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财之道丛书·资本主义的终结: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的悖论

書城自編碼: 41645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经济通俗读物
作者: [德]乌尔丽克·赫尔曼 著,匡桐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120657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情结(精装)俄狄浦斯情结/该隐情结/自卑情结/救世主情结…… 在诉说与倾听中打开心灵的窗户,探索情结
《 情结(精装)俄狄浦斯情结/该隐情结/自卑情结/救世主情结…… 在诉说与倾听中打开心灵的窗户,探索情结 》

售價:HK$ 281
台湾百科全书历史篇
《 台湾百科全书历史篇 》

售價:HK$ 857
建安 英雄的绝响(214—219)
《 建安 英雄的绝响(214—219) 》

售價:HK$ 301
经纬度·何以中国·周秦之变:地理·人文·技术
《 经纬度·何以中国·周秦之变:地理·人文·技术 》

售價:HK$ 500
永劫馆超连续杀人事件:魔女决定与X赴死
《 永劫馆超连续杀人事件:魔女决定与X赴死 》

售價:HK$ 281
财富心理学:通向富足人生的50个想法
《 财富心理学:通向富足人生的50个想法 》

售價:HK$ 383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

售價:HK$ 403
思想帝国:公共外交的起源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公共外交译丛)
《 思想帝国:公共外交的起源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公共外交译丛) 》

售價:HK$ 408

編輯推薦:
1.名家名作
作者乌尔丽克?赫尔曼是德国知名畅销书作家,兼具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等多学科背景。
2.深度剖析经济与环境困局,打破传统认知
本书打破“绿色增长”的迷思,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增长模式与气候保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指出,依赖化石能源的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气候危机,而绿色能源难以支撑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认知,促使读者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模式,对解决当下的气候与经济困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资本主义发展脉络
本书融合多学科视角,从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历程出发,分析其在不同阶段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经济数据的分析,全面解读资本主义发展脉络,为读者提供全面且独特的理解视角,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4.提供转型方案,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针对资本主义向可持续经济转型的难题,本书以英国战时经济为范例,提出“去增长”和构建循环经济的具体方案。书中探讨了如何在不过度破坏自由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体系的转变,对政策制定者、环保人士以及关心未来经济走向的读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
內容簡介:
本书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气候保护的矛盾。作者指出现代资本主义依赖化石能源,导致气候危机,而因可再生能源存在储存难题、成本高且原材料受限,“绿色经济增长”只是幻想。

书中分析资本主义崛起历程,阐述其扩张逻辑与生态极限的冲突,还讨论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替代方案的缺陷,认为需转向“绿色经济缩减”,并以英国战时经济为例,提出通过资源分配等实现转型,强调唯有终结资本主义增长逻辑,才能应对气候挑战,从而实现可持续生存。

本书适合环境经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气候行动者及社会科学爱好者,为理解资本主义危机与可持续转型提供跨学科视角。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德]乌尔丽克·赫尔曼(Ulrike Herrmann)
1964年出生于汉堡,是一名合格的银行家,研究历史和哲学。自2000年起担任德国《日报》经济记者和社会经济政策问题公关人员。著有《资本永不眠:经济学家启示录》《资本的胜利:财富如何进入世界》等。

译者简介:
匡桐
图书译者,译著《维也纳两千年》,在报刊或平台发表过各类文章。
目錄
导论 资本主义的终结 / 001

第一部分 资本主义的崛起
第一章 福报:经济增长创造繁荣 / 011
第二章 1760 年以来的英格兰:经济增长是如何发生的 / 021
第三章 化石资本主义:没有能源,一切都无法运转 / 037
第四章 德国:大国突变“发展中国家” / 045
第五章 永远的依附:为什么“南半球国家”追之不及 / 057
第六章 对资本主义的“损害”:不必要的剥削与战争 / 065
第七章 扩张还是崩溃:为什么资本主义必须持续发展 / 081
第八章 繁荣的代价:世界遭到破坏 / 095

第二部分 不存在“绿色经济增长”
第九章 二氧化碳不会消失 / 113
第十章 核能的缺陷 / 123
第十一章 太阳能和风能的不可靠性 / 131
第十二章 储存问题 / 149
第十三章 能源转型的成本不减反增 / 157
第十四章 “脱钩”之梦无法实现 / 169
第十五章 为什么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技术无法拯救气候危机 / 193

