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1.权威推荐:周丛笑团队又一力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高丙成主任、湖南大学幼儿园张静园长倾情推荐。
2.专业赋能:观察记录工具指引教师洞察幼儿的游戏、学习与发展需求,在科学保教中淬炼教育智慧;调研、诊断与评审工具帮助教研员精准破题,在循证教研中突破质量瓶颈。
3.教研落地:20多份活动方案厘清思路、80多个表格梳理数据、30多份问卷和访谈提纲深挖教育真问题,助力教研参与者打破思维定式,实现跨领域、跨?龄段的资源共享与教研实效化。
|
| 內容簡介: |
教研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教研工具是其落地见效的关键手段。本书立足于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构建了“授渔 授鱼”的双重赋能体系:
一方面“授之以渔”,系统阐释教研工具的内涵、研制依据与方法,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掌握自主研制、灵活运用工具的能力,从根源上提高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授之以鱼”,配套100余个即拿即用的实用工具——涵盖20多份活动方案、80多个数据表格、30多份问卷及访谈提纲等,精准覆盖观察记录、调研、诊断与评审三大场景。
这些工具助力学前教育教研从经验驱动走向循证实践、从感性判断走向理性分析、从零散探索走向系统推进,帮助教师与教研人员高效收集、梳理和分析数据,深入洞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精准破解教育实践症结,进而为园本教研和区域教研提供有力支撑,最终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实现提质增效的核心目标。
|
| 關於作者: |
周丛笑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第十一届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Jiao Yu Bu“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或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10余项;著有图书20余部,发表文章100余篇。
薛婷婷 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高级教师;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湖南省教育学会婴幼儿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Jiao Yu Bu新时代幼儿园领军教师,湖南省青年精英教师,长沙市首批中小学(幼儿园)卓越教师。
宾芬 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一幼儿院教研员;湖南省“国培计划(2024)”农村幼儿园精准帮扶研修项目(B0020)授课专家;参与国家级、省级学前教育规划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4项;参编《托班保教工作指南》等多部图书。
|
| 目錄:
|
第1章 认识学前教育教研工具
一、学前教育教研工具的内涵
二、学前教育教研工具的研制依据
三、学前教育教研工具的研制方法
第二章 学前教育观察记录工具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记录工具
班级室内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工具
集体教学活动观察记录工具
班级主题建构游戏观察记录工具
班级主题表演游戏观察记录工具
班级主题角色游戏观察记录工具
第三章 学前教育调研工具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变革研究”调研方案及工具
“指向自主游戏观察与支持能力提升的幼儿园教师研训实践研究”调研方案及
工具
“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建设研究”调研方案及工具
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调研方案及工具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研究”调研方案及工具
公办幼儿园发展现状调研方案及工具
第四章 学前教育诊断与评审工具
教研团队赴××县调研诊断活动方案与工具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研视导方案与诊断工具
幼儿园竞赛类活动方案与评审工具
主要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工具:为学前教育教研赋能
工具,是指“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也“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工具在人类历史和现代社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工具的发明和运用。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促进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说,工具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系列文件和2019年Jiao Yu Bu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均肯定了教研工作对于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并为今后教研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学前教育教研既是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前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学前教育教研多形式、多层次地融入整个学前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是保障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内涵提升的重要支撑,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立足新时代,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学前教育提质增效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还存在着教研方式不科学、教研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转变学前教育教研方式、提高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效率,好的学前教育教研工具必不可少。好的学前教育教研工具就像士兵手中的武器,能使我们对学前教育问题的认识更为精准、到位,也能使我们通过教研寻求到更为科学、全面的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实现靶向发力,帮助我们更为科学、专业地做好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有效提高学前教育教研效率,推动学前教育教研变革和教研成果产出,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前教育质量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前教育教研是一种软科学研究,以脑力劳动为核心,重在发现学前教育中的问题,并通过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它的主要成果是思想观点与实践策略的有机结合,而这种思想与策略成果的研究、表现及输出,需要借助于教研工具,如观察记录、调研、诊断与评审等工具。可以说,学前教育教研工具是将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转化为现实政策建议与实践行动的桥梁,是学前教育教研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的学前教育教研领域中,教研工具的重要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相关研究和可应用的教研工具还比较少。由于缺乏合适的教研工具,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和教研活动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造成了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四章。第一章围绕学前教育教研工具的内涵、研制依据和研制方法展开,旨在带领读者认识学前教育教研工具,帮助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教研工具的含义、特征、功能、价值、研制依据和研制方法,指导其研制符合实际需要的学前教育教研工具。第二至四章则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类别的学前教育教研工具,主要包括:学前教育观察记录工具、学前教育调研工具以及学前教育诊断与评审工具。这些工具涵盖方案、表格、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等,可以被直接使用,也可以依据需要调整后使用。它们既是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资源,也是学前教育教研发展和教师能力建设的要素;既可以为区域学前教育教研和幼儿园园本教研提供帮助,又可为区域和园所开展教研活动提供指导。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帮助读者通过对教研工具的实践应用,收集多样化的真实证据,用实证的方法开展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使学前教育教研从经验走向循证、从感性走向理性、从零散走向系统。例如,教师运用观察记录工具观察并记录幼儿在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过程,采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如兴趣性、自主性、胜任感/成就感、幽默感等)、外显行为、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学习经验及兴趣爱好等真实证据。基于这些真实证据,教师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和理解幼儿,增强有关抓住教育契机的实践智慧,实现教研工具驱动下的精准教研和科学保教。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有效运用教研工具,实现跨领域、跨年龄段的资源共享,从而打破教研的思维定式。学前教育教研员则可以通过对经由教研工具采集的实际证据的深入挖掘、分类整理和全面分析,了解区域内学前教育的教研情况和保教情况,精准确定区域学前教育教研的主题、内容和方式等。
有人曾说:“要想让一个人学会思考,就给他有用的工具,工具会帮他形成好的思维方式。”我坚信这句话,因为我就是学前教育教研工具的受益者。可以说,在我作为区域教研员的专业成长中,是这些工具让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变得更科学、更有质量。因此,要想成为更好的学前教育教研人、成就更优质的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就请使用合适的学前教育教研工具吧。它会助您一臂之力,也会使学前教育教研实践高效而质优!
