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如何参观美术馆:资深艺术顾问给艺术爱好者的32条参观指南

書城自編碼: 291744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 者: [荷]约翰·艾迪玛[Johan Idema]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84043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36/5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1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纯粹·我只要少许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NT$ 50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60
《 我们所触碰的一切 》
+

NT$ 288
《 当呼吸化为空气 》
+

NT$ 1185
《 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 》
+

NT$ 218
《 白事会--死是个游戏 》
+

NT$ 960
《 书淫艳异录(精装增补本) 》
編輯推薦:
如果你对艺术世界默默向往,却总觉得美术馆令人敬而远之
如果你看着传说中的艺术名作脑中总是若干个黑人问号但你真的很想看懂
那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的

★ 以行走全世界各大美术馆的经验,资深艺术顾问约翰艾迪玛从普通参观者的角度提出32条有趣兼具实用的小贴士,告诉你进入美术馆之后该如何行动才会收获*
★ 谁说艺术无须解释?谁说艺术品只能在白墙上展示?谁说艺术品*不能触摸和拍照?谁说熊孩子不懂艺术?颠覆你对美术馆的刻板认知,是对僵化思维的大挑战!
★ 精装、篇幅短小、图文并茂、轻薄便于携带,可随身携带,随时翻阅
★ *末附有NOTE,可随时随地记下脑中想法
內容簡介:
美术馆只有专业人士才去?
艺术品只有专业人士才看得懂?
關於作者:
约翰艾迪玛(Johan Idema,1973)是一名艺术顾问、作家。在艺术界以热情洋溢,锐意创新闻名。专长于创新理念的发展、企业规划、创新管理和艺术咨询。2009年出版《超越黑盒子与白立方》(Beyond Black Box and White Tube),针对博物馆和剧院建筑提出崭新思考方式。2011年出版《到现场去!重新思考古典音乐现场演出》(Present!Rethinking Live Classical Music),探讨如何让古典音乐现场演出更令人兴奋、更接地气。他是世界各地美术馆的常客,于2014年获得创新文艺奖。
目錄
推荐序1眼见为实

推荐序2参观美术馆:作为生活方式


引言 别瞎逛了,开始行动

如何阅读本书


1 美术馆的眼睛

如何用警卫的见识来让你获益


2 慢慢走,但别停

走到腿疼怎么办


3 里面没有人的画

如何欣赏风景画


4 当艺术发生时

观察他人如何欣赏艺术


5 美与丑

如何区分艺术的好坏


6 艺术在哪里结束,世界从哪里开始

画框如何影响艺术效果


7 有本事的话,震惊我一下

如何欣赏令人震惊的艺术


8 但是,这算是艺术吗?

弄清楚你对艺术的期待


9 尚未邂逅的朋友

与陌生人交流的乐趣


10 粘在你脑中的口香糖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杰作


11 完美的解药

为什么孩子是最佳导览员


12 现实作为我的行动场域的功能

如何对付艺术行话


13 美术馆的灵魂

员工推荐的妙用


14 赤裸裸地欣赏人体

如何看待裸体艺术


15 他摸起来光滑而坚实

为什么触摸艺术品很重要


16 无题#3,1973

如何解读极简抽象的作品标题


17 禁止拍照!

拍照如何提升你的美术馆体验


18 不只是艺术的坟墓

扩展你对美术馆价值的认知


19 自拍二字出现以前

如何欣赏肖像画


20 有关艺术的问题,尽管问我

美术馆导览员的价值


21 不要急,慢慢看

拜托你,看久一点


22 艺术是一场对话

重新思考美术馆餐厅的意义


23 自带马扎有必要

坐下来可以看得更详细


24 标签让我觉得自己很蠢

如何应对标签


25 还有问题吗?

如何让导览物超所值


26 情绪的露天井

阅读留言簿有什么好处


27 请去找艺术家聊聊

了解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28 骷髅、苹果和瓶子

如何欣赏静物画


29 把外面的风景带进来

从美术馆的窗户观察世界


30 为什么要去美术馆?

