9万人。”这相当于平均每7.41秒就有一名劳动者踏入仲裁机构。“全年办结争议案件415.6万件,结案金额934.7亿元”,较2021年增长62%,经济压力凸显。另外劳动争议的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平台用工、超龄劳动者、涉外劳资纠纷等新型案件占比超40%,山东等地更出现“股东索要加班费”“主播主张工伤待遇”等突破传统主体的争议。这些数据背后,是企业合规短板与劳动者权利意识觉醒的激烈碰撞,更是《劳动司法解释二》出台的深层动因。
二、本次修订紧扣《劳动司法解释二》的五大颠覆性变革与核心突破,全面升级诉讼策略
1.用工责任“穿透式认定”
违法转包/挂靠责任扩大:明确不区分行业,承包人、被挂靠单位需承担劳动报酬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责任(第1条、第2条),改变了过往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的工伤赔偿规则;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需承担共同责任:多个关联企业对劳动者同时或交替用工且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法院可根据工资发放、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社保缴纳等事实认定劳动关系,其他关联企业需共担责任(第3条)。
2.二倍工资计算规则重构
将未签订合同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从“自然日”“计薪日”确定为“实际工作日”(第6条),明确了计算“不满一个月”的二倍工资时不包含节假日未工作期间的惩罚性赔偿。这一调整显著提升了计算的公平性,既避免用人单位利用短期用工规避支付二倍工资的责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能防止用人单位承担不合理赔偿。
3.竞业限制效力边界明晰
首次在劳动司法解释层面确认在职期间竞业限制义务的合法性且无须支付补偿金(第14条)。同时,赋予劳动者主张竞业限制条款无效的权利——条款约定的竞业限制义务内容应与劳动者接触的商业秘密和保密事项相匹配,提示用人单位在拟定竞业限制协议时应遵循“匹配性要求”“合理比例”“劳动者实际接触范围”等原则,否则将面临该约定无效之风险。
4.涉外劳动关系认定转向
《劳动司法解释二》删除原征求意见稿中的否定清单,转而明确支持确认劳动关系的三类情形:永久居留资格、合法工作许可、已办理相关合规手续(第4条)。这为外企在华用工提供了更清晰的合规路径。
5.继续履行合同标准从严
相较于原司法实践中认定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司法解释二》新增了“劳动者已入职新单位,对完成用人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提出仍拒不解除”作为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第16条),从文义理解来看,一方面认可了劳动者在仲裁或诉讼期间可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保障了劳动者在维权期间的基本生存权;另一方面提示用人单位需精准固定证据链,证明因员工入职新单位无法完成用人单位交付的工作任务或尽到催告义务但员工仍拒绝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6.统一弃保协议无效的法律责任
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署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实际上无论是依据《社会保险法》,还是以往司法实践,对弃保协议的效力基本达成一致即无法律效力,因其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但值得一提的是,劳动者签署了自愿弃保协议后又以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保为由,并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提出被迫离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是否能够被支持,各地司法实践存在分歧。《劳动司法解释二》正式统一了此处理口径——即便签署了《自愿弃保协议》,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3项规定请求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这也提示了广大用人单位不要触碰社保“红线”,依法依规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7.“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合同”的认定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劳动司法解释二》首次明确了“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合同”的法定情形,可有效解决实务中部分用人单位为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做出变更劳动合同主体、约定合同期限自动顺延、变更劳动合同期限代替劳动合同续订等违法行为,并增加兜底条款,由裁审机关结合“诚信原则”对实务中无法一一列举的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行为作出识别与认定。
三、超值新增:新就业形态下平台用工纠纷全景洞察与破局指南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蓬勃发展,平台用工已成为当下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劳动关系型、不完全劳动关系型及民事合作型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既为劳动者提供了灵活多元的就业机会,也随之带来了诸多权益保护层面的新挑战。从外卖行业以“订单驱动”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到网约车平台基于算法的灵活调度机制,再到直播行业中“平台 个人”的新型合作形态,平台用工在有效促进就业的同时,也面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模糊、纠纷数量持续攀升、维权机制尚不完善等现实问题。
鉴于此,笔者聚焦平台用工纠纷的现状特征、深层成因与系统性解决路径,通过深入剖析不同用工模式的运行机制及潜在法律风险,结合典型案例梳理审判思路与裁判逻辑,旨在为平台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劳动者依法维护权益提供切实可行的破局指南,助力新就业形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一本实体上有用、程序上好用的《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实战宝典》,源于血与火淬炼的实战基因
本书以“实体 程序”双篇架构搭建完整知识体系,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实体篇聚焦于补发工资差额、支付加班费、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补偿、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违约金7个劳动争议案件中最常见的诉求,通过深度剖析大量真实案例,为读者提供实战指引,尽显作者团队深耕一线的专业积淀。同时在部分案例分析中对比了不同地区的裁判口径,体现出劳动法适用的地域性特点。
程序篇主要涉及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院诉讼、调解与和解、强制执行5大核心环节,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劳动争议中的不同救济途径。本书还附有劳动仲裁申请书、授权委托书、起诉书等高频使用文书模板,标注关键填写要点,读者可直接按需适用,真正实现“拿来就能用”。
作为本书主编,我亲历了从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到如今《劳动司法解释二》落地的中国劳动司法变革的完整周期。我深知,文首晨曦中申请劳动仲裁的队伍或许不会消失,但法律人能做的是让维权之路少些荆棘。本书再版的最大心愿,是让劳动者读懂自己的权利边界,让企业理解合规的真正成本,让裁判者洞察法条背后的人间烟火。劳动法规的温度,在于既保护弱势者的生存尊严,也维护市场经济的创新活力。当《劳动司法解释二》的条文在千万个案中落地生根,愿这本以实战为名的宝典,能成为照亮劳资共生之路的星火之一。
陈元
2025年8月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