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301
《
你好,乐器大明星(全4册)
》
售價:HK$
296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306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505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434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28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959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755
編輯推薦:
本书深刻描绘了英国脱欧时期的局势及现状,深入剖析了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英国应采取和所采取的政策及措施,帮助读者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了解英国。其中对英国社会现状及政策的解读,如企业收购、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养老医疗、代际差异、教育、住房等内容,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內容簡介: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英国经济渐渐转型。其现代化的汽车制造业已经从过去的一片狼藉中崛起,但英国经济真正的优势在于伦敦金融城,在于英国的世界一流研究型院校,在于英国所掌握的技术及其创新型产业。本书可以追溯到2015—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运动,并讨论了随着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加之新冠疫情对其及世界经济的冲击,英国如何在这个局势瞬息万变的时代,找到经济重振之路。
一个不断变化的美丽新世界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英国在以新姿态拥抱世界之前,首先要唤醒自我。唤醒自我,并不是说让英国我行我素,而是要求英国自己做出政策决定,不要被欧盟的浪潮裹挟。英国势必要保持其作为开放贸易国家的角色,并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其优势。
摆脱欧盟的束缚,要求英国守住其在科学、技术和创造力领域的主要优势,还要精益求精,不能把重要投资的决策权交给那些与国家利益没有真正利害关系的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应叫停商界那些眼界狭隘的行为,“出价最高者得”的无脑抛售是不可取的。
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后果、商业活动严重受创及失业率上升,要求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正如 20 世纪 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一样,找到可以立刻动工的项目和公共工程将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之一。还有一个必须做的工作,就是将英国北部落后的地区发展得与东南部发达地区一样繁荣。
克服有损经济的破坏性党派关系,解决脱欧辩论中突出的代际问题,对受新冠疫情和封锁重创的年轻一代给予支持。是时候转移资源,支持和重视继续教育及技术教育,并确保重要产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培训和应得的重视。
通过本书,可了解英国政府和国民所考虑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怎样才能重获英国经济和工业控制权,如何在中美、欧盟等多元局势中求得生存,以及重启社会并开创国家新时代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關於作者:
亚历克斯·布鲁默(Alex Brummer),英国经济评论员,担任记者、编辑和作家,1949年生于英国。曾担任《卫报》财经编辑、《星期日金融邮报》顾问编辑、《每日邮报》城市编辑,是一名多次获奖的国际、经济和金融报道记者。著有《困境:北岩丑闻与信贷危机升级》(The Crunch: The Scandal of Northern Rock and the Escalating Credit Crisis)《养老金大盗:新工党如何背叛退休》(The Great Pensions Robbery: How New Labor Betrayed Retirement)《待售的英国:受控于别国的英国公司——英国经济的潜在威胁》(Britain for Sale: British Companies in Foreign Hands-The Hidden Threat to Our Economy)《坏银行:贪婪、无能与下一次世界金融危机》(Bad Banks: Greed, Incompetence and the Next Global Crisis)等七本作品。
目錄 :
第一章 企业与希望的国度
第二章 美丽新世界
第三章 研发领域的大师
第四章 白热化的技术
第五章 创意天才:从游戏到奥斯卡
第六章 摇钱树:贪婪、蝗虫与嬉皮士
第七章 分裂的国家:地理、代际与商品之战
第八章 国家治理:拿回控制权!