如何确定你的潜在动机


31 不如买张明信片做纪念

认真对待美术馆纪念品商店


32 听听音乐,看看画

音乐是欣赏艺术的最佳伴侣


那些值得一去的美术馆

去哪里参观


延伸阅读
內容試閱
如果不是因 为白立方 (white cube)这个概念,我也不会写这本书。所以你很有必要先对它了解一二。


白立方这个词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出现时,指的是那种宽敞、干净、没有色彩 因而很纯粹的白色空间,一个没有任何干扰的场所。在白立方里,只有你和艺术作品静默独处,中间没有任何阻碍。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白立方本身竟成了目的,给了美术馆方和艺术家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借口。结果,白立方的包围开始让人感到隔绝,它的干净让人觉得好像消过毒,进入美术馆也总让人感觉好像进了实验室一样。白立方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反而开始代表一种呈现艺术的方式。这种转变对美术馆参观体验造成的深远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你可能觉得,现在都快过去五十年了,情况应该有所变化才是。美术馆的专业人士会说,看看那些新建或翻修过的美术馆就知道了,多壮观啊。他们说得对:有些白立方现在装了窗户,有些则炫耀它们精彩绝伦的建筑风格。然而,美术馆为我们奉上它们的艺术作品时,遵 循的那些老规矩却没有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艺术自身从各个方面都在不断革新变 得更加多样化、更复杂,也比从前更怪诞荒唐了但是展示艺术的方式,仍然是以前那种 单调乏味的极简抽象派艺术风格。难怪著名艺术收藏家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会把白立方描述为干净整洁到毫无生气,且老派刻板到令人担忧。而且,更糟糕的是,白立方现在似乎被视为了展示艺术的唯一方式。


从作品晃悠到作品


过分的纯粹伤害了美术馆。艺术要产生意义,必须和真实的世界产生联系。并不是说艺术应该在像被轰炸过似的破破烂烂的地方欣赏,艺术批评家杰瑞萨尔茨(Jerry Saltz)公允地评价道,而是说除了白立方之外,应该还有其他方式来呈现艺术,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表现方式上。但矛盾的是,大多数美术馆那种宁静、一丝不苟的气氛,并不适合解说或阐释艺术品的内涵。通过讲解背景故事、交谈、表演、开派对等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可美术馆洁净的墙壁和安静的环境,会令这些行为显得不合时宜。然而,要想让观众在美术馆里感到更自在和舒服,可能正需要这样的引导。


大多数专业人士或艺术发烧友对白立方信心十足。他们相信,这能让人们在艺术面前的举止得体。然而,太多去美术馆参观的人却不敢苟同。他们进了美术馆,希望或者期待的是一次不虚此行的经历。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他们在进去之后,从作品晃悠到作品,只在每件艺术品前停留个十秒二十秒。有人兴致盎然,却也有人疲惫不堪。再观察一小会儿,你就会发现许多观众开始迷惘、不知所措、变得困惑,甚至开始有些厌倦。我们与艺术的相遇,并不总像预想中那般美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注意到,艺术机构向我们呈现艺术的方式,让我们很难真正地同作品产生联系。


你可以自己做主


美术馆是我们认识艺术的重要场所。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教你如何吸收艺术的好书,却没有一本书告诉你如何以对自己最有益的方式,合理利用美术馆?接触艺术品对我们大有裨益,甚至会对你有所启发。但可别误以为仅仅到了美术馆,站在伟大的艺术品面前思考一下,你的艺术体验就理所当然地很有意义了。要想真正有所收获,你需要通过理解作品,被作品感动,才能与艺术之间产生一种更私密的联系。对我们很多人而言,这个火花不会自己点燃。 虽然你会期待美术馆能在你欣赏时帮到你,但是白立方的规矩却常常适得其反,妨碍了你拥 有一段有意义的参观体验。


