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90秒自愈:超简单穴位祛病法

書城自編碼: 251121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保健/養生中医养生
作 者: 孙呈祥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7749794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9/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推荐连接万物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NT$ 290.0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甘于平凡的勇气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1
《 吃对了就能瘦 》
+

NT$ 291
《 妈妈抚触:让宝宝吃得香睡得好不生病 》
+

NT$ 291
《 古法艾灸 》
+

NT$ 291
《 吃“粗”健康:餐桌上的五谷杂粮 》
+

NT$ 291
《 病 自己会好 神奇的足部反射区祛病法 》
+

NT$ 291
《 这样做,宝宝不发烧不咳嗽肠胃好 》
編輯推薦:
·突遇紧急疾病,没有医生在身边,也不用手忙脚乱,身体自带穴位就能解决问题;
·家庭常见小病痛,去医院不值当,吃药担心副作用,特效穴能帮上大忙。
·了解身体美容穴位,绝不会让你吃亏,经常按按,排毒瘦身,延缓衰老,越变越美。
·按摩身体关键特效穴,活血化瘀,强筋健骨,从此告别颈肩腰腿痛,不在害怕阴雨天。
·养五脏就是养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按摩特效穴,使五脏恢复年轻活力,人才不会老。
要相信,你的双手就有不可思议的力量,150多个祛病除疾特效穴,精准取穴+按摩手法+穴位功效+真人示范,安全简单无副作用,轻松解决病痛烦恼,做您全家的贴心医生。
內容簡介:
其实,人体特效穴就是身体自带的大药房,只要正确取穴,科学按摩,一些常见的疾病和身体不适就能轻松解决。特效穴祛病的最大优势便在于其安全无副作用,彻底免除了吃药打针的困扰,让您安心获得健康。本书选取人体内近150个特效穴位,一穴配两图,轻松找准穴位,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每个特效穴的功效和用法,一学就会,一看就懂。每个步骤还配有真人演示按摩手法,步骤说明简易清晰,让专家告诉您如何按摩最有效;无论是防病治病还是日常保健养生,您都可以按照本书提供的特效穴和方法为自己或家人按摩,希望本书能带给您和家人健康长寿。
關於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按摩科、传统骨伤科专家
师从中医药大学骨科开创人刘寿山。经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擅长用多种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部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尤其对特效穴位和按摩见长。主编的多部著作,成为业内医生重点学习的参考资料。
目錄
Part 01
 安全有效,
 90秒自愈的安全祛病法
 10 {01 为什么穴位能治病?}
 14 {02 找穴不出错,久按成良医}
 16 {03 手到病自除——最简单易学的穴位按摩法}
Part 02
 你不知道的紧急救治穴,
 关键时刻帮大忙
 22 {人中穴}——中暑、昏厥的急救要穴
 23 {合谷穴}——易找好用的紧急救治要穴
