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海藻(什么是海藻?它们究竟是植物、细菌还是原生动物?一本书读懂这颗蓝色星球上生命的基石)

書城自編碼: 416472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生物世界
作者: [澳]朱莉·安·菲利普斯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038205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356
敦煌壁画?纹样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丑的美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丑的美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編輯推薦:
专业学者,科学性保证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顶尖藻类学家倾情创作,国内专业学者翻译
系统呈现藻类的各种知识
深入探讨藻类物种的结构、解剖特征、生活史模式和演化历程,展现藻类独特的“形态美学”。 了解藻类的保护现状,探索人类与藻类的相处之道
视觉盛宴,惊艳呈现
全书超过200张珍贵图片,包含高清显微及生态摄影,展现多种形态的藻类以及它们的生境
随书赠送精美赠品
随书赠送“羽纹纲硅藻群”木浆棉洗碗布
內容簡介:
藻类是世界上最古老、多元的生命形式之一。从海洋深处到淡水湖泊,这些不起眼的生物以惊人的适应力遍布全球水域。它们不仅是水下生态系统的基石,更是地球氧气的重要生产者,默默维系着这颗蓝色星球的生机。
本书由国际顶尖藻类学家倾力撰写,为读者揭开藻类的神秘面纱。从微观的单细胞藻类到海底的巨藻森林,从光合作用的机制到与水生生物的共生智慧,书中系统呈现了藻类的演化历程、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还特别探讨了其在气候调节、生物医药和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犹如引领读者走进一座兼具科学性与美感的藻类博物馆。
關於作者:
朱莉·安·菲利普斯,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藻类繁殖和海藻群落方面的环境顾问。她研究过多种藻类项目,包括藻类的繁殖、生活史、运动细胞的超微结构、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入侵物种、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在担任环境顾问前,她曾是莫纳什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研究员。
李景玉,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藻类学、藻类生态学。
高旭,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持并参与了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韩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国内外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30余篇。
目錄
2 引言 INTRODUCTION

11 演化 EVOLUTION
57 形态学 MORPHOLOGY
115 生活史 LIFE HISTORY
159 生态 ECOLOGY
225 藻类与人类 ALGAE & HUMANS

