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叔本华 等著 微子译 ”共有 257817 結果: 支援简体 / 繁體 / 正體字輸入搜索
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美学随笔
作者:[德]叔本华 韦启昌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8-05-01
叔本华美学随笔》里的文章独立成篇,讨论各种不同的话题,阅读、思考、语言学习、文学、历史、艺术、学问、音乐、大自然的美,等等,压轴的就是*触动人心、*引起人们关注的死亡问题。叔本华所讨论的这些话题,其素材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因此大众读者都可以与这位哲学家从所熟悉的事物一起出发,尽力登上云外的高处(叔本华语), ...
詳情>>
售價:NT$ 293

叔本华哲言录 叔本华哲言录
作者:[德]叔本华 韦启昌 编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8-05-01
叔本华作品的中者韦启昌先生,从他翻的近百万字的作中,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轮到的与自由》选取了十几万字,以格言录的形式,编了这部书稿。其中关于宗教和信仰的内容是者新翻的。书稿分人性性格道德、人生幸福痛苦、自己他人、人的心理、爱情婚姻、阅读学习、科学哲学、艺术美学、其他 ...
詳情>>
售價:NT$ 293

叔本华暮年之思 叔本华暮年之思
作者:[德]叔本华 齐格飞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8-09-01
叔本华暮年之思》收录了叔本华生前未公开的两部作品,《老之境》与《自我拷问沉思录》。这两部作品都是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到去世前的秘密手稿, 国内鲜有叔本华手稿的翻和研究作出版,他的手稿是一座亟待发掘的宝藏,这部稿是国内首次翻叔本华的手稿,对推动和挖掘叔本华晚年思想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拓展了叔本华作品的出版范围,扩大 ...
詳情>>
售價:NT$ 293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思想随笔
作者:[德]叔本华 ,韦启昌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9-09-01
叔本华思想随笔》选自《附录和补遗》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他全面论述了天才、命运、美学、性爱、伦理道德等人生思考的诸多方面,从意志哲学的角度回答了人类一直求解的重要问题,同时把他的意志哲学通俗化。 ...
詳情>>
售價:NT$ 491

经典常谈 朱自清著) 经典常谈 朱自清
作者:朱自清   出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4-07-01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青年人通过阅读《经典常谈》这样的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 ...
詳情>>
售價:NT$ 296

镜花缘(李汝珍 著)【新版】 镜花缘(李汝珍 )【新版】
作者:李汝珍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17-04-01
...
詳情>>
售價:NT$ 254

史记【西汉】司马迁 著 史记【西汉】司马迁
作者:司马迁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18-11-01
...
詳情>>
售價:NT$ 245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著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作者:吴敬梓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18-11-01
...
詳情>>
售價:NT$ 245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著 兵法【春秋】孙武
作者:孙武 著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21-04-01
内容摘要:孙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已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约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古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 ...
詳情>>
售價:NT$ 138

经典常谈(朱自清 著) 经典常谈(朱自清
作者:朱自清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24-01-01
...
詳情>>
售價:NT$ 179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著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作者:司马光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24-09-01
...
詳情>>
售價:NT$ 245

人间词话(王国维 著) 人间词话(王国维
作者:王国维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25-03-01
...
詳情>>
售價:NT$ 172

呐喊(鲁迅 著)【新版】 呐喊(鲁迅 )【新版】
作者:鲁迅 著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25-04-01
...
詳情>>
售價:NT$ 167

三十六计(思履 著) 三十六计(思履
作者:思履 著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19-08-01
...
詳情>>
售價:NT$ 138

霍乱之书 霍乱之书
作者:叔本华 ,齐格飞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2-10-01
选自胡布舍尔编五卷本《叔本华手稿》第4卷上,收录了叔本华从1830年到1860年之间的随笔、哲学思考片段和评论。行文结构比较松散,内容广泛但可读性非常强,不需要太多的哲学专业知识便可以欣赏。既有非常扎实与深刻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上学思考;也有对人与人性的挖苦与嘲讽,针对当时的流行哲学概念与风潮的批判;还有箴言与抒情札记。 ...
詳情>>
售價:NT$ 316

孤独是人生常态 孤独是人生常态
作者:[德]阿图尔·叔本华   出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日期:2023-07-01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可供我们选择的路只有两种,要么享受孤独,要么沦入世俗。社会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通过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来取暖,而不是像傻瓜一样靠得太近,灼伤自己。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作品选编,以13篇佳作展现作者在孤独中思索,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的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命运、自由、救赎、 ...
詳情>>
售價:NT$ 281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1卷)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1卷)
作者:[德]阿图尔·叔本华 ,韦启昌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叔本华借鉴了康德的“现象—物自体”的二元结构,用“意欲”取代了“物自体”,同时,把柏拉图的“理念”置于意欲和个体表象之间,理念是意欲的完美的客体化,个体表象是意欲不完美的、幻象的客体化。叔本华在唯理论的盛世提出了全新的唯意志论,预示了哲学发展的转向——从理性主要到非理性主义。全书分四篇,第一篇阐述表象的世界,其表现形式 ...
詳情>>
售價:NT$ 1010

附录和补遗 第1卷 附录和补遗 第1卷
作者:[德]阿图尔·叔本华 韦启昌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9-03-01
《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1850年的封笔之作,这个书名有点笨拙但意思清晰,即“附属作品和遗漏之篇”,分两卷。第1卷是附录,包括观念论和实在论简史、哲学史散论、论大学的哲学、论命运、论见到鬼魂及与此相关的东西、人生的智慧6篇。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作以外的附带作品,里面既有一些探讨相当特别的、各 ...
詳情>>
售價:NT$ 857

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一篇哲学论文 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一篇哲学论文
作者:[德]阿图尔·叔本华 ,韦启昌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5-07-01
叔本华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上,对认识事物的理由或根据,即充足根据律做了深入探讨,重新定义了充足根据律: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理由或根据,否则它就不可能存在。这个原则不仅是逻辑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由此提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即四种表现形式:形成(或说变易)的根据律、认知的根据律、存在的根据律和意欲、动因的根据律 ...
詳情>>
售價:NT$ 347

人生的智慧:唯意志论创始人叔本华经典哲学作品(人生如同钟摆,于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 人生的智慧:唯意志论创始人叔本华经典哲学作品(人生如同钟摆,于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
作者:[德]叔本华 王勇 白莹   出版:台海出版社  日期:2022-12-01
本书是一本通俗实用的哲学入门经典,名哲学叔本华教你智慧、生活的书籍。叔本华沿用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比如说财产;你向其他人所展示的样。本书选自叔本华的封笔之作《附录与补遗》,以简洁优雅、充满哲思的文笔,探讨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人生应遵循的原则,并教导人 ...
詳情>>
售價:NT$ 250

>>> 首頁 前一頁 後一頁 尾頁 (頁碼:3/12891 行數:20/2578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這裡,你可以記下自己常用的搜索詞,快速查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