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大模型推荐系统:算法原理、代码实战与案例分析
》
售價:NT$
445.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編輯推薦: |
我们要依赖丰盈的内心做每天的决定,
而不是深陷精神的焦虑,
日子过得像难民一样毫无安全感可言。
不要等到孩子无法改变时,才想起改变自己。
这是一部帮中国父母战胜养育焦虑的心理自助书!
|
內容簡介: |
在这个激烈竞争、世俗成功观、攀比心态等相交织的时代,家长养育孩子焦虑重重。他们过度关怀孩子,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犯错”的机会、自由成长的空间,他们慈爱而专横,让孩子既恭顺却又不时恼怒与反抗。“直升机父母”把孩子养成不堪挤压的“草莓族”,养成缺少爱的能力与幸福能力的“啃老族”。于是,父母的焦虑度节节攀升。
这是一部帮助天下父母驱散心头焦虑乌云、克服焦虑心态养孩子,向“焦虑”宣战的教养书。作者蒋佩蓉所提出的“丰盈心态养孩子”,是一种融洽亲子关系的心理策略,是一种源于真爱孩子的教育自信,更是一种关爱孩子成长过程远胜于注重结果的开放从容心态。
本书将教你审视自身教养之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明辨自身教养的利与弊,装备并提升自身的分辨力与实践力,战胜自身教养的缺陷与焦虑,将束缚自身的精神枷锁抛到脑后,对未来的挑战了然于胸。唯有自身不慌,方寸不乱,丰盈心态养孩子,才能养出孩子的国际竞争力。
|
關於作者: |
蒋佩蓉,出生于中国台湾,成长于北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供职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并成功创业。2003年,佩蓉一家怀着服务中国的热情定居北京。蒋佩蓉集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称谓于一身,然而最让她津津乐道的却是先生的好太太、三个优秀孩子的好母亲、年轻女性的“妈妈导师”。
从中国台湾到加拿大、从北美到北京,佩蓉跨越了大半个地球、跨越了中西两种文化,又重新扎根于滋养过她的故土与文化。从麻省理工学院高才生到企业高管、从全职妈妈到“妈妈导师”,她始终偏离常人难以理解的轨道画出了人生最美的弧线,她奉行“服务社会,自己快乐”的价值观,传递着人间的温暖与正能量。
目前,蒋佩蓉正带领全家投身慈善、服务他人,倾力教育、传递幸福,她就是一朵全心全意为他人带来幸福的小花,在教育等公益事业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她用真切的人文精神、真挚的生命体验、真实的教育体悟践行着全天下父母迫切需要的丰盈养育之路。
|
目錄:
|
致父母 来自MIT的家书
推荐序
丰盈心态养孩子,养出国际竞争力
自序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世界
第一辑
丰盈心态面对焦躁的世界
1.1 中国崛起,下一代拿什么来领跑
1.2 马太效应及其运用
1.3 中国式教育的恐惧与焦虑
1.4 亚裔学生学业成功背后的代价
1.5 教育也应实行开放政策
1.6 留学英语国家就可以学好英语吗
1.7 做最坏的打算去留学
1.8 留学和移民的剧变与剧痛
1.9 寄宿和出国一定能培养孩子的独立品格吗
1.10 出国留学的竞争压力会比国内小吗
1.11 申请大学,就像相亲一样
1.12 认识自己
1.13 征服你的面试官
1.14 为高考状元美国落榜洗“冤”
1.15 名校争抢的学生——4Q及其限制
第二辑
丰盈心态成就孩子最棒的4Q
2.1 IQ智商
2.1.1 智商与智慧商
2.1.2 保护孩子被蚕食的睡眠
2.1.3 正确答案不是唯一——批判性思维
2.1.4 在家训练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2.1.5 小心,论文抄袭
2.1.6 创造力,未来孩子的竞争力
2.1.7 男孩危机
2.1.8 创造力需要毅力
2.1.9 培养横向思维能力
2.1.10 “连点成面”的T型人才
2.1.11 有益处的网络游戏和资源
2.2 EQ情商
2.2.1 情商的定义
2.2.2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室
2.2.3 合作精神
2.2.4 在课外活动中培养高情商
2.2.5 学礼仪是提高情商的好工具
2.2.6 做好朋友,找真朋友
2.2.7 寒假,我们做什么
2.3 CQ品商
2.3.1 品格教育,进球还是防球
2.3.2 培养有品格有深度的孩子
2.3.3 被解放的凯安
2.3.4 体育精神与品格
2.3.5 谦卑的魅力
2.3.6 做“水管式”的人
2.3.7 乐于付出
2.3.8 过度安排时间
2.3.9 学会休息
2.3.10 空当年的意义
2.3.11 凯文的空当年
