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画天地——七世纪前中国山水的图式
》
售價:HK$
796

《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售價:HK$
704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
售價:HK$
602

《
盗臣:乾隆四十六年钦办大案纪事
》
售價:HK$
383

《
发明与经济增长
》
售價:HK$
454

《
从奥林匹斯山走来:德意志的考古学与爱希腊主义(1750—1970)
》
售價:HK$
653

《
乱世流离三百年:两晋南北朝十二讲(3版)两晋南北朝历史入门读物,东晋仍为皇权政治时代
》
售價:HK$
500

《
中世纪生活图鉴(保命tips:别被蜗牛追杀,更别惹会爆炸的猫!)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汇聚上海市一线音乐教研员与骨干教师智慧,立足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导向,系统探索“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教学路径。案例典型、方法实用,既为新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范例,也为资深教师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启发,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有力参考。
|
| 內容簡介: |
|
《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席恒教授主编,汇聚上海市各区音乐教研员、骨干教师及名师工作室力量编写完成。全书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化”为核心理念,积极呼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导向与《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精神,分“音乐表现力”“音乐文化语境”“音乐与其外部联结”三大板块,精选教材中频率高、经典性强的音乐作品,围绕教材分析、教法分析、问题链设计与思维导图展开案例剖析。书中“小微单元”案例注重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探索结构化教学在有限课堂时段内的有效落地,既关注审美价值,又凸显学习的关键价值。案例全部来源于真实课堂实践,兼具理论深度与操作性,不仅适合新教师学习借鉴,也可为资深教师深化教改提供启示,对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与课程改革均具有推广价值。
|
| 關於作者: |
|
主编:席恒,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委会副主任等。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
| 目錄:
|
上篇 音乐表现力
第一章 小学低年级段 音有高有低 闫 葺 孙铁桦 音乐的“断与连”在表现音乐形象、场景和情感中的作用 刘昭 刘婧 音乐中的动物形象 肖敏 刘婧 乐器音色与旋律形态描绘的童话世界 吴妍 唐茂莉 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韩沁欢 孙轶桦 上海童谣中的节奏与音韵 陆嘉莉 李 珍
第二章 小学中高年级段/38 人声、器乐的唱奏技法表现动物形象和音乐场景 丁佳丽 唐茂莉 音乐场景中特殊音效的表现作用 鲜琴琴 刘婧 两种风格迥异的三拍子舞曲 沈洁 杨震 变奏曲的音乐“魔法” 李 钰 聂 蕾 王美华 杨 震 民族弹拨乐的音乐表现力 部筱曼 刘婧 古筝的音色与演奏技法 张鑫 刘 婧 旋律形态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贯玉宁 刘婧 进行曲的体裁特征与功能应用 陈旻雯 李琦 刘晓薇 俞维翡 魏静 钟颖 周冰洁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的“鼓·舞” 周觅 刘婧 舞曲的节拍韵律感 蔡韫宣 娄思蓓 诗情画意的学堂乐歌 张帆 周冰洁 唢呐与乐队的丰富表现 张帆 周冰洁
第三章 初中学段 灵活多变的民间锣鼓 刘洋洋 朱峰 祖国颂歌 吕慧丽 宋洁 鼓乐铿锵——以《龙腾虎跃》为例 金悦涵 沈菡 华夏乐韵之民族器乐合奏曲 奚声斐 叶霞敏 多样、统一的变奏曲 喻雯婕 叶霞敏 流行编曲新风尚——音乐创作人 李思琪 王皓民 朱峰 宋 丹
中篇 音乐文化语境
第一章 小学低年级段 摇篮曲的情感意境与音乐风格表现特点 李丽莎 刘婧 彝族儿童歌曲的音乐特点及情感表达 察丹 刘婧
第二章 小学中高年级段 彝族音乐的乐·舞·韵 梅蕾琳 张懿 京歌中的京剧元素与风格韵味 高歌 刘庆江 载歌载舞的“苗岭飞歌”亢幸 宋丹 探索与融合中绽放的民族音乐之花 陈源 李珍 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与短调 李松娟 刘婧 古诗乐歌曲中音乐特征、诗词语言与情感内涵的密切关系 杨敏艺 刘婧
第三章 初中学段 中国当代独奏曲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展现的民族风情 洪泓 沈瑜萍 梨园金曲 孙英梅 李雯琳 沈瑜萍 从传统到未来的沿革——中国民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文丁 王美华 民歌飘香 王皓民 朱峰/218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形式特征和风格特征 范利华 索世文 马蓓蓓 文化交融、各具特色的亚洲民族民间音乐 陈小燕 张迎华 李朝阳 “中西合璧”的音乐盛宴 周依青 王美华 融人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管弦乐展现的节日风情 梅沁 张颖出 沈瑜萍 叶霞敏 倏忽、朦胧的印象主义音乐 周依青 王美华 美洲映象 黃蔚敏 沈 菡 自由和灵感的结晶——来自新大陆的爵士乐 黄婧 马蓓蓓 非洲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迥异的音乐表现特征 张颖出 叶霞敏
下篇 音乐与其外部联结
第一章 小学低年级段 主题式综合艺术表演——青蛙音乐会陆急萍刘婧 主题式综合艺术表演——革命少年的足迹龙长娟田 剑宋丹 朱峰
第二章 初中学段 影视音乐的表现作用 谭 菲 刘立昊 杨洁 电影配乐的表现作用 张丽华 王美华 抗日战争时期,聂耳、冼星海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张全权王美华 诗乐融合的“四季”音乐描绘 谢燕慧 叶霞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