 24 {曲池穴}——止痒、降压一按就灵
 25 {内关穴}——疑难杂症应急要穴
 26 {十宣穴}——紧急救治经外奇穴
 27 {百会穴}——紧急救治高血压危象
 28 {尺泽穴}——润肺止泻应急要穴
 29 {少商穴}——泄肺热的急救要穴
 30 {中冲穴}——苏厥、开窍、清心第一穴
 31 {神阙穴}——人体要穴,生命根蒂
 32 {少冲穴}——中风昏迷急救穴位
Part 03
 舒筋活血,
 治好你多年的关节痛
 34 {列缺穴}——头颈疾病的克星
 35 {天柱穴}——常按天柱,无落枕之忧
 36 {大椎穴}——头疾、颈椎病治疗的首选要穴
 37 {肩井穴}——治疗头、肩疼痛之胆经要穴
 38 {天宗穴}——对付肩部问题的第一穴
 39 {肩贞穴}——肩周炎患者的福音
 40 {阳溪穴}——腕臂疼痛找阳溪
 41 {承山穴}——治疗腰腿疼痛之要穴
 42 {后溪穴}——缓解急性腰痛立竿见影
 43 {委中穴}——腰背止痛委中求
 44 {肾俞穴}——滋阴壮阳、治疗腰背痛之要穴
 45 {腰阳关穴}——保健腰腿立奇功
 46 {环跳穴}——腰腿疼痛轻松解决
 47 {血海穴}——引血归经之腿部要穴
 48 {犊鼻穴}——治疗膝关节病的特效穴
Part 04
 一病多穴,
 90%的病一按就好
 50 {率谷穴}——偏头痛的克星
 51 {风池穴}——抵挡风邪的头部卫士
 52 {太阳穴}——“经外奇穴”,头部“死穴”
 53 {中渚穴}——耳鸣、头痛一扫空
 54 {头维穴}——头晕、头痛都找它
 55 {关冲穴}——热病中暑,急掐关冲
 56 {迎香穴}——治疗鼻炎的第一要穴
 57 {内庭穴}——牙痛的克星
 58 {耳门穴}——缓解牙痛之苦
 59 {承浆穴}——牙龈肿痛、流口水时找承浆
 60 {地仓穴}——口水太多,找地仓帮忙
 61 {劳宫穴}——泄热治口疮
 62 {大陵穴}——祛除心热口臭
 63 {鱼际穴}——轻松赶走声音嘶哑
 64 {商阳穴}——治疗咽喉肿痛的“金嗓子喉宝”
 65 {廉泉穴}——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建奇功
 66 {照海穴}——补肾又滋养,治疗咽疾要穴
 67 {攒竹穴}——制止呃逆,立竿见影
 68 {复溜穴}——汗多可止汗,汗少可发汗
 69 {极泉穴}——向狐臭说“bye bye”
 70 {大包穴}——大包能解岔气
 71 {通里穴}——中风失语的灵丹妙药
 72 {侠溪穴}——火气大了取侠溪
 73 {膻中穴}——疏理胸中闷气
 74 {阳陵泉穴}——抽筋痛苦一点便消
 75 {昆仑穴}——可对抗多重疼痛的膀胱“经”穴
 76 {承泣穴}——眼科疾病的专家
 77 {云门穴}——治咳嗽咳痰,它最灵
 78 {孔最穴}——治咯血、痔疮最有效
 79 {天突穴}——咳喘患者可找它
 80 {中府穴}——咳喘、胸痛的克星
 81 {少府穴}——心胸有病少府泄
 82 {曲泽穴}——心痛心悸它来救
 83 {天池穴}——胸闷心痛常按能消
 84 {郄门穴}——急性心疾用力掐
 85 {梁门穴}——胃痛呕吐怎么办,梁门帮你解危难
 86 {梁丘穴}——急性胃病的救命良药
 87 {地机穴}——掐地机可止急性腹泻
 88 {偏历穴}——偏历利水,治疗腹胀、水肿
 89 {中极穴}——排尿异常不着急
 90 {秩边穴}——解除痔疮带给你的烦恼
 91 {外关穴}——热病的首选穴
 92 {风门穴}——治疗一切外风所致的疾病
 93 {丝竹空穴}——癫痫患者常按丝竹空
 94 {风市穴}——治疗中风瘫痪和皮肤瘙痒的祛风大穴
 95 {伏兔穴}——治疗下肢疾病的常用穴
 96 {申脉穴}——矫正外八步态的穴位
Part 05
 养卵巢、护子宫、祛隐疾,
 不再为妇科病抓狂
 98 {至阴穴}——预防和纠正胎位不正
 99 {少泽穴}——解决哺乳期妈妈的烦恼
 100 {隐白穴}——经期量多,隐白最有效
 101 {归来穴}——治疗妇科病的闺中密友
 102 {带脉穴}——解妇人忧愁的穴位
