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豫北警事

書城自編碼: 416444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夏慧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109633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

售價:HK$ 398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一语胜万言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485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658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347

編輯推薦:
☆ 16年刑侦生涯,6大离奇案件,跨越22年的生死追寻
夏振乾因哥哥的离奇失踪而选择成为一名警察。16年间,他侦破无数重大案件,一步步靠近哥哥失踪的真相。然而,当线索聚拢,证据却指向了那个最不可能的人。每一桩案件的推进,都带来无法预见的反转。

☆ 真实案件改编,死亡、背叛、挣扎——案件背后是对人性的考验
本书以真实案件为基础,不仅讲述了复杂案件的侦破过程,更探讨了社会变迁下的人性考验,以及亲情与正义、职业使命之间的抉择。

☆ 纪实笔法,环环相扣,带你重回案发现场
从审讯到推理,从法医到现场勘察,带你重回案发现场。案件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体验真实的刑侦工作。通过夏振乾的视角,了解案件背后的复杂动机,不仅关注犯罪本身,亦能感受到每个案件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深远影响。

☆ 真实故事计划作者夏慧,爆款作品,人气追更
作者夏慧,社会派悬疑小说家,出身警察世家,长期接触刑侦一线,积累了大量真实素材。她的故事兼具文学性和纪实性,真实故事计划平台高人气作家。
內容簡介:
一起失踪案,16年刑侦生涯,6起扑朔迷离的案件,最终拼凑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1995年,22岁的夏振中在前往煤场的途中离奇失踪,车上只留下工具和一些散乱物品。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弟弟夏振乾决定成为一名警察,发誓要找回哥哥。16年间,兄长的失踪案始终无解,成为夏振乾心中的执念。
在这些年里,夏振乾破获了多起重大刑侦案件,投毒、绑架、失踪……,每一起案件都让他更接近哥哥失踪的真相。然而,一个偶然的线索让他发现哥哥失踪的背后,竟隐藏着一起绑架、杀人案的黑幕。
22年后,夏振中被捕——兄弟二人再次相见,却已物是人非。亲情与正义、真相与人性,最终将所有人推向无法承受的真相。
關於作者:
夏慧
社会派悬疑小说作家,出身警察之家,长期接触刑侦一线,积累了大量真实素材。
夏慧的创作根植于对犯罪案件的深刻洞察,她深入了解刑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作为一位专注于纪实与现实主义的案件小说作家,夏慧将真实的刑侦案件与人物心境巧妙结合,呈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她的作品以冷峻犀利的笔触,真实还原警察在案件中的艰难与抉择,兼具文学性和纪实性,深刻而有力。
目錄
前言(1975 ~ 1994 年) 001
电厂连环失踪案(1994 ~ 1998 年) 009
举刀的同年(1999 ~ 2005 年) 047
