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296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352

《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新时代·管理新思维)
》
售價:HK$
403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857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301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500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403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296
|
| 編輯推薦: |
|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让老年人适应与融入时代是一大难题,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考虑到AI目前的发展,我们认为只需学会利用AI的一些简单功能,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上述需求,既能有助于老年人快速融入智能数字时代,又能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色彩,让AI能成为生活中的“健康看护师”与“贴心陪伴者”。
|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专为老年人打造的人工智能入门与实用指南,旨在帮助老年群体轻松走进智能时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全书从基础认知出发,先解答“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如何诞生”等核心问题,清晰讲解生活中运用AI的方法与潜在风险;再通过类比人类感知、表达等智能,让老年人直观理解AI的输入、输出、创意优化、互动反馈等功能。本书还聚焦AI对银发生态的价值,介绍其在养老、社区服务、慢病管理等领域的用途,助力减轻家庭照护负担,拓宽老年人社会参与途径。 全书的重点及亮点在于第三、四章节,为老年人层层递进地讲解了实操技巧。内容上,既涵盖AI软件的选择、对话开启等基础操作,也提供出游规划、拍照创作、制作纪念册等场景化进阶技巧,还配套防忘指南与常见问题解答,帮助老年人轻松地运用这些智能应用,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
| 關於作者: |
|
吴梦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CF高级会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上海市浦江人才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语音对话及听觉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多媒体信息研究的工作,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浦江人才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承担国自然重点项目、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在ICASSP、Interspeech、Multimedia、EMNLP、IEEE/ACM T-ASLP等智能音频处理及多媒体重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70余篇。丰富环境声学研究方向:首次提出音频摘要任务,在丰富音频挑战赛双任务获得国际比赛第一名;丰富人声研究方向:在抑郁症检测上提出了基于自监督学习的抑郁症特征提取方法;同时扩展于人机对话的智能问诊方式,构建了首个抑郁症问诊数据集,开发了融合共情机制的智能抑郁症语音问诊对话系统,疫情期间广泛用于群众心理状态调查。以“面向精神疾病的大模型研究与应用”获得上海市数字医学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及多项国际会议、期刊审稿人,为中国计算学会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委会委员。
|
| 目錄:
|
第一章 人工智能:开启智慧生活的大门 1.什么是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是怎么出现的 3.生活中应该怎么利用人工智能 4.潜在风险:技术带来的双刃剑效应 第二章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功能——类比人类智能 5.AI的多渠道输入:类比人类的感知功能 6.AI的多样化输出:类比人类的表达功能 7.AI的润色与创意功能:类比人类的表达优化能力 8.AI的互动与反馈:类比人类的交流与情感回应 9.AI大脑有了身体——具身智能 第三章 AI入门教学 10.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AI软件 11.如何打开AI软件开启对话 12.如何发送语音和图片 13.如何让AI更好地理解我们的需求 第四章 AI进阶指南 14.出游场景:用AI搞定吃和行 15.游玩中:用Al拍美照、写故事 16.进阶:用AI做纪念册 17.逢年过节让AI来帮忙 18.老年人用 AI的防忘指南 19.关于AI软件的“问与答” 第五章 人工智能赋能银发生态 2O.AI+养老 21.社区里的AI贴心服务 22.慢病管理中的AI医生助手 23.从家廷照护咸负到社会参与扩容
|
| 內容試閱:
|
本书序言 这不是又一本“人工智能通史”。市面上已有不少人工智能入门书,名字动听,却常把“卷积”“梯度”这类概念直接甩给读者;线上课程也琳琅满目,却默认人人会“翻墙”、会配置操作环境。对很多退而不休的叔叔阿姨来说,门槛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有没有人用大白话把每一步说清楚”。于是,尽管我们来自计算机专业背景,却决定写一本“不讲公式,只讲用法”的小书,让AI从实验室的“高冷助手”变成银发族的“老伙伴”。 全书分三步走:先认识,再上手,最后玩转。前两章解释AI是什么、从哪儿来、能干什么;接下来的章节用“手机截图连环画”的形式,教您怎么选App(应用程序)、怎么让AI开口说话、怎么传图发声;最后,我们把镜头对准一次说走就走的踏青,从查路线、拍合影,到写游记、做海报,再到借助AI进行情感陪伴,全程让AI当“隐形小秘书”。每一页都配有步骤说明。特别提醒:书中所有图片均由AI生成,我们除进行裁剪外未做任何改动,既展示技术之能,也留一份“初生”的纯真供读者评判。 当然,AI并非万能。它可能听错口音、可能导致隐私泄露、可能把版权问题“搅成糨糊”。我们把常见疑问也进行了归纳,用问答方式给出“避坑”提示,同时形成一份“适老化”教学清单,方便社区大学、老年大学直接开课。希望未来某一天,在弄堂口、广场上,老人们讨论的不再是“孩子给买的手机太复杂”,而是“我今天又教AI‘学会’了一支新舞”。本书的编写团队深信,技术不应设有门槛,每一个愿意探索的人都应当有机会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我们期待这本书能成为广大读者——尤其是刚刚开始接触人工智能的老年朋友和业外人士——开启AI之旅的第一位“向导”。它不仅适合个人自学,也可作为社区大学、老年大学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帮助更多人在明确的目标和友好的学习氛围中,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 技术日新月异,书页会陈旧,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心愿不会改变。愿这本小册子成为您口袋里的“AI拐杖”,陪您看花、买菜、写诗、发呆;也愿您在某个阳光午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技术的“客人”,而是它的“主人”。
编者 2025.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