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755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301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254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 內容簡介: |
|
《DeepSeek学术与科研高效助手》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术研究与创作方式的深度变革,系统梳理了DeepSeek大模型在科研辅助与内容生成中的应用路径。全书分为六章,涵盖从工具认知、提示词设计,到数据可视化、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理论建构等关键领域,构建了完整的AI辅助学术实践体系。前两章解析了DeepSeek的功能特点与提示词工程的高阶应用,强调提示词在激发模型推理与内容生成中的核心作用。第3章聚焦数据可视化,探讨了在表格生成、图像构建及多工具协作中的应用策略。第4至第6章系统讲解了DeepSeek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理论研究中的辅助路径,展示了其在实验设计、访谈分析、符号学与电影理论扩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针对不同学术任务的提示词模板与详细案例,更致力于培养面向智能时代的研究与创作新能力,是高校师生、科研人员与内容创作者探索AI赋能下知识生产新模式的重要参考读物。
|
| 關於作者: |
王常圣,Sejong University/博士研究生在读,教育背景: 天津美术学院 环境设计 本科 天津美术学院 设计学 硕士 世宗大学 动画专业 博士研究生
工作及课题项目: 2020.6-2022.9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专任教师 2020.11基于平立面切割法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主持人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2020.7 省级一 流课程 家具设计 负责人
获奖情况: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 工业化信息部人才交流中心 米兰设计周 优秀指导教师 米兰设计周 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 第十届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 省级优秀指导教师 工业化信息部人才交流中心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优秀指导教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清华大学 福建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 三等奖 福建省教育厅 CBDA设计奖 优秀指导教师奖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福建省高校学生环境艺术设计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 福建省室内装饰装修协会 2019第十二届ANBD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 入选 天津美协
|
| 目錄:
|
第1章 DeepSeek初探——工具认知、提示词工程与AI幻觉 1 1.1 DeepSeek工具认知 2 1.1.1 初识DeepSeek 2 1.1.2 DeepSeek的独特优势 3 1.2 DeepSeek的使用 3 1.2.1 访问DeepSeek的两种方式 4 1.2.2 用户界面详解 6 1.3 AIGC时代的提示词工程 9 1.3.1 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9 1.3.2 提示词思维链与设计策略 10 1.3.3 提示词进阶框架 12 1.4 DeepSeek与AI幻觉 16 1.4.1 什么是AI幻觉 17 1.4.2 DeepSeek产生幻觉的原因 17 1.4.3 如何减缓AI幻觉 18
第2章 学术提示词模板库——选题、文本优化与各章节提示词示例 20 2.1 寻找优质选题的方法 21 2.1.1 寻找选题思路的方法 21 2.1.2 现实观察法:从现象到本质的追问 30 2.2 文本优化与改写 33 2.2.1 文本降重 33 2.2.2 段落仿写 36 2.2.3 论文表述优化 38 2.3 语言翻译润色 40 2.3.1 论文语言翻译 40 2.3.2 论文翻译语言润色 41 2.4 AI在论文审核中的应用 43 2.4.1 DeepSeek充当审稿人发现论文漏洞 43 2.4.2 DeepSeek针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回复 45 2.5 与编辑沟通 46 2.5.1 投稿信的撰写 46 2.5.2 催稿信的撰写 48 2.5.3 咨询信的撰写 49 2.5.4 撤稿信的撰写 50 2.6 各个章节的学术写作提示词模板 51 2.6.1 绪论生成提示词模板 52 2.6.2 讨论生成提示词模板 56 2.6.3 总结生成提示词模板 57 2.6.4 摘要生成提示词模板 59 2.6.5 题目生成提示词模板 61 2.7 基金申请书的提示词模板 63 2.7.1 研究背景与意义 64 2.7.2 研究内容、目标与关键科学问题 65 2.7.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67 2.7.4 创新与特色 69 2.7.5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71 2.8 其他学术指令 73 2.8.1 引用文献限定指令 73 2.8.2 去AI味指令 74