消失的凶手(2006 ~ 2007 年) 089
当爱已成往事(2007 ~ 2011 年) 139
连环投毒案(2012 ~ 2015 年) 193
窥视者们(2015 年) 261
尾声(2015 年~未来) 335
內容試閱
1975年8月,我出生在豫北滑城五星村。
当时,我的父母都是滑城电厂的工人。那个年代的电厂声名显赫,每年能为城市贡献一半的GDP(国民生产总值),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工作单位。但要想进入当工人,托关系送礼也未必能成。1975年,我的出生让夏氏家族又添一丁,父亲认定自家子嗣兴旺,会和电厂一样越来越辉煌。
在起名字上,初中未毕业的父亲已经穷尽了自己所有的文化。他叫夏山林,困囿于一片山头,注定在电厂一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朝乾夕惕、操劳一生。我哥叫夏振中,取振兴中华之意。豪情万丈的父亲给我起名叫夏振乾,野心很大,已经到了天地乾坤的范畴,但他的大多数不识字的工友叫不完整,只能退而称呼我为“二小子”。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自幼饱受宠爱。吃烧鸡时,烧鸡腿必然归我;吃饺子时,我会吃一碗占一碗,尽管时常吃不完。那碗剩到最后皮肉分离的饺子,成为兄姐们控诉我强横霸道的证据。但我依旧恃宠而骄。滑城的大小饭馆都回荡过我的饱嗝声,就这,父亲看着我瘦弱的身板,还会发愁地说:“还得想办法给二小子补身体。”我的任性和乖张,在父母眼里是有大本事的征兆。
有一句滑城俗语说得好:“人怪有底,马怪有膘”。父亲不怕我不乖,怕我没本事。就算哪天父亲实在被我胡乱找事逼急了,脸憋得通红,吼我,也舍不得下手。在这个时候,夏振中都 会跳出来。他小时候因为淘气没少挨打,常怂恿父亲该出手时就出手。但父亲总会笑着止息怒火。这让夏振中非常不忿,但又无可奈何。
我顽固地和父母睡在一张大床上,一直睡到初中毕业。高中没法这样睡了,需要住校。因为成绩优异,我被保送到滑城最好 的高中。当年大姐和夏振中可是拿出了悬梁刺股的苦学精神才考上的。父亲喜笑颜开,认为我这个老夏家最聪明的孩子一定会走出滑城,直奔北京。他到处显摆,说他的二小子前途不可限量。
在父亲的家庭构想里,自幼聪慧的大姐不用操心,她愿意飞到哪儿都行,只要不出国;学习成绩不太好的二姐,以后可以接退休母亲的班,拿远高于滑城普通公务人员的工资,在排成长队的相亲男子中挑拣结婚对象。谁知道二姐初三时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举考上了本地最高学府——滑城师范。当时的滑城师范毕业包分配。尽管教师的工资没有父亲这般国企职工高,但二姐喜欢这个职业,靠自己的本事稳稳地端上了铁饭碗。
哥哥夏振中高考时落了榜。十八岁的他踌躇满志,自认为高考必定夺魁,谁料折戟沉沙。一向骄傲的他蔫了一个暑假,做出了不再复读的决定,进了电厂当工人,直属领导正是父亲。父亲时任燃料科科长,夏振中的任务是到40公里外的鹤壁采购煤炭。
电厂有自己的拉煤车,是一辆解放牌卡车,自小跟着父亲在驾驶室里玩的哥哥十四岁就会开这个大家伙。他和父亲老搭档曹卫国的儿子曹铁一起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曹卫国是时任电厂厂长刘红军的内弟,身高一米八,体重两百斤,面黑如炭,声如洪钟,站立似一尊铁塔。他最喜欢父亲,认为父亲办事有脑子,遇事不怵头,甚至敢拼命。身高一米六五的父亲除了肤色和曹卫国一样,瘦小的身躯站在这个搭档面前像个小孩。但曹卫国说,整个电厂除了他姐夫,他最佩服夏山林。两人在1958年电厂建立时一起进厂,从没买卡车时便一起开着拖拉机拉煤。后来厂红火起来,和煤场熟悉的他们在拉煤的同时偷偷卖煤,开辟了一道“财路”。这道财路现在到了夏振中和曹铁手上。