 103 {次髎穴}——驱走妇科疾病,认真呵护女性
 104 {子宫穴}——全面治疗妇科病的经外要穴
Part 06
 燃脂肪、排体毒,变瘦变美必学的
 “弹”指神功
 106 {颊车穴}——面部美容之奇效穴位
 107 {四白穴}——美白、养眼特效穴位
 108 {印堂穴}——好找易用的美容穴位
 109 {大迎穴}——面部美容要穴
 110 {颧髎穴}——祛除“红脸”有奇效
 111 {翳风穴}——面部减脂的特效穴
 112 {瞳子髎穴}——擦亮“心灵的窗户”
 113 {睛明穴}——眼睛输送气血的第一要穴
 114 {听会穴}——解决各种耳朵烦恼的奇妙穴位
 115 {盲俞穴}——消脂散热第一穴
 116 {京门穴}——消除肥胖的美体穴
 117 {大巨穴}——美胸特效穴位
 118 {中脘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一要穴
 119 {阴陵泉穴}——润肠通便,有助减肥
 120 {大肠俞穴}——保持肠道卫生的“清道夫”
Part 07
 调气血、固本元,
 养生先要养五脏
 122 {心俞穴}——关爱心脏的健康
 123 {神门穴}——治“心”之要穴
 124 {太冲穴}——治疗肝病的首选穴位
 125 {肝俞穴}——改善心情,保护肝脏
 126 {大敦穴}——护理肝经和肝脏有奇功
 127 {行间穴}——肝火旺时选行间
 128 {蠡沟穴}——同时保健肝胆二经的穴位
 129 {期门穴}——治肝、排毒要穴
 130 {太渊穴}——肺经大补穴、补气最强穴
 131 {肺俞穴}——养肺散热之要穴
 132 {魄户穴}——拒绝干燥,保健肺部
 133 {公孙穴}——补脾、安神之要穴
 134 {脾俞穴}——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
 135 {章门穴}——细心关照脾脏的穴位
 136 {太白穴}——保护脾脏,祛除脾虚
 137 {志室穴} ——保养肾脏、抵制衰老的老年保健穴
 138 {涌泉穴}——强肾第一要穴
 139 {太溪穴} ——提供肾动力,为补肾要穴
 140 {飞扬穴} ——按一按,同时保健肾与膀胱
Part 08
 通经络、强体质,
 阴阳调和百病不生
 142 {神庭穴}——保健大脑显身手
 143 {下关穴}——面部的保健要穴
 144 {腕骨穴}——皮肤发黄腕骨求
 145 {阳白穴}——保护眼睛的穴位
 146 {头临泣穴}——畅通鼻窍的特效穴
 147 {听宫穴}——耳朵聪灵听力好
 148 {肩髃穴}——肩部保健必选的穴位
 149 {肩髎穴}——肩部不舒服的好帮手
 150 {阳池穴}——手的小暖炉
 151 {条口穴}——小腿诸疾条口取
 152 {解溪穴}——保护踝关节的卫士
 153 {足窍阴穴}——脚上的五官科大夫
 154 {足三里穴}——抗衰老特效穴位
 155 {命门穴} ——保护生命,促进生生不息的穴位
 156 {心俞穴}——宽胸安神之特效穴位
 157 {间使穴}——使抑郁心情变开朗
 158 {少海穴}——随身携带的“心理医生”
 159 {支沟穴}——气行便通一身轻
 160 {丰隆穴}——祛全身有形、无形之痰
 161 {关元穴} ——调节内分泌、强身治病要穴
 162 {膈俞穴}——活血行血,补血养血
 163 {气海穴} ——调经助阳,对抗虚劳之特效穴位
 164 {手三里穴}——通经活络,缓解疼痛
 165 {天枢穴}——理肠消疾特效穴
 166 {日月穴}——保护胆囊,预防胆结石
 167 {胆俞穴}——保护胆囊,祛除口苦
 168 {丘墟穴}——忠诚于胆囊的穴位
 169 {膀胱俞穴}——调理小便的保健穴
 170 {承扶穴}——利尿保健奇穴
 171 {委阳穴}——祛湿利水的主要穴位
 172 {上巨虚穴}——呵护大肠,远离便秘
 173 {养老穴}——晚年健康靠养老
 174 {三阴交穴} ——女人不可不知的特效穴位
 特别赠送
 175 最新国家标准定位14经脉
 穴位图
內容試閱
01为什么穴位能治病?