2.3.12 优秀源于真诚
2.3.13 性格品质就像肌肉
2.3.14 什么土壤长什么花
2.4 AQ逆商
2.4.1 逆境商数AQ
2.4.2 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2.4.3 打好自己的生活牌
2.4.4 冒险精神
2.4.5 抗逆能力,从延迟满足开始
2.4.6 激情胜过才智
2.4.7 取舍的痛苦:甜美果子的秘密
2.4.8 培养抗逆能力,不是当“鹰爸”
2.4.9 父母示弱的艺术
2.4.10 拥抱我们的软弱
2.4.11 压力是暴君还是工具
第三辑
丰盈心态养出的孩子改变世界
3.1 家的使命和影响力
3.2 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
3.3 走出婚姻里沿袭的模式
3.4 完美主义的特征和修正
3.5 意外的收获:跟随自己的价值观
3.6 父母要支持哪种教育体制
3.7 让家庭与学校互补
3.8 严师出高徒吗
3.9 如何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
3.10 父母成长清单
3.11 从优秀到****
附录1 推荐书目
给父母的书籍
给孩子的书籍
其他多媒体资源
附录2 蒋佩蓉的采访视频
|
內容試閱:
|
1.1 中国崛起,下一代拿什么来领跑
微博带给我的感受
我在微博上很活跃,非常积极地阅读各类原创和转发的微博。实话实说,其中有一些的确是有营养的内容,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糟粕。人们尤其喜欢在微博上不断抱怨事情是何等糟糕,希望别人能转发那些他们认为非常有思想、有深度的文字。
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样两条微博:一条是有关食品安全的,博文中列举了劣质牛奶、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领域的丑闻。有非常多的人@我,希望我能够转发这些文字,并宣称“人们有权得知真相,希望能够发出更大的声响”。有人甚至将此称为“呐喊”。但问题出来了,朝谁呐喊呢?空气吗?为什么要呐喊呢?为了感觉好受点儿还是让愤怒更多一点儿?另一条微博则是一个男孩子在国旗下的演讲,他将原本按老师要求准备的演讲稿偷偷换成了一篇抨击现阶段中国教育的文章。
从表面上来说,转发这两条微博是向社会传递信息,让更多人知道和抨击那些“丧尽天良”的人。但我没有转发任何一条微博,因为我认为这两条微博透露的问题在中国是众所周知的。我相信大家都已意识到,中国的食品安全和教育体系已经很脆弱。我们需要的真是“呐喊”吗?微博上活跃着一种人,他们随时随地、自以为是地为社会把脉,然后“指点江山”,一大批愤青出来了,他们所做的就是生气、抱怨、攻击甚至摧毁。但这样做除了徒增烦恼,给社会制造出更为紧张的气氛之外,别无益处。
也许我被母校MIT的文化影响太深,MIT的口号就是“脑和手”。单纯的思考和无休止的理论对于改变现状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只会让人在几乎没有变化的现状面前变得越来越绝望。对我来说,除非我准备着手解决问题,否则在此之前我不会只在口头上讨论相关问题。
如今的微博上,有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思考”。这样看来,我们的表现是,思考重于一切,却不预备将思考转变成行动力。很久很久以前,我向教堂牧师抱怨教堂的运营模式。他问我,除了抱怨,你有没有什么对策来解决问题,因为你也是教堂的一员,也是这种问题的来源之一;如果你只是在一旁喋喋不休,期待他人来解决的话,一点益处都没有。一语点醒梦中人!
我希望在外留学或即将出国留学的中国孩子,不要把“逃避国内教育制度”作为出国的理由。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翁的你们应当致力于解决那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而对于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要学会适度放手。
立与破,孰重孰轻
如果你是一位建筑工程师,你会知道拆毁一栋房子,只需要几天时间,但是要盖一栋新房子却要花费至少几个月的时间,而且盖一栋坚固持久的建筑比推倒已经岌岌可危的房子难多了。在今天的中国,看到某些事物被推翻时,人们的眼中总是发出兴奋的目光,但是却很少有人对创造全新的、伟大的东西感兴趣。在这里我想问年轻的一代、未来的栋梁:你们想为下一代创造出什么呢?比如创建一个企业、建造一栋建筑物、创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科学发明、解决某些能源或资源危机、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克服某种疾病……还是说,你们只着眼于推倒或享受现有的一切,然后给后来人留下一个烂摊子?
