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NT$
296.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NT$
347.0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NT$
658.0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NT$
811.0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NT$
653.0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NT$
388.0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NT$
51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许公岩老先生的遗著,许老一生专著于临床,活人无算,其方量小力宏,当年在北京中医医院颇负盛名,学习者众,今整理其生前口述资料,言简意赅,临床价值颇高。
|
內容簡介: |
许公岩、胡馨*的《许公岩口述临证精要明医馆丛刊》讲述了许公岩治病*重视辨症施治,他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祖国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在诊断中,他始终把四诊辨证放在首位,强调四诊合参,认为问诊可于病情别其寒温,审其虚实;闻诊以辨别声音之韵为主,要以五音五声应五脏之变;望诊要观神、察色、审体质、别形态,尤其以舌诊*为重要。经长期观察,潜心研究舌诊方面的异常变化与疾病的有机联系,总结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
目錄:
|
第一章 中医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生理
一、脏腑
二、经络
三、气、血、精、津液
第二节 中医诊断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三节 中医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第四节 中医论治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与祛邪
三、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
四、正治与反治
五、主次与缓急
六、局部与整体
七、机动与灵活
附:八法简介
第五节 中药知识
一、四气
二、五味
三、升降
四、配伍
五、协和
第二章 辨证纲要
第一节 支气管炎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二、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一、实喘
二、虚喘
第三节 心脏病
一、虚证
二、实证
第四节 高血压病
一、实证
二、虚证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
一、急性肝炎
二、慢性肝炎
第六节 肝硬化
一、早期肝硬化
二、晚期肝硬化
第七节 胆结石与胆囊炎
一、气滞型
二、湿热型
三、实火型
第八节 胆道蛔虫
第九节 肾炎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三、肾盂肾炎
四、泌尿系感染
五、泌尿系结石
第十节 胃炎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第十一节 痢疾
一、疫毒痢
二、湿热痢
三、久痢
第十二节 消化性溃疡
一、胃溃疡
二、十二指肠溃疡
第十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
一、风痹
二、寒痹
三、湿痹
四、热痹
第十四节 神经官能症
一、肝火虚浮
二、心脾两虚
三、心肾两衰
四、肾气不足
第十五节 口腔溃疡
一、脾胃湿热型
二、脾胃阳虚型
三、心肾不足型
附:许公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小结
一、症状及分型
二、治法与用药
三、典型病例
四、小结
第三章 肺病临证精要
第一节 许公岩从湿论治肺病
一、湿证的概念
二、湿证的病机
三、湿邪的临床表现
四、湿证的治法
第二节 许公岩运用理脾法治疗肺病心得
第三节 许公岩治疗肺病常用方药
一、干姜温脾复运之要药
二、甘草化阴和阳之要药
三、四逆散除复发之根基
四、苍麻汤推化法之主方
第四节 许公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证思路
一、四诊
二、辨证
三、治疗
第五节 推化法治疗痰湿中阻型慢性支气管炎
第四章 肺病临证验案
第一节 慢性咳嗽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內容試閱:
|
一、干姜温脾复运之要药
干姜乃干燥的老生姜,为日常习用的调味品。味大辛,性大热,属温中散寒的有效之品。前人很早就以之为治脾胃虚寒的异味良药。凡病见食少不运,脘腹冷痛,胃寒吐泻;甚至肢冷脉微,阳气欲脱,或肺气虚寒,咳痰清稀,或气虚中寒,呕吐鲜血,以及风寒湿痹,肢冷疼痛等。举凡阳气不足之由于脾运衰败者,必从大力温中复脾为治。首需采用干姜之辛热守中者为主药,温补脾寒以增其热能,使气健运复则寒气化而阳气布,肢冷寒痹迅即得解。仲景对于干姜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用干姜的方剂达72首之多。如大建中汤、小青龙汤、四逆汤等。虽主治各有其适应证,但干姜的使用意图则不出治疗脾气虚寒所致的水停气结证。清代陈修园认为干姜之所以能治各种疾病,是因为干姜温而不烈、辛而不偏,为治脏寒要药。他又进一步从病理上说明前人临证中使用干姜的道理,胸中者肺之分也,脏寒则金失下降之性,气壅于胸中而满也;满则气上,所以咳逆上气之证生焉,其主之者,辛散温行也。中者土也,土虚则寒,而此能温之;出血者,以阳虚阴必走,得暖则血自归经也;出汗者,辛温能发散也;逐风温痹者,寒邪之留于筋骨也;治肠澼下利者,除寒邪之陷于胃肠也;以上诸治,皆取其雄烈之用。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许公岩对于干姜是有深刻认识的。所谓肺寒气壅,阳虚阴走,寒流筋骨,寒邪陷肠诸般病理,取干姜温脾振阳之用乃不易之大法。由于机体气力的强弱,实际就是脾运健否的表现。健则气化水行,虚则气结水停,变生的形症虽多,总属中阳失展的唯一病理。应知脾阳不布,全身之阻结必不能只限于某处,应是遍及脏腑。临证上具体证候的形成,有在脾、在肺、在气血之不通。更说明脾气的虚寒,乃整体气力不足的问题。所以,清代黄宫绣从实践运用干姜的经验中总结指出:干姜且同五味则能通肺气而治寒嗽;同归、芍能入气而生血故凡因寒邪内入而见脏腑痼蔽、关节不通、经络阻塞、冷痹寒痢、反胃膈绝者,无不藉此以为拯救。寒邪痹阻心阳所见之胸闷、心悸疼楚的心气不足可推知黄氏能用四逆汤中的姜、附,以温振心气治疗。总之,病虽脾虚难运,机体的气力微弱不足时,必以干姜之辛温燥烈,大力以为治,却属肯定大法。多年来通过自己初步的总结,在临证使用干姜有四个用途,然皆为温脾复运的同一意图。
(一)温脾
凡脾气虚寒所致之食少不适,症见便溏、溺清、肢冷身倦,舌淡,脉微,用干姜30~60g合甘草60g、生黄芪15g、升麻10g,从温中益气立法,疗效每获满意。
(二)补肺
久咳气短,痰清稀或白黏,口淡不渴,食少欲吐,食则脘闷,便秘或溏,小便清长,舌淡胀,苔湿腻,或薄白欲光,或中根厚腻,脉沉滑细或怠缓。无论是素嗜茶酒,或有结核病史,凡系脾虚及肺,治应温中者,则宜《金匮要略》干姜甘草汤加味。
(三)强心
心力源于脾气,此前人脾为后天之本一语的由来。如此心气减弱或不足导致的胸闷气短、心悸神疲诸症,只要舌淡不红,脉细微或见动,治需强心益气者,亦应以干姜为主。
(四)止血
前人所谓的脾能统血,即脾气充足能统摄周身血液循常道以运行之义。虽亦可说是血液妄行,但须以血为热迫者做鉴别,应从兼证,特别是在舌脉上为之详辨。原于脾气虚寒而见血从上溢者舌多淡,苔湿腻或光,脉细滑稍弦或不弦,脘闷欲呕,便秘或溏尤为必兼的形症,此等溢血就须以温中益气复脾做治疗。
凡用干姜,无论病位在脾,在肺,甚至表现在心,凡属于正气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变而需温中益气者,必主以干姜。然更须以重量之甘草为配,才能显示其作用,否则阳未复而躁扰加,就难以控制病情。应知干姜温阳力强,益气不足。病至脾虚成败,气阳俱亏损,双补为此际唯一措施,况辛甘方能合化而成阳,此又必须予以注意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