曹铁比夏振中大一岁,体型高大壮硕,让人感叹曹卫国基因的优秀。他自小就喜欢和夏振中玩,只是学习成绩不好,早早地进了电厂。夏振中一进电厂,他俩不仅上班在一起,下班也在一起,我家的门槛都快被曹铁的那双大脚踏平了。夏振中甚至庆幸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大学毕业未必能挣这么多钱,也未必能交到这个好朋友。
被高考痛殴的夏振中在成为工人后,腰包鼓了起来,再次支棱起来。他还是那个骄傲的夏振中,给我买东西从不看价格,别人想了三个月不舍得买的皮夹克,他眼睛眨一下就买了。我穿上满村地嘚瑟。三婶还说:“二小子,你个活猴又在这气人哩。”其他村民脸上的嫉妒汇聚成电厂烟囱里的白烟,让我有种飘飘然的感觉。母亲心疼地数落夏振中后,他干脆又买了一件,吓得母亲不敢再说话了。
时代风云变幻,1982年到1992年之间,原先效益闻名豫北的东西纸厂、钢厂、柴油机厂、化工厂先后停产,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后,工人们求财无路,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障,只能铤而走险。那段时间,偷窃、抢劫案件频发,公安局和县武装部加紧了巡逻。父母不让我天黑还在外面疯跑了。
那些生活没有着落的下岗工人都很羡慕电厂,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得用电,都得取暖。有熟人一边说酸溜溜的恭维话,一边拿礼物恳请父亲跟厂里领导开个口,安排个工位啥的,但父亲真的无能为力。电厂已经养了很多关系户,职位极度饱和,整个厂子工作氛围都变得懒散起来。父亲担心电厂有一天也会被拖垮。少不更事的我不理解父亲的忧虑,认为我家的日子会永远这么富裕,下岗者的生活也没那么不堪。
直到高一那年的暑假,我和父母在街上散步,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夏夜的风不仅送来了垃圾站的臭味,还带来了粗暴的争吵声。我们驻足凑热闹,两个拾荒者在烂泥般的垃圾站里争抢一根铁丝。两人拿着刨垃圾的短柄钉耙互相威吓,宣告着自己对这一片的拾荒主权。
我紧盯着锋利的钉耙,生怕它们会代替语言行使愤怒 ——那落到头上或身上可是三个血窟窿。父亲和另外一个身强体壮的路人赶紧上前,拉开了那两个可怜又凶狠的人。随后他们骂咧咧地各自离开,并放出狠话,再见到彼此,就有好看。那场面滑稽又恐怖。父亲认得他们,都是半老不小的下岗工人。回家这一路,父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就不再说话了;爱发表评论的母亲也出奇地沉默。我半宿未睡,眼前总浮现那褴褛的身影,和那不顾一切、凶残的表情。
1994年,考大学的我决心未来要当警察。那身绿制服何其威风,穿上它再开辆警车,老百姓的注目礼灼热得能把人点燃。行使着除暴安良、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我认为这样的追求才是人生的真正目标。不过,我必须离开滑城,这个小地方不足以施展我的才能,我把目标定在郑州或北京。
夏振中对我的构想大加赞赏,他也制定了自己的“五年计划”,打算在滑城开一家最奢华的娱乐城,能唱歌、跳舞、看电影、打麻将、洗澡……里面的女员工个顶个的漂亮。他还计划把娱乐版图扩大,开到我工作的城市。夏氏兄弟那时野心勃勃,认定一切唾手可得。
然而,对于我的梦想,父亲兜头泼了一盆凉水。他认为警察是个危险职业,不让我报考警校,还说这么好的成绩不从政实在可惜。父亲认为当官才能光耀门楣、施展抱负。父亲的强硬态度让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这场互相说服的争论从晚饭开始持续到夜里十点,连邻居都过来劝解,但父亲和我都不肯让步。直到和曹铁喝过酒回家的夏振中指着父亲强硬地说了一句:“你强势了一辈子,二小子想干啥能不能让他说了算!”父亲看着天天琢磨挣钱的夏振中,无奈地点了点头。
那时刻,我们都觉得自己会有光明的未来。