我从微博上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
军史上的今天:1889年4月20日,德国纳粹党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希特勒少年时期的经历很不愉快,他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非常差,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均被拒录。他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窘迫,流浪到维也纳街头,靠卖画为生,同时大量阅读政治书籍,为其后来的经历埋下伏笔。
让人很不安的是,我发现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对世间的美好不再抱有希望、对现状满心愤怒的年轻人。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庞大的社会结构与短缺的教育资源根本无法对个体付出足够的关注、鼓励和培养。这些被长期忽视、缺乏关注的年轻人心中的怨恨与日俱增,怕是终有一天这些年轻人会成为炽热的熔岩,吞噬目光所及的一切,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和毁灭。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
我们可以用一种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释放年轻人心中那如火的热情。年轻人喜欢去寻找值得他们奋斗终生的信念,如此他们才有生存的激情。他们崇尚如同烈士一般牺牲,与志同道合者献身于伟大的信仰。我们从史书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破坏和战争都源自年轻人的浮躁和对捷径的渴望。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是继续满足于过去的辉煌而无作为呢,还是乐于充当愤青的角色,以牺牲无辜为代价摧毁一切,再让后世花精力去重建?或者,我们未来的中流砥柱立志着眼于未来,制定出一些有价值的、伟大的、能流传后世的英明决策?
中国将领跑世界吗
中国目前有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国外。这些人中有将财产转移到国外、亲人移居海外的官员,有将资产转移海外的民企老板,还有那些在海外求学期望能够长期定居的年轻孩子们。人们是因为看到了危机,准备逃离自己的国家了吗?
在逃离这个“你认为很糟”的国家之前,你了解发生在华尔街的美国次贷危机吗?美国人忙着从银行贷款买那些他们根本就负担不起的大房子,银行为了一己私利不断给申请者办理高风险贷款;美国人为了让生活更悠闲,将产品生产外包给那些人工成本低廉的国家……这些画面很和谐,是吗?但当申请者最终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房地产泡沫破裂,整个金融市场崩溃,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只得强行入市,拯救那些奄奄一息的银行。中国的领导者们为了维持中国的GDP增长,也源源不断地购买美国债券增加自身的外汇储备,再度提高美国国内的购买力。如果想了解更多,我建议去看看电影《监守自盗》。由此看出,中国崛起不再是异想天开,而成了一个可预见的事实。但中国的这次崛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那些在大工厂里挥洒汗水的工人们。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惨痛的社会新闻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如在富士康这样的巨型工厂里,层出不穷地曝出自杀事件。这件事的意义可不单是占据了报纸上的一个小版面而已,它提醒我们注意到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类事件意味着中国低人工成本、无技术含量的生产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不同于自己的父辈,新一代的工人并不满足于找一份填饱肚子的工作,他们也不再满足于站在流水线上枯燥地重复组装电路板的工作。在进入社会前,他们努力学习,以期能收获一个美好的人生,当一切幻想都破灭后,有的人承受不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于是选择了跳楼自杀。
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保护,“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最小,于是中国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工人不再愿意以低工资工作,中国又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极可能没有能力偿还债务,而在美国身后,还有许许多多试图解决本国经济问题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如何掌控这一情况?中国又拿什么来跟他国竞争,并引领整个世界呢?
中国目前的确存在危机。“危机”这个词很有趣。有些人会将其视为“危险”,但有些人也会将其解读为“机会”。其实从历史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机会往往伴随着危险而来。你知道“股神”巴菲特的致富秘密吗?当每个人都忙不迭地为了减少损失而抛售手中的股票时,他反其道而行之,以相当实惠的价格购入大量的低价股票。因为公司总是有固定价值的,但在抛售的高峰期,价值肯定被低估,而他看准时机出手买入,随后继续帮助那些公司获得长远的发展,如此一来,他的财富将大幅增长。
所以,我想问问年轻的留学生们:有没有人打算出国后再回国?有没有人打算要坚守这个国家,与之共进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