穴位是人体的随身御医
经络,这个中国古人发现的贯穿人体的神秘“通道”,长久地吸引着当代的人们。那么什么是经络呢?下面,将人体比成地球来说明这个问题,地球上有经线和纬线,起到网织地球的作用。
相应地,人体上有纵行的经脉和行走其间起到联络经脉作用的络脉,经脉与络脉相互交织,网络人体,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经络系统。
人体上的穴位就如同地球上的河流、湖泊。地球上的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滋养着山川树木,由于河流、湖泊的滋润,地球上的生命才能欣欣向荣,人类才能居住在有着美好生活环境的地球上。
同样地,人体的穴位分布于人体上的各个部位,其间运行的是气血津液,起到滋养人体脏腑、肌肉、骨骼、筋脉等作用,穴位里的气血津液充足,人的生命才能欣欣向荣。
经络、穴位是人体的“随身御医”。头痛、发热是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有些小的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却算不上是疾病,但是它们的存在确实会使身体不舒服。那么对于这些“小打小闹”似的疾病,只要我们掌握了经络、穴位,就能随时随地解决它。利用经络、穴位解决日常一些疾病的问题,不但效果显著,而且实施起来方便、快捷,往往具有手到病除的效果,因而称其为人体的“随身御医”一点都不为过。
神奇的穴位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的治病部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又称为穴位。腧穴的形成和发展共分为3个阶段。
远古时代,当人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砭刺、叩击、按摩、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这就是中医理论说的“以痛为腧”。这种“以痛为腧”所认识的腧穴,是认识腧穴的第一阶段,即无定位,又无定名阶段。
其后当人们对体表施术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了解逐步深入,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时,发现有些腧穴有确定的位置和主治的病症,并给予位置的描述和命名,这是腧穴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定位、定名阶段。
随着对经络以及腧穴主治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古代医家对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了归类,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孤立的点,而是与经络脏腑相通的。通过不断总结、分析归纳,逐步将腧穴分别归属各经。这是腧穴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黄帝内经》论及穴名约160个,并有腧穴归经的记载。晋代《针灸甲乙经》记载全身经穴名349个,除论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领外,并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为腧穴学理论和临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王唯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考证,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个腧穴,并铸造铜人两具,铜人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
元代滑寿所著《十四经发挥》记载经穴亦为354个,并将全身经穴按循行顺序排列,称“十四经穴”。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经穴359个,并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充实了针灸辨证施治的内容。
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定经穴361个,并沿用至今。2006年1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又将印堂穴(GV29)归入督脉,使经穴数目增加到362个。
穴位是如何分类的
人体的腧穴有很多,腧穴之间互相联系,不是彼此孤立的。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将具有共性的腧穴加以系统分类,大体上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
常叫作“经穴”,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上的腧穴。它们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是腧穴中的最主要部分。
奇穴
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因此也叫作“经外奇穴”。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对某些病症有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如太阳穴治头痛,阑尾穴治阑尾炎等。
阿是穴
