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味水轩日记校注
》
售價:NT$
398

《
人生舍弃清单
》
售價:NT$
306

《
趋势2025:解码中国互联网营销新地图: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2025)
》
售價:NT$
439

《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 日本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扛鼎之作 探讨学校所教数学的来源 揭秘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
》
售價:NT$
337

《
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S/4HANA版)
》
售價:NT$
713

《
图画天地——七世纪前中国山水的图式
》
售價:NT$
796

《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售價:NT$
704

《
点亮自然
》
售價:NT$
505
|
| 編輯推薦: |
★充分梳理东南欧各个民族、地区之间错综交织的命运线,体味这片自古多事之地的悲情与希望。
★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五大历史阶段,整体把握各时期的民族与人口、制度建设、经济水平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
★除了宏观分析,每个历史阶段还专门选取一个最典型的城市作为案例,例如1683年的伊斯坦布尔、1776 年的拉古萨、1913年的贝尔格莱德,从细微处书写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作者查利奇既有资深国际顾问的老辣目光,又有女性学者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柔笔触。
★内附不同时期的多张东南欧地图,便于阅读时对照查看。
|
| 內容簡介: |
“强大的帝国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却各有各的不幸。”生活在东南欧的不同民族无疑拥有许多共同的历史经验,却始终找不到统一的身份认同。这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多样性,而这种特质恰恰又产生自几千年的跨区域交往。
玛丽–雅尼娜·查利奇选择从世界相互依存的非常规视角叙述东南欧史,因为倘若仅仅在封闭区域和国家的框架内思考,很多历史进程便根本无法理解。通过考察跨越边界的互动、关联、经验,并穿插以极富人情味与画面感的微观叙事,查利克呈现了一幅多面向的全新图景,这与东南欧落后、永远充斥暴力的“欧洲他者”的刻板印象迥然不同。由此,读者不难发现,这片土地的故事远比传统历史叙述所呈现的要丰富生动得多。
|
| 關於作者: |
[德]玛丽–雅尼娜·查利奇(Marie-Janine Calic),慕尼黑大学东南欧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欧史、巴尔干民族问题,以及巴尔干冲突预防、管理与和平构建。曾任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顾问、《东南欧稳定公约》特别协调员政治顾问、联合国保护部队总部顾问、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顾问。著有《南斯拉夫史》(A History of Yugoslavia )、《铁托:永恒的游击队员》(Tito: Der Ewige Partisan )等作品,并长期在媒体上就巴尔干事务发表专业评论。
程卫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德语系,德、英文自由译者,德语教师。已出版《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卡夫卡传》(合译)等译著。
|
| 目錄:
|
导言/001
第一部分 生活空间与文明(16世纪之前)
第一章 东南欧及其居民/014
第二章 罗马和拜占庭之间的文明和宗教/028
第三章 统治、知识和世界认知/044
第四章 中世纪的世界经济/059
第五章 克鲁亚(1450年)/073
第二部分 世界帝国与世界经济(1450~1800年)
上篇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霸权
第一章 鲁米利亚的统治和治理/092
第二章 伊斯兰化、教派化以及民族认同的雏形/108
第三章 大发现时代的奥斯曼世界帝国/124
第四章 古代全球化/137
第五章 伊斯坦布尔(1683年)/150
下篇 “旧制度”的挑战第六章哈布斯堡帝国和俄国向东南欧扩张/166
第七章 启蒙?启蒙!/181
第八章 认识世界:科学与旅行/198
第九章 全球化早期的贸易与变迁/211
第十章 拉古萨(杜布罗夫尼克,1776年)/223
第三部分 全球革命的世纪(1776~1878年)
上篇 旧秩序的瓦解(1770~1830年)
第一章 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245
第二章 从革命到自治/258
第三章 塞萨洛尼基(萨洛尼卡,1821年)/272
第四章 欧洲人对东方问题的应答/286
第五章 海盗、瘟疫及其他全球性挑战/300
下篇 走向民族国家(1830~1878年)
第六章 三月革命前的民族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314
第七章 农民、市民和社会变迁/330
第八章 宗教的民族主义化和全球化/344
第九章 共和民族主义和国际民族共同体/359
第十章 普罗夫迪夫、斯雷德纳戈拉山脉和罗多彼山脉(1876年)/375
第四部分 世界危机与世界战争(1870~1945年)
上篇 帝国主义(1870~1912/1913年)
第一章 东方危机/397
第二章 意识形态时代里的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414
第三章 通信、科技与跨国流动/429
第四章 全球化的影响/446第五章认知的殖民化/460
第六章 贝尔格莱德(1913年)/476
下篇 后帝国时代的新秩序(1912/1913~1945年)
第七章 从巴尔干战争到《洛桑条约》(1912/1913~1923年)/494
第八章 从民主到独裁/509
第九章 以世界为舞台:国际主义和多边主义/522
第十章 去全球化和大萧条/534
第十一章 文化全球化的维度/545
第十二章 布加勒斯特(1939年)/556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南欧/571
第五部分 全球化与碎片化(1945年至今)
第一章 建立共产主义制度/588
第二章 冷战舞台上的东南欧/604
第三章 文化交流与全球公民社会/618
第四章 全球消费与全球危机/632
第五章 萨拉热窝(1984年)/647
第六章 1989年及其影响/662
第七章 东南欧在全球化的今天/677
结语 东南欧与世界/690
附录
注 释/709
参考文献/775
图片来源/848
名词解释/849
东南欧大事年表/853
索 引/859
地 图/9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