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乱世流离三百年:两晋南北朝十二讲(3版)两晋南北朝历史入门读物,东晋仍为皇权政治时代
》
售價:HK$
500

《
中世纪生活图鉴(保命tips:别被蜗牛追杀,更别惹会爆炸的猫!)
》
售價:HK$
449

《
草原帝国
》
售價:HK$
653

《
战争日记 硝烟中的生命诗笺 战争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记录一战凡尔登战役
》
售價:HK$
403

《
赢家法则 : 股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347

《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602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HK$
3050

《
站在自己这边
》
售價:HK$
281
|
| 編輯推薦: |
“通过新闻间接了解灾难的所有人都是幸存者。”我们共同的创口,是信任崩塌后留下的荒原。
而一位普通女性的创伤复原历程,回应着我们——如何在时代激起的恐惧与戒备中,一次次尝试重新连接彼此。
2022年10月29日,金初珑前往梨泰院参加万圣节活动。那一夜,首尔街头发生了自1995年以来最严重的踩踏事故。她亲眼见证混乱,也失去了熟悉的生活与安全感。为了找回那个仍“滞留”在事故中的自己,她开始写作,记录恐惧、愧疚与重新活下去的挣扎。这些文字原本只是她自救的方式,却意外成为其他幸存者、记者与遇难者家属的疗愈起点。
※ 不只是关于事故的追问,更是认识创伤、了解创伤,并最终将创伤纳入生命地图的真诚分享。《思想验证区域》河马(河美娜)、《绿洲》《苦尽柑来遇见你》主演文素利感动推荐。
金初珑以文字剖白每一种情绪的深渊与光亮,呈现了在朋友与心理咨询师陪伴下,自我的缓慢重建;更铭记下那些看似微小、却足以在坠落瞬间拉住一个人的日常。
在宏大的灾难叙事中,最易被忽略的,正是与创伤相关的个体故事。她的书写是一种确证:创伤并不会随着沉默消散,唯有直视它,生命才得以继续。
※ 在东亚
|
| 內容簡介: |
2022年10月29日晚,我走在梨泰院的人群中,原本是为了庆祝节日,
而就在我的身后,生命正悄然消逝,
活下来的我看着自己的生活崩塌。
这不是一本灾难回忆录,
而是一次从“我没事”到“我想被治愈”的转变。
《思想验证区域》河马(河美娜)、影后文素利动情推荐!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带着不同形式的创伤,
只是有人沉默,有人愧疚,有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愿这本书成为你某个深夜的回声——
你并不孤单,你的痛不是错觉。
献给握住我手的世界。
|
| 關於作者: |
作者 金初珑
1990年生,以广播、写作为业。2016年起持续参加梨泰院万圣节活动,系2022年10月29日梨泰院踩踏事故亲历者。既努力工作也尽情玩乐,认为“自由\与“理解”是人生最高价值。
译者 余思祺
自由译者,本科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韩语系,硕士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包括韩国古典文学的跨领域传播、韩国现当代戏剧、韩国当代科幻文学与女性文学等。
|
| 目錄:
|
1
一些回忆
我是事故幸存者吗?
接受治疗的决心
无法对任何人诉说的故事
以“创伤治疗”的名义哀悼
初珑的日记 致姐姐
我厌恶自己
初珑的日记 现在还觉得羞愧吗?
换作是我也一样
初珑的日记 不妨换个角度
请不要说“幸好”
初珑的日记 “出去玩结果死了,有什么好说的呢?”
愤怒开始了
初珑的日记 让人害怕的世界
寻找“真正的大人”
初珑的日记 想道歉,也想得到道歉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
2
眼神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哀悼
你不是神
初珑的日记 生活总是随机向我们抛来痛苦
为什么我不能放下?
初珑的日记 只是想告诉你
不是我的错
名为家人的负担
上九点新闻的那天
今年也会去梨泰院
初珑的日记 是的,就是思念
是的,我很轻率
初珑的日记 追悼会演讲稿
“被误解者之国”
3
悲伤到访
装作一切正常
抑郁症并不是悲伤
我可能真的完了
奶奶,我想你了
“编辑”痛苦
致初珑
五个月,五十个月
快乐生活,痛快认输
自杀并非单纯的个人选择
致思念已久的咨询师
4
不仅是你和我,还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如果不能谈论这些问题,我宁愿保持沉默
社会层面的虐待
重新认识记者
熨平皱巴巴的心
阳光好“欣晴”
真正需要爱的其实是大人
永别了,我的悲伤
结语 握住我手的世界