第九章 基础设施:火车、电话和飞机
第十章 传统:归于未来
第十一章 勇往直前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自 2020 年本书首版问世以来,英国及全球政治格局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初版付梓之时,英国及众多国家经济正深陷新冠疫情后的瘫痪状态。在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政府领导下,英国抗疫起初举棋不定、反应迟缓,在应对这场危机时付出了惨痛的生命代价。
新冠疫情及随后的俄乌战争彻底改变了英国政治生态。在这段动荡岁月里,鲍里斯·约翰逊、利兹·特拉斯(Liz Truss)和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三位保守党首相接连倒台,令执政 14 年的保守党陷入分裂与混乱。2024 年 7 月 4 日,人权律师出身的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爵士(Sir Keir Starmer)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工党斩获 412 个议席,保守党仅获 121 席,创下现代史上悬殊最大的胜选纪录之一。工党允诺的变革与发展,激起了英国人民终结保守党乱局的渴望。
2025 年 1 月 20 日,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度就任美国总统,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不确定性增加。这位新任总统携激进改革方案而来,意在重塑有损美国制造业霸主地位、导致美国优质就业岗位流失的国际贸易体系。
在英国,最终导致约翰逊下台的政治风暴根源均指向新冠疫情。接踵而至的疫情危机与俄乌战事,使得英国的脱欧进程与“英国的重启”遭到搁置。
然而,英国卓越的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其最能从脱欧中获益的行业之一,在疫情初期的混乱中大显身手。各家制药巨头都打起精神应对挑战。由牛津大学莎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教授研发,由在中国市场极为活跃的药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推向市场的新冠疫苗,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重大贡献,助力英国、欧洲部分地区及全球多地逐步恢复常态。
疫苗研发与推广的幕后功臣是鲍里斯·约翰逊政府任命的疫苗工作组负责人——富有进取心的健康事务专家凯特·宾厄姆(Kate Bingham)。首相约翰逊将大部分功劳据为己有。时任财政大臣的里希·苏纳克因推行“休假补贴计划”广受赞誉,该政策有效遏制了疫情期间的失业潮,避免经济遭受长期创伤。
疫情期间,英国防疫封锁政策严禁社交聚会。但随后媒体曝出猛料:当全国民众严守防疫规定时,首相官邸唐宁街 10 号的花园与室内却接连举办多场聚会。
公众的愤怒瞬间被引爆。那些被禁止探视住院亲属、无法在养老院陪伴至亲的家庭怒火中烧。最终,伦敦警察厅对约翰逊及其团队提起系列诉讼。在瞬息万变的英国政坛,这位首相及其保守党政府的权力根基开始松动。约翰逊被迫辞职后,保守党内部选举推举前外交大臣利兹·特拉斯于 2022 年 9 月接任首相。彼时,她接手的英国面临
着疫情造成的经济、预算余震与乌克兰战争双重困扰。西方对俄制裁引发的能源断供导致油气价格飙升,英国政府为家庭提供的大规模补贴使国债规模激增,国家债务占 GDP 比例直逼 100%。
特拉斯与其财政大臣夸西·克沃滕(Kwasi Kwarteng)为重振经济实施了激进的供给侧税收改革。为带领英国走出困境,政府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削减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取消银行家奖金限制、减轻资本利得税与遗产税负担等。
这套减税方案既没有资金支撑,也未经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进行规模审计,立即引发了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英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英镑汇率暴跌,英格兰银行被迫启动救市。为保住首相之位,特拉斯解雇了亲自任命的财政大臣兼政治盟友克沃滕,改由温和派保守党议员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接任。
但保守党后座议员掀起的倒戈浪潮势不可挡,特拉斯执政仅45天便黯然下台,创下英国现代史上最短首相任期纪录。
走投无路的保守党转而求助抗疫功臣苏纳克,寄希望于他稳健的经济手腕。这位曾任对冲基金经理、娶印度亿万富豪之女的政坛新星担起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推翻了许多特拉斯政府颁布的供给侧政策。苏纳克、亨特与贸易大臣凯米·巴德诺赫(Kemi Badenoch ,后于 2025 年当选保守党领袖)意识到:必须重启脱欧议程。亨特推出“全额费用化”(full expensing)政策,允许企业通过税款减免,全额抵消厂房、机械、设备等新投资。
英国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签署贸易协定,并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德诺赫启动的英印贸易对话最终促成斯塔默工党政府于 2025 年 5 月签署协议。5 年前,本书首版探讨的“经济向快速增长的太平洋地区倾斜”趋势,已经得到了印证。在特朗普政府 2025 年 4 月 2 日对全球加征关税后,英国成了首个与其签署关税协议的国家。
与保守党前辈们相似,基尔·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清醒认识到:21 世纪的英国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欧洲,而是要放眼全球。英国期望在欧盟框架外发展,同时又通过重塑英欧关系(特别是强化防务与外交政策联动)平衡其目光的重心。工党修复英欧关系的举措,标志着其与前任保守党政府路线的重大决裂。工党也意识到,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领导的改革党正在崛起,这支由英国脱欧的支持者重组而成的党派,将限制英欧再次互联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