俗称“压痛点”,古代叫作“以痛为腧”。它既无具体名称,也没有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点作为腧穴的,阿是穴实际上是尚未命名的腧穴,是经穴产生的基础。
穴位中的特定穴
原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12个腧穴。原穴与脏腑之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三焦之气源于肾间动气,输布全身,调和内外,宣导上下,关系着脏腑气化功能,而原穴正是其所流注的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因此,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协助诊断。
络穴
络穴是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之处的15个腧穴。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穴除可治疗其络脉的病症外,由于十二络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因此,络穴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如肝经络穴蠡沟,既可治疗肝经病症,又可治疗胆经病症;同样胆经络穴光明,既可治疗胆经病症,又可治疗肝经病症。络穴的作用主要是扩大了经脉的主治范围。
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12个腧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如肺热咳嗽,可选泻肺之背俞穴肺俞;寒邪犯胃出现的胃痛,可灸胃之募穴中脘。
另外,背俞穴和募穴还可用于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连属的组织器官疾病,如肝开窍于目,主筋,目疾、筋病可选肝俞;肾开窍于耳,耳疾可选肾俞。
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共16个腧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症的重要穴位,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如急性胃脘痛,取胃经郄穴梁丘;肺病咯血,取肺经郄穴孔最等。脏腑疾病也可在相应的郄穴上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诊断。
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即本经五腧穴中的合穴,而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的下合穴依次分别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委中、委阳。临床上六腑相关的疾病常选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肠痈取上巨虚,泻痢选下巨虚。另外,下合穴也可协助诊断。
找穴不出错,久按成良医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在取穴定位时,都会用“寸”作为单位。可怎么知道1寸是多长呢?其实,寸的度量秘密就藏在我们的手指里。1寸有2种取法:一是可以取单手大拇指的宽度;二是将单手中指关节弯曲,取侧面两道明显由于弯曲造成的纹路的纹头间距离。1.5寸便是单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的位置为标准,取食指和中指的宽度。3寸的取法与1.5寸相似,但取穴时需要将单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
取穴时,除了以手指丈量外,还可以用一些体表特征作为参照。比如,头部的发际、眉尾、鼻底等,腹部的肚脐、腹中线,背部的脊柱,腿部的膝眼、脚踝,手部和脚部的指(趾)缝纹头连线等。
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定位方法。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中指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为列缺穴等。
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自然标志取穴法”。人体自然标志有2种,一种是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指趾甲、乳头、肚脐等,称为“固定标志”;一种是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包括皮肤的皱襞、肌肉部的凹陷、肌腱的暴露处以及某些关节间隙等,称为“活动标志”。自然标志取穴法是常用的取穴方法,如两乳中间即是膻中穴,握拳在掌后横纹处是后溪穴等。
“补、泻、和”,关键在方向和力道
中医按摩讲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法以平和”的原则。这些“补、泻、和”便与按摩的方向与力道有关。
从方向上来说,“补”就是要顺时针或者顺着经脉运行方向按摩;“泻”就是要逆时针或逆着经脉运行方向按摩。从力道上来说,“补”就是要施重力按压;而“泻”就应是要用轻柔的手法推、揉。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胃胀不适,很可能是经气逆行胃火上浮所致,此时就应行“泻”法,只需将手置于胃上,逆时针推揉胃部,便可缓解胀气及不适。如此一来,这些说起来很玄妙的“补、泻、和”,就变得非常简单易学。
手到病自除——最简单易学的穴位按摩法
按法