第3章 DeepSeek图表生成——数据可视化的智能实践 77 3.1 DeepSeek数据可视化概述 78 3.1.1 DeepSeek与数据可视化 78 3.1.2 DeepSeek在图表生成中的局限与能力 79 3.2 DeepSeek图表生成功能的基本应用 80 3.2.1 DeepSeek如何生成表格 80 3.2.2 DeepSeek如何生成图像 85 3.2.3 DeepSeek图表内容数据解读 86 3.3 DeepSeek图像生成:结合不同工具实现高级可视化 91 3.3.1 DeepSeek与ECharts:生成动态交互式图表 91 3.3.2 DeepSeek与XMind:生成思维导图 97 3.3.3 DeepSeek与Mermaid:绘制流程图 99 3.3.4 DeepSeek与Napkin AI:生成内容图解 103 3.3.5 DeepSeek与玻尔AI:科研图像绘制 106 3.3.6 DeepSeek与轻云图:生成词云图 110
第4章 DeepSeek辅助定量研究 113 4.1 DeepSeek辅助定量研究设计 114 4.1.1 研究方案设计 114 4.1.2 理论框架构建 117 4.1.3 研究假设撰写 119 4.2 DeepSeek在问卷设计中的作用、应用与局限性 121 4.2.1 DeepSeek在问卷设计中的作用 121 4.2.2 DeepSeek在问卷设计中的应用 122 4.2.3 DeepSeek的局限性与应对策略 128 4.3 DeepSeek辅助典型量化方法的应用 129 4.3.1 产品设计与创新方法 129 4.3.2 决策分析与评估方法 135 4.3.3 因果分析与条件组合建模 142 4.4 DeepSeek在实验法中的应用 148 4.4.1 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类型与流程 148 4.4.2 DeepSeek在单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150 4.4.3 DeepSeek在2×2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154
第5章 DeepSeek辅助定性研究 159 5.1 DeepSeek辅助访谈研究 160 5.1.1 访谈类型设计 160 5.1.2 撰写访谈提纲与提问策略 169 5.2 DeepSeek的数据爬取、深度编码与主题分析 174 5.2.1 DeepSeek辅助数据爬取与访谈文本整理 175 5.2.2 DeepSeek辅助三级编码 179 5.2.3 DeepSeek辅助主题整合与问题分析 187 5.3 DeepSeek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应用案例 193 5.3.1 DeepSeek在多模态叙事分析中的应用 193 5.3.2 DeepSeek在文化基因理论中的应用 196 5.3.3 DeepSeek在网络民族志中的应用 199
第6章 DeepSeek辅助理论研究 204 6.1 DeepSeek在理论研究中的潜力与方法 205 6.1.1 AI辅助理论研究的优势 205 6.1.2 使用DeepSeek辅助理论研究的方法 206 6.2 符号学理论框架与DeepSeek的应用 206 6.2.1 符号学基础 207 6.2.2 DeepSeek在符号学研究中的辅助 208 6.3 DeepSeek辅助下的电影理论解析 216 6.3.1 经典电影理论模型 216 6.3.2 当代电影理论 224 6.4 电影理论扩展与DeepSeek的运用 233 6.4.1 关键理论家模型 233 6.4.2 DeepSeek辅助电影理论扩展 241
|
| 內容試閱:
|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大语言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知识生产、学术研究与内容创作的基本逻辑。人工智能不再是人类思维的延伸工具,而是成为协作中的认知助手,推动学术探索与创意表达进入全新的范式转型期。DeepSeek作为近年来崛起的中文本土大模型代表,凭借其透明的推理思维链、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免费开源,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研究者与创作者不可或缺的认知伙伴。 本书旨在系统讲解如何利用DeepSeek重塑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与传统技术解析不同,本书从底层认知框架到具体提示词模板再到案例示范,搭建起一套系统性的AI辅助研究与写作的实践体系。第1章从DeepSeek的功能逻辑与操作体系入手,解析其独特定位与优势。第2章围绕提示词工程展开,通过思维链设计与进阶框架,提升用户在复杂任务中的控制力与创造性。第3章聚焦数据可视化与图表生成,梳理DeepSeek在科研图表构建与视觉表达中的应用路径,通过多工具协作,展现AI赋能学术视觉呈现的新方式。第4章聚焦定量研究方法,讲解DeepSeek在实验设计、问卷开发与模型建构中的辅助作用,提升量化研究的效率。第5章围绕定性研究实践,强调AI在访谈研究、编码分析与主题提炼等环节的应用,深化对社会现象与文化意义的理解。第6章则专注于理论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DeepSeek在符号学、电影理论及理论扩展中的应用潜力。 与其说本书是一本技术手册,不如说是一本面向未来的认知指南。在AI深度介入学术与创意过程的今天,真正决定成果质量的,不仅是技术熟练度,更是提示词设计的精度、思维的清晰度与批判性认知的深度。本书希望帮助读者不仅掌握工具,更培养出面向智能时代的研究与创作新能力——理解模型机制,善用提示策略,建构知识框架,保持批判与创造并存的认知姿态。 未来已来。DeepSeek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更高效的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学术与创意合作方式。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将在交互中共生,在合作中共创,在探索中重塑边界。愿本书成为读者走进这一新时代的指南与助力,携手DeepSeek共同开拓属于智能时代的研究疆域与创新场景。
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