附录 幸存者与遗属的故事
|
| 內容試閱:
|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的文章已经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在这个阅读逐渐被冷落的时代,文章的总浏览量竟然超过了五十万次。媒体的采访邀请如潮水般涌来,甚至有线电视台的某个新闻节目报道了这篇文章。它的标题是《老师,我是事故幸存者吗?》
2022 年 10 月 29 日,我身处梨泰院踩踏事故现场。直到现在,我依然难以用语言描述灾难之后的身心状态。这是一种茫然无措、有口难开的感觉。我对现实的感知仿佛被彻底清除,脑海中只剩下些许朦胧的记忆。而那种心里堵得发疯的情绪却印象深刻。我将那时的心境尽数记录下来。
在心理咨询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写文章。她察觉到
我的痛苦,建议我试着用文字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于是,我决定给心理咨询师写信,记录下在梨泰院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以及那些关于我已然崩塌的世界的故事。我从未想到写出的文章竟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甚至成为热门话题。后来我才了解到,在公共领域写作实际上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也正是在那时,我真正意识到,无论我的病名是什么、症状如何,写作都能帮助我从破碎的精神状态中逐渐振作起来。更重要的是,许多网友在读过文章后留下了评论,这些评论支撑我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日子。那种感觉就像邮寄出一封没有收件人的信,却意外收到了几十封陌生人的回信。
当文章突然走红、媒体争相报道时,我似乎期待世界会发生某种重大改变。然而,那只是一种错觉。如今,距离梨泰院踩踏事故已过去一年,世界没有任何改变。首尔市中心发生了造成 159 人遇难的惨剧,却没有一个负责人出面道歉。更别提道歉,连真相调查都停滞不前、毫无实质性进展。曾经迅速跟进报道的媒体相继停止了追踪。
我们所处的世界看似瞬息万变,实则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即使努力讲述自己的故事,又能掀起什么波澜呢?即便如此,我也不愿成为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说的旁观者。毕竟,世界只是没有发生“巨大的”改变,并非真的一成不变。某些事件发生后,我们或多或少会有所醒悟并做出改变,哪怕只是一些微小的尝试。当我听到爸爸说“我上大学时韩国还不是民主社会”“孩子必须随父姓”这样的话时,我不禁感到震惊。
最近我还了解到,三丰百货倒塌事故后,人们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相关部门也全面修订了安全标准和建筑法。这些我能感受到的变化,尽管进展缓慢,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回首过去,会发现这些点滴转变已然汇聚成巨大的浪潮。这就是我选择“资源化痛苦”和“打破沉默”的原因。我希望那些极为私密的故事和记录能够成为推动改变的火种,甚至成为拯救他人的力量。为此,我决定再次鼓起勇气。
在决定开始写书以后,我陷入了一个难题:该坦白到什么程度?我并不在意陌生人的看法,只担心那些在我痛苦时一直陪伴我的人——他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会有多么难过。我对他们隐瞒的事远多于曾坦白的,而这一次我决定将一切说出来。我害怕亲朋好友和用心照顾我的心理咨询师因这本书感到难过。但我更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这正是我努力过上更好生活的决心。我希望他们能对我说“谢谢你的勇气,真的辛苦了”。
我也想把从陌生人那里得到的温暖回赠给他们。我怀着给他们回信的心情完成了这本书。在第一次接受电话咨询时,我听到一句话:“通过新闻间接了解灾难的所有人都是幸存者。”在这场事故中,除了 159 名遇难者和300 多名伤者,还有很多人未被包括在官方统计数字中。我想通过这本书向所有“统计之外的幸存者”传达我的问候。许多人因意外而在痛苦中艰难度日,我想告诉他们,这里有一个在类似的痛苦中挣扎并活下去的人。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痛苦作为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种子最终消失时,我们或许能够作为“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