第三部分 资本主义的终结
第十六章 绿色经济缩减:当经济崩溃之时 / 213
第十七章 经济学家的错误 / 227
第十八章 1939 年的英国战时经济 / 241
第十九章 我们未来如何生活 / 257
结论 “幸存经济”的萌芽 / 271
致 谢 / 277
参考文献 / 279
內容試閱
导论 资本主义的终结

年轻一代已对上一代丧失了信心:气候危机正威胁着年轻人的未来,新的温室气体与日俱增。“我们禁不住要问,是什么让我们的父辈为此陷入深潭?”这是气候保护主义者路易莎·纽鲍尔提出的问题。她同样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德国女总理在长达16年的任期内几近碌碌无为。“安格拉·默克尔是物理学家,难道她不明白气候曲线图上的那条红线急剧攀升意味着什么吗?”
年轻一代并非孤立无援地面对这些困惑。 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道尔有句著名的话:“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怎么可以毁掉自己唯一的家园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气候灾变的危害性极大,甚至能够导致人类灭绝,这一点毋庸置疑。气候研究专家汉斯·约阿希姆·舍恩胡伯用一个激进的比喻来解释:“我们正在把我们的孩子塞进一辆全球共用的校车之中,而这辆校车车毁人亡的概率高达98%。”
有很多科学家给人们洗脑,称气候保护很简单,这着实让年轻一代感到失望。例如,太阳能工程师 沃尔克·夸施宁就这样说过:“必要的技术和设想已经发展了很久,我们也能够实现必要的转型。因此,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和经济障碍。”气象学家莫吉布·拉蒂夫也认定,只有“贪污堕落的政客”以及“寡廉鲜耻的垄断集团”才是阻碍拯救气候危机的罪魁祸首。 ?
上述偏见令人们感到气候保护并不难实现,因此年轻一代完全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明显是政党尸位素餐,要不然地球早就得到拯救了。由此可见,政治不应该再做决定,人们只需要追随科学。“追随科学”便成了一句核心标语,此语出自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之口,如今该核心标语已成为“未来星期五运动” ? 的口号。
年轻的气候保护者们臆断,为了避免气候危机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便是金钱。有句俗语人尽皆知:“地球要是一家银行,早就转危为安了。” 所以,气候灾难在他们眼中,就如同金融崩溃一样只是常规灾难。灾难虽然是存在的,但人们相信很快就能结束——只要那不可或缺的数十亿资本流转起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气候保护问题不会因为政客的腐败以及拒绝提供足够资金而落空,因为他们拯救这颗星球的意愿也是有的。德国卫生部部长、社会民主党人卡尔·劳特巴赫悲痛地总结道:“没有人想把他的房屋加热到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为 30% 的程度,但这正是目前我们对我们的家园所造的孽。” ?
的确,仅仅掌握科学是远远不够的,如今人类正在将自己的家园付之一炬。气候保护者涉及的层面更为深刻,他们认为唯有当我们消除了资本主义,气候保护才有可能天遂人愿。
这种观点同资本主义批判者的看法不同。纵观历史,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首个能够持续创造财富的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出现前,不存在值得一提的经济增长,那时人类从事的只是惨淡的农业生产,且经常遭受饥荒的袭扰,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 35 岁。
和之前的社会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但它也有自己的根本缺陷:资本主义带来了经济增长,但为了保持稳定不得不持续增长。没有了持续的增长,资本主义的大厦便会轰然倒塌。可是,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东西能无限增长。当前工业化国家的所作所为,简直像要把若干个行星榨干一样。但大家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星球可以使用。
到目前为止,各国政府都指望用某种方式协调经济发展和气候保护,其中最典型的说法叫“绿色新政”,另外还有经济增长与能源的“脱钩”。人们最大的希望,是将包括交通、工业、供暖等在内的整个经济领域转型,即转向对绿色电能的使用。
但这种“绿色经济增长”目前不过是幻想罢了,因为生态型电能并不充足。该论调乍一听可能会令人吃惊,毕竟太阳向地球输送的能源,相当于让 80 亿人口全部享受欧洲生活水准所需能量的5000 倍。
自然资源并不匮乏。但人所共知的是,要获得太阳能,首先要聚集阳光。而太阳能电池板以及风力涡轮机只有在日晒和风吹的时候才能提供电力。而且,为了预防天色昏暗以及无风的时刻,能量必须被储存起来,这一过程造价昂贵,因此绿色电能至今尚未普及。要想让绿色能源够用,人们就只有“绿色经济缩减”这一条路了。
持续的经济增长难逃死路一条,这并不是什么新观点。很多气候保护主义者早就认为只有终结资本主义,大自然才能够存续下去。为此,他们还打出了一个动听的口号:“改变制度,而非改变气候。”