白雪随后向我诉说了她的遭遇。她目前住在城关镇书香苑小区,常常在家里听到与苗青生前相似的说话声。书香苑离幸福里小区只有五百米的距离,且已建成七八年。白雪的父亲,白山,是中医院的副院长。书香苑是他单位集体购买的房子。
白雪现在是大四学生,正在复习考研。自从放寒假以来,她听到许多莫名其妙的声音。最初,她以为是邻居说话,但后来她发现这些声音似乎是专门针对她的。
这些声音从春节前开始,白山的朋友和同事常常到他家串门,临近春节,谁也不会空手而来。他们总是带着酒、烟、肉等年货,总是有声音说:“当副院长确实了不起,能收这么多礼。”白雪家所在的楼共六层,一梯两户。她家在二楼东户,楼下和楼上的邻居都是白山的同事,五楼住户不是中医院的人,但即便如此,白雪也从未听到过他们说话的声音。六楼一直没有人住,白雪家对门住的是中医院返聘的中医夫妻。白雪确切地听到了两个年轻男女的声音。
起初,白雪以为这些话是白山单位的同事或同事家属说的,但后来,她听到的内容越来越过分:“哥哥陪陪你吧,你一个人在家太寂寞了。”“当个女人,像我一样找个好男人多好,你也找个有钱的男人嫁了吧,考什么研呀?”…… 整栋楼只有白雪一个人考研。
白雪没有问别人家是否也听到了这些声音,她开始在楼内上下寻找,但并没有找到任何人。她发现这些话与苗青在日记中的记录惊人地相似。白雪向我解释,这些声音不是她看苗青的日记后臆想的,而是她听到这些话后,才找到了日记。她将日记给白山看,白山则认为他们与这些人无冤无仇,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反而认为白雪的母亲是因为情绪问题才有这些听觉感受。白雪坚持自己的遭遇,并告诉白山,白山不以为然,反而建议她去看精神科的医生。
白雪认为白山是相信她的,因为他曾经讲过一件事:有两个安州商人想竞标中医院的耗材,试图给白山送钱,但他拒绝了,让他们走正规程序。之后的一天,白山从郑州开会回家时,看到那两个人在他办公室里安装摄像头,显然是想收集证据来控告他。白山为此感到非常生气和委屈,认为他尽职尽责,却被陷害。白雪认为这些人不单单是看她,而是盯上了苗青。
白雪继续讲述自己的遭遇,声音越来越沉痛,甚至提到她听到楼下有人喊她的名字,胡乱吆喝、造黄谣。她下楼查看时,只看见了汽车,却没有见到人。她推测这些声音来自车内。她还拿出手机录了音,回放时发现,这些喊声是片段式的,需要将它们拼凑起来才能理解完整的意思。
白雪再次向白山求助,但白山表示这也许是小区里有人和她重名。白山给不了她想要的保护,她心情低落,感到无助,只能躲在被窝里哭泣。她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不相信她,决定向我求助。她也在苗青自杀后才听说我的名字,并通过公安局门岗得到了我的手机号。她害怕我不信她,犹豫了两天才联系我。我听后,心中不禁一阵莫名的心疼。
白雪提起这些失望和心伤时,甚至庆幸白山没有像当初逼苗青那样逼她吃药。我记得苗青在日记里写道:“她吃了药之后浑身无力,总想睡觉,变得更加抑郁难受。”她在下课时,总想从六楼跳下去,甚至听到一个声音在她耳边说:“被丈夫当成精神病,活着有什么意义,跳下去吧,跳下去吧。”
我问:“第二初级中学外人能进去吗?”
“我母亲写日记的那段时间能。”白雪回答,“我去过。学校北边的家属院有一个小门,直接通到校园的小卖部,家属院连门卫都没有,可以自由出入。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像老师,就可以顺利进入校园。”
白雪的眼泪再次流下,她用双手捂住了脸。
“目前为止,他们只是言语侵犯,你可以选择待在家里,不要理会他们,出现情况及时报警。如果你感到害怕,我建议你搬离小区,暂时和亲戚住在一起。”
白雪长叹一口气说:“我好歹也是名大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只不过听到那些话,感觉很受伤。”
滑城的各个小区里安装的监控系统只能展示画面,没有录音功能,不容易取证。我只能安慰白雪,不要因这些人的言语刺激而恐慌,时刻保持冷静。
“知道了,夏队长。”白雪站起来对我鞠了一躬。
“遇到任何情况,随时打电话给我,最重要的是自己不慌乱。现在是法治时代!”我再次安慰这个可怜的女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