本书的撰写分工如下:前言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湖南省特级教师周丛笑执笔;第一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二幼儿院教研员宾芬执笔,周丛笑参与;第二至四章的开篇导语由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薛婷婷执笔,其余部分由周丛笑执笔、薛婷婷参与。其中,第二至四章中的各类学前教育教研工具主要由周丛笑牵头研制,薛婷婷、邓艳、陈丹、郑岚、刘厚琴、唐艺琦、许江、胡婕、谭湘府、张利、张卫群、雷昕和罗秋彦参与。周丛笑除负责确定全书的编写思路,拟定各章目录、提纲及编写体例外,还负责全书的修改及统稿工作。
本书为首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指向自主游戏观察与支持能力提升的幼儿园教师研训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2023022)的阶段性成果。编撰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做了持续的应用研究。在此,谨向提供专业著述的专家学者以及贡献实践经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谢意!囿于作者水平,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周丛笑
2025年1月于长沙
“大班主题表演游戏的设计与组织”研讨方案及观察记录工具
一、研讨背景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应当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条件,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开展多种游戏。”班级主题表演游戏,是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基于兴趣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定表演主题,以班集体为单位,以一定的童话、故事和主题作品等为依托,借助于想象、道具和材料等,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皮影和木偶等对作品内容进行创造性表现的游戏。它的游戏性与表演性相统一,是具有创造性、情节性和艺术性的幼儿自娱自乐的游戏活动。
然而,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一些困惑:如何把握大班主题表演游戏的设计要点?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发现幼儿对游戏环境及条件的需要,关注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并提供适宜的支持与指导?基于以上困惑,我们将以微格教研的形式开展云端观摩与研讨,旨在帮助参研人员厘清班级主题表演游戏的概念,领会其独特价值,梳理大班主题表演游戏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二、研讨目标
1.在开放、愉悦、包容的云端教研氛围中促进参研人员之间的交流,鼓励大家大胆表达、积极反思、主动对话,形成教研共同体,提高教研能力。
2.活动包含理论回顾、视频观摩、小组研讨与专业引领等环节,以微格教研的形式,尝试从教师和幼儿的行为观察等不同的维度观摩大班主题表演游戏,并提出建议,提高教研的有效性。
3.通过观摩和研讨大班主题表演游戏,识别和解决其中的常见问题,并梳理大班主题表演游戏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三、研讨时间
略。
四、研讨参与者
1.研讨人员:学前教育专干、教研员、园长、教师代表。
2.引领专家:略。
五、研讨准备
1.物质准备:音视频会议软件、课件、计算机、游戏活动方案和视频。
2.经验准备:
(1)查阅资料,学习有关主题表演游戏的概念、组织与指导的知识;
(2)具备一定的大班主题表演游戏设计与组织经验;
(3)参研人员提前分组并选出各组代表,熟悉游戏活动方案。
六、研讨过程
1.概念共读。(5分钟)
(1)介绍研讨主题及来源。
(2)回顾并了解大班主题表演游戏的相关内容,如概念、组织流程、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大班主题表演游戏的特点。
2.案例共析。(60分钟)
(1)抛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设计与组织大班主题表演游戏时,应关注哪些关键点?
(2)结合记录表,观摩视频。
① 介绍记录表(包括本书第67页的《幼儿的游戏性体验观察记录表》),明确观摩重点。
② 说明分组安排:全体参研人员根据观察重点和案例分为8组(4个观察重点×2个案例),根据下表进行有重点的观摩记录。
观摩分组任务表(见书摘图片)
③ 观摩视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做好观摩记录,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3~4分钟。
3.话题共研。(共80分钟)
(1)组织者进行说明。
(2)分组研讨,根据游戏活动方案和视频以及记录表进行讨论并交流,形成观点和建议。
要求:在线分组进行云端研讨,确定主持人、计时员和噪声控制员各一名,并推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研讨时间为30分钟。
(3)集中交流,各组代表围绕以下议题分享研讨成果。
① 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②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③ 主题表演游戏的设计。
④ 主题表演游戏的实施。
(4)主持人根据各组的研讨情况进行梳理与小结。
4.专业引领:略。(30分钟)
5.总结教研情况和收获,结束活动。(5分钟)
我的观点和论据
别人的观点和论据
我对这次研讨的总体印象
这次研讨给我的启发和思考
七、相关工具(见书摘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