276 术语表 GLOSSARY
279 索引 INDEX
283 参考资料 RESOURCES
284 图片版权信息 PICTURE CREDITS
內容試閱
海藻深受人类的喜爱。长期以来,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士们会将海藻制成精美的照片和相册。用紫菜包裹的美味寿司卷是21世纪初全球餐饮界的热潮。红海和马尾藻海以藻类的名字命名。海藻和其他藻类在食品、工业和医药方面用途广泛。自古以来,藻类丰富了人类的生活,这些令人着迷的生物在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史前时代以来,世界各地的沿海居民就沿着海岸采集海藻作为食物。如今,许多国家仍然食用营养丰富的海藻,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海藻食用率远高于挪威、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海藻对健康的益处远远超出其常量营养素含量,有些海藻每单位干重含有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陆生植物和动物性食物的10 —100 倍。此外,现代科学发现马尾藻和一些其他大型褐藻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和抗炎特性,这些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健康益处。
海藻和其他藻类
海藻,也被称为海洋大型藻类,是我们熟悉的栖息在岩石海岸的大型藻类。鲜为人知的是淡水藻类,它们是淡水湖泊、河流、池塘和溪流中的大型藻类。海水藻类和淡水藻类因其栖息地种类相似而被归为一类,但实际上它们来自5 个不同的演化谱系,部分演化谱系可以根据藻类呈现的主要颜色来区分,如蓝绿色(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红色(红藻门Rhodophyta)、绿色(绿藻门Chlorophyta 和轮藻门Charophyta)或棕褐色(褐藻纲Phaeophyceae)。
大型藻类(海水藻类和淡水藻类)的藻体也被称为叶状体,其结构简单。在大多数大型藻类中,藻体的各个部分都十分相似,这在优美顶冠藻(Claudea elegans)的网状藻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褐色海藻物种具有由相似类型的组织构成的类似根、茎和叶的结构。大型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这些结构是水生植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演化而来的,由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参与植物体内水分(木质部)和糖分(韧皮部)的运输,提供结构支撑并减少水分流失。
海水藻类和淡水藻类在形态上表现出惊人的多样性,有小巧、几乎看不见的细丝状形态,有附着在岩石上的壳状形态,也有长达50 米的大型革质海带。
除了大型藻类,还有数量更庞大的微观单细胞藻类物种,通常被称为“微藻”。这些属于不同演化谱系的物种在多样的栖息地中广泛存在,最显著的是在浮游植物这个隐秘的、肉眼不可见的世界里,它们在海洋和内陆水域中漂浮或游动。绿藻门、轮藻门和蓝细菌门包含许多大型藻类物种,且这3 个门类中也包含众多微藻。但红藻门中的微藻数量相对较少。
什么是藻类?
研究藻类的科学家被称为藻类学家。他们深知,给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类群下定义是十分困难的,奇异的、类似动物的单细胞藻类优美麦氏藻(Michaelsarsia elegans)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其微小的细胞被5 种不同类型的钙质鳞片覆盖。两个多世纪以来,藻类一直被定义为在水生环境中演化的光合生物,就大型藻类而言,它们从未发育出陆生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根、茎、叶和花。这个如今被证实在进化生物学上有局限性的定义,在20 世纪60 年代之前曾长期作为“两界分类系统”的重要理论基础而被广泛接受。在这个分类系统中,动物被归入动物界(Animalia),而其他生物(陆生植物、藻类、真菌和细菌)则全部被归入植物界(Plantae)。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许多藻类类群与陆生植物或真菌的亲缘关系并不密切。
相比之下,陆生植物(如藓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遗传学上相互关联,它们是一个单系类群,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一种淡水绿藻。通过研究藓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我们可以追溯陆生植物从淡水绿藻祖先开始的演化历程,这满足了现代生物分类必须“以其演化历史为基础”的要求。
20 世纪60 年代,一些生物学家强烈质疑两界分类系统的有效性。幸运的是,2 项新技术——电子显微镜(或超微结构)技术和DNA 分子研究技术的出现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令人兴奋且无可辩驳的新证据,最终在20 年后证明:藻类是从不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的,因此是复系类群。从20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人们提出了几种新的分类系统,但随后发现,其中的大多数都有明显的缺点。直到1998 年,一个新的分类系统被最终确定,并获得了广泛认可,该系统将地球上的生命划分为6 个生物界。2020 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的分类系统包括7 个大类:动物界、植物界、细菌界(Bacteria)、真菌界(Fungi)、色素界(Chromista)、原生动物界(Protozoa)和病毒(Viruses)。
6 个生物界中的4 个
新的分类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藻类的高层级分类(从界到纲),将藻类物种归入6 个生物界中的4 个。蓝藻实际上是蓝细菌,是唯一被归入细菌界的藻类门;红藻(红藻门)和绿藻(绿藻门和轮藻门)属于植物,被归入植物界;裸藻,一类单细胞绿色微藻,被归入原生动物界;褐藻(褐藻纲)和许多微藻类群被归入仅包含藻类物种的色素界。像壮观的Tomaculopsis herbertiana 这样的褐藻,是色素界中最为人熟知的成员。而在6 界分类系统中,只有动物界和真菌界没有藻类物种。
藻类的分类十分严谨,基于包括形态学、生物化学(色素组成、糖类的储存及细胞壁成分)、超微结构(细胞壁结构、游动细胞),以及自20 世纪90 年代起的DNA序列数据在内的多个独立证据。其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通过光学显微镜在1000 倍的放大倍数下观察,超微结构特征则通过电子显微镜在100,000 倍的放大倍数下观察。
目前地球上现存的藻类物种的具体数量仍未可知。现有清单列出了43,918 种已描述藻类物种中的35,255 种,但许多藻类学家认为这个数字与实际的藻类物种总数相去甚远。他们认为,如果对了解甚少的地理区域和栖息地进行调查,并通过DNA 测序研究识别出隐存种(即同一个属内形态难以区分,但有生殖隔离的多个独立物种),那么已知藻类的物种数量将增加4—8 倍。
什么是光能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和混合营养生物?
根据获取营养的方式,生物通常被分为光能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和混合营养生物。大多数藻类物种都被视为光合生物,确切地说它们属于光能自养生物,即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这一过程直接捕获太阳能产生有机化合物。光能自养生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可获取性的限制。
然而,并非所有藻类都是光能自养生物。有些藻类是异养生物,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消耗有机化合物或吞食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还有一些藻类是混合营养生物,它们既能光能自养,又能进行异养,这两种方式的使用比例会根据环境而变化。有些混合营养生物在光照强度弱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会转而吸收有机物质;而另一些则既需要摄取其他生物又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存。
藻类在生物界中独具特色,其物种分布于6 个生物界中的4 个界。藻类物种奇异绝美、形态多样。从浅海稳定且适宜的潮下带栖息地,到贫瘠的酸性温泉,它们几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栖息地。各种藻类推动着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使地球适宜居住。本书将带你一窥藻类这个种类繁多的奇妙世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