同样,对于生态循环经济会有怎样的表现,人们也不乏想象。在这种经济模式中,消耗得越多,回收利用得就越多,其关键点在于物物交换经济、公益经济 、放弃消费、工作时长的缩短以及无条件基本收入等。
不过,该如何实现生态循环经济呢?答案依然是前景不甚明朗,未来情况通常总与现实背道而驰。而目标应该同时搭建起过渡的桥梁。还有一个问题很少被问及,即人类究竟该如何摆脱需要持续增长的资本主义,同时避免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防止数百万人失业,即动态多变的现实与静态的未来之间还缺乏一道过渡的桥梁。
很多气候保护主义者已觉察到让欧美国家与资本主义挥手道别非常困难。2020 年,格蕾塔·通贝里曾被一名支持者问到,未来的经济制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她回答说:“我不知道,这样的制度迄今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
如果要介绍“绿色经济缩减”,我觉得从结局反向推导会有所帮助。如果未来绿色电能仍旧稀缺,那么搭乘飞机出行和乘坐私家车将成为奢求。同样,银行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变成多余的,因为只有经济增长了,人们才能够偿还贷款。
在实现了气候中和的经济制度内,将不再有人忍饥挨饿,但与之相应,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不得不重新调整自身的工作。举例来说,届时农业和林业领域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上述关于未来的观点可能有些激进,但是它也体现出“别无选择”这个词语最真实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净零,我们就会陷入“高温时代”,届时经济将自然而然地出现萎缩。在气候混乱的局势下,极有可能爆发一场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斗争,我们的整个人类社会也将不复存在。
资本主义的解体必须有秩序地开始。所幸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一个先例,我们可以将其拿来作为样板——1939 年的英国战时经济。当时英国人面临着可怕的挑战,他们没有预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在短时间内调整经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军事方面,同时又不能让民众挨饿。
几乎一夜之间出现了一种效果明显的计划经济制度。工厂仍掌握在私人手中,但是国家控制生产,负责组织稀缺商品的分配。商品采取配给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匮乏。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兼顾私有和民主的计划经济,与苏联那种战时共产主义毫无关联。
为了避免造成误解,作者在此需要强调,并非任何一种战时经济制度都适合拿来作样板,例如希特勒的掠夺政策。总之,英国人已经开发出一种值得学习的经济模式。
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分国界,气候保护只有靠全球参与才能获得成功。尽管如此,本书首先还是仅针对德国的情况来描绘未来构想。这并非为了固化国家之间的一孔之见,而是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实现气候保护的经济学之路已荆棘丛生,倘若至少能令其框架结构一目了然且为人熟知,相信还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本书以德国为例,阐述绿色能源的背后隐秘。
然而,很多德国人也有疑问,局限于国家层面来考虑环境保护是否有意义。经济学家汉斯 - 维尔纳·辛恩就这样写道:“不管是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如果德国购买和使用得较少,其他国家就可以买得更多、燃烧得更多。” ?
这种不信任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没有认识到,几乎所有其他国家遭受的气候灾难都要比德国严重得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同样符合它们自身的利益。每逢联合国安理会大会进行气候辩论时,总有一种声音向人灌输:“我们已经拥有了解决方案,现在唯一缺少的是政治意愿。”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关于如何和平终结资本主义的概念,人们只在错误的答卷上徒费口舌。
任何想要了解资本主义的终结的人,都必须弄清楚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因此,本书将首先描述今天的经济制度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运转的。从中我们不难看清资本主义的终结不可避免。虽然资本主义魅力无穷,但是它没有前途。下一个阶段将是“幸存经济”的天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