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正学堂稿(全二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
售價:HK$
704

《
五个夸张的数学故事:支持儿童直接建立数学思维
》
售價:HK$
255

《
书写中国:从书迹流变溯源中华文明史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寻根汉字追踪文脉溯源中华理解中国
》
售價:HK$
806

《
餐桌边的哲学家:论饮食与人类
》
售價:HK$
245

《
经营:稻盛和夫谈原点
》
售價:HK$
403

《
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
售價:HK$
454

《
湘江商潮起:东汉长沙郡商业研究
》
售價:HK$
347

《
舰船耐火材料
》
售價:HK$
1316
|
| 編輯推薦: |
★ 日本知名史家砺波护经典著作,全方位了解冯道及其时代。 ★ 剥离厚黑学涂装,还原真实的冯道。 ★ 生逢乱世,却能写出“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这样诗句的冯道,怎能不让人深深共情。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详细叙述了冯道(882—954)充满争议的一生。一方面,冯道生逢唐末五代乱世,历仕五朝(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八姓(后唐庄宗、明宗、末帝各一姓,后晋石氏,辽耶律氏,后汉刘氏,后周太祖、世宗各一姓)、十一位天子,官居高位三十年,出任宰相二十余年;另一方面,冯道匡谏君主,关怀民生,发展文化事业,在乱世之中努力维持秩序。这其中有无奈妥协,也有争取与坚守,冯道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乱世中的理想与人生。
|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日]砺波护(1937—2024),曾任京都大学教授、大谷大学教授等。主要研究中国政治、社会、宗教史。著有《隋唐佛教文物史论考》《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等。 译者简介 郑淦,先后在浙江大学、京都大学就读,博士在读中。研究方向主要为宋代社会史、宋代民间信仰等,曾在《东洋史研究》上发表相关论文。译有《风流天子与君主独裁制:北宋徽宗朝政治史研究》。
|
| 目錄:
|
一 唐朝的灭亡
冯道降生…001 安禄山的遗产…002 白居易的《盐商妇》…006
茶叶黑市…010 黄巢之乱…012
二 卢龙军刘守光
《吟治圃》诗…016 卢龙军传统…017 刘仁恭与刘守光…021
冯道出任幽州参军…023 冯道入狱…026
三 宦官张承业
朱全忠与李克用…027 河东监军张承业…031
冯道依附张承业…036 胡柳之役…040
四 父亲之死
李存勖即位…043 翰林学士冯道…046 李嗣昭的财力…049
邺都之变…053
五 宰相
与物无竞…058 《兔园册》…062 例与时…066
聂夷中的社会诗…069 安重诲专权…073
六 劝进后唐末帝
明宗之死…080 事当务实…083 赋闲半年…086
七 石敬瑭
燕云十六州…089 出使契丹…093 废除枢密院…096
八 耶律德光
承平之良相…099 游击战…103 起义…108
九 长乐老自叙
闲职…113 自叙…116 为国尽忠…120 幽默…123
十 柴荣登场与冯道之死
郭威举兵…126 建立后周…130 柴荣亲征北汉…136
结 语…140
冯道年表…144
中公文库版后记…151
补 编
(一)《藏书》——富有个性的史论…155
(二) 冯道肖像画…156 (三) 冯道…157 (四) 邦无道时…159
(五)《世说新语》的周边…160 (六) 黄巢与冯道…165
法藏馆文库版后记…171
|
| 內容試閱:
|
序 言 唐末至五代的约百年间,是一段充满持续战乱的时代。在这一乱世之中,生活着一位独具魅力、引人关注的人物,他就是冯道,字可道。关于冯道的人物评价,以下两则引用十分具有代表性: 臣愚以为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纴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资治通鉴》卷二九一) 冯道自谓长乐老子,盖真长乐老子者也。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信斯言也,道知之矣。夫社者所以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君不能安养斯民,而后臣独为之安养斯民,而后冯道之责始尽。今观五季(代) 相禅,潜移嘿夺,纵有兵革,不闻争城。五十年间,虽历经四姓,事一十二君并耶律契丹等,而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藏书》卷六八) 前者是11世纪宋代正统史学第一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冯道的评价,后者是16世纪末最主要的激进思想家之一李贽在《藏书》卷末对冯道的褒奖。 冯道出生在唐末黄巢之乱时,在唐朝至宋朝的中国历史变革时期、五代十国分裂时代,历仕五朝(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八姓(后唐庄宗、明宗、末帝各一姓,后晋石氏,辽耶律氏,后汉刘氏,后周太祖、世宗各一姓)、十一位天子,官居高位三十年,出任宰相二十余年,自古以来被看作是不知廉耻、毫无气节之流的代表人物,几乎就是斯蒂芬·茨威格笔下约瑟夫·富歇的中国版。首先做出这种判断的是《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司马光又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论述。尽管二人的评价成为此后的主流观点,但也存在像李贽这样持反对意见的人。时而被冠以厚颜无耻的污名,时而又被过分赞誉的言辞包围,冯道这一人物究竟生活在怎样的时代?他又是如何在乱世中求生的?本书希望尽可能如实地还原他的人生轨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