用手指、手掌、肘或足按压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种手法。按压的深度可浅到肌肉,也可深达骨骼、关节、内脏。按压的方向要垂直,按压的力度要由轻到重,在有一定的压迫感后持续一段时间,再慢慢放松;也可间断性地一按一放,有节奏地按压。切忌用迅猛的爆发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按法可分为指按、掌按、肘按、踩压等4种操作方法。
◆指按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多用于穴位的按摩,按压的力量以有发胀、发酸的感觉为度。
◆掌按法 用掌心或掌根按压,多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腹部。
◆肘按法 用屈肘的顶部按压,多用于软组织丰满的深在部位,如腰、臀部或大腿等。
◆踩压法 用足踩压的一种按法,常用于腰、臀、大腿等部位。
揉法
用手指螺纹面、掌根、掌面或大鱼际定于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根揉法和大鱼际揉法。
◆指揉法 用拇指指腹或食、中指指腹揉动体表的穴位。
◆掌根揉法 用手掌掌根在体表的腰、腹、四肢等处揉动。
◆大鱼际揉法 用大鱼际揉动体表的方法。
摩法
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穴位表面,用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摩动。此法应缓慢柔和。摩法有指摩、掌摩、掌根摩等3种操作方法。
◆指摩法 常用于眼睛周围。
◆掌摩法 常用于腹部。
◆掌根摩法 常用于头、背、腰、臀部。
拿法
用拇指与中指、食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形成弧形(如对拿内关、外关穴),做对称用力、一松一紧的拿按动作。常用于四肢部的穴位。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祛风散寒、泄热止痛的作用。
擦法
用掌根或大、小鱼际或四指并拢,着实于一定部位上,沿直线做上、下或来回擦动。擦法可分为掌擦、大鱼际擦和侧擦等3种,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宽胸理气、疏肝解郁、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作用。
◆掌擦法 手掌伸直,用掌面紧贴于皮肤,做上下或左右方向的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摩擦。适用于肩背、胸腹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
◆大鱼际擦法 掌指并拢微屈,用大鱼际及掌根部紧贴皮肤,做直线往返摩擦。本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四肢部。
◆侧擦法 手掌伸直,用小鱼际紧贴皮肤,做直线来回摩擦。适用于肩背、腰骶及下肢部。
推法
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方式很多,主要的有以下2种:
◆一指禅推法 又叫指推法。用拇指的指峰着力于治疗的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为主动,做来回不断地有节律的摆动,多用于头部和腹部,有理气活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掌推法 用一手掌或双手掌紧贴皮肤,向前推挤肌肉,有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的作用。
击法
用掌根或大、小鱼际或拳叩击体表,往往两手同时叩击,可分为掌根击法、侧击法、合掌击法和拳击法等4种,有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消除肌肉疲劳和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搓法
手指并拢,双手掌面夹住下肢,由上向下搓,或按于某一部位做上下或来回搓揉。搓法常与擦法结合,如搓擦涌泉穴,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松肌肉等作用。
点法
用指端或器具尖端,固定于体表某个部位或穴位上点压的方法,适用于四肢和腰背、臀部穴位,分为拇指点法、屈指点法和三指并点法,有疏通经脉、祛风散寒、开导闭塞等作用。
◆拇指点法 用拇指指端着力点穴位,点按时拇指与施术部位成80°。
◆屈指点法 用掌指关节背侧面突起处点穴的方法。
◆三指并点法 用三指点体表某部的方法,即食、中、无名指指端并拢,用指端点压于经络上,定而不移。
啄法
用双手或单手,手指自然屈曲,指端并齐,以诸指端为着力点,以腕部自然地上下屈伸摆动,使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的经脉、穴位上啄击,犹如鸟类啄食。轻啄偏于兴奋,重啄偏于抑制。此法有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等作用。
揪法
用拇指与食指指腹,或食指第二节侧面,又或食指、中指指腹,对合呈钳状,挟捏住皮肉、肌筋,捏而提起,随即使肌筋滑脱离去,并使之“咯咯”作响。快速提捏,快速滑脱,如此反复操作,局部呈紫红色或潮红色为度。此法有清热解表、疏通皮肤、引邪外出、祛风散寒等作用。
拍法
手指并拢,拍打身体某部位。其力量根据部位的不同而定,如头、颈部宜轻,腰臀及下肢宜重,适用于身体各部位,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调全身气血等作用。
刮法
左、右食指屈成弓状,以食指的内侧面紧贴某一穴位或部位,向旁边刮抹,常用于眼周部位和额部,有疏通局部气血、醒脑明目等作用。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