5 美与丑如何区分艺术的好坏


古董商斯科特 威尔逊(Scott Wilson)曾经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一幅很丑的油画,他的朋友建议他干脆开一家博物馆。他真这么做了。

威尔逊的糟糕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Bad Art)就是这么来的。这家博物馆以糟糕到没法无视的艺术为主题,主要展出那些创作目的严肃但瑕疵明显的作品。展品有杰出艺术家的偶尔失手之作,也有连画笔都控制不好的新手作品。


观看这些掉链子艺术作品,意外地特别启发人。可以帮助你理解要创作好的艺术作品会面临哪些挑战,也能让你了解到,即便有的艺术家已经受到认可,作品得以在优秀的美术馆展出,他也不会次次都成功。一旦领悟这点,你会意识到作为一个观众,也会面临相似的挑战:如何区分美与糟粕?只有受过科班的专业训练才能分辨好坏吗,还是仅仅是品位的问题?


幸 运 的 是, 艺 术 家 艾 德 拉 斯 查(Ed Ruscha)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用的经验。他这么说:好的艺术,引发的反应通常是这样的:嗯?哇!。反之,拙劣的艺术引发的反应则是:哇!嗯?换句话说,比起那些一开始令人震惊,或是靠做表面文章抓人眼球的作品,那些初看感觉平平,却回味无穷,渐渐令人惊叹的作品,从长远来看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收获。


如果你第一眼看到某件作品时就很讨厌它,不碍事。再多看一会儿。你可能会想:这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丑啊?到底是谁弄出这种玩意儿来的?这就是你最初的嗯?合情合理的反应。但你再看一会儿,就会有别的反应了,进而可能发现更多东西。你或许会更加讨厌这幅作品,但是却对它和你自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过,更常出现的情况是,你的评判会朝相反的方向转变:你起初觉得不喜欢的东西,会挑起你的好奇心,甚至让你有点喜欢,开始让你思考它的意义。随着你的感觉慢慢从嗯?变 成了哇!,你最终会明白,好的艺术需要一点时间去感受。或者用艺术批评家杰瑞 萨尔茨的话来说:拙劣的艺术恰恰造成反效果,初看不错,最终却会觉得管它是什么呢。



11 完美的解药为什么孩子是最佳导览员


听起来可能会让你有点吃惊,世界 上 最 棒 的 美 术 馆 导 览 员 就 在 你 身 边那就是你自己的孩子。



你可能已经发现你的儿子或女儿是个多产的艺术家,在冰箱上贴满了他们毕加索式的涂鸦。但你不知道的是,他们也是优秀的艺术批评家。你的宝贝儿子或者女儿有种特殊的天赋,可 以帮你对艺术作品背后的隐秘世界一探究竟。


是什么让孩子们如此擅长艺术呢?因为他们是提问题的专家,非常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这两点,是艺术批评最需要的关键技能。提问的艺术,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毫无顾忌,会问大人不敢问的问题,也不会被简单的答案糊弄过去。他们的大脑好像一张白纸,可以想出很多我们大人认为有创意、别出心裁又很行之有效的答案。我觉得美术馆简直应该提供小朋友租赁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在入口领到一个小小的美术馆导览员。


你家那位小小导览员有如此天分,若想借他的眼睛开阔视野,建议带他去看看那些比较荒 诞、具有挑战性的艺术作品。在四岁之前,理解抽象艺术对孩子们而言完全不在话下。所以 他们是解读毕加索、波洛克这类画家的小专家。问问他们觉得这些艺术家画的是什么,会得到很具启发性的回答。孩子们还是观念艺术方面的专家,因为他们会对一个概念打破砂锅问到底。千万不要错过任何让你的孩子为你解说索尔勒维特或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作品的机会。从他们的角度去观察,遇到让你困惑的作品时,别犹豫,尽管问他们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孩子们很可能会为你提供崭新的见解和欣赏角度。


要对付美术馆里遍地都是的不懂装懂的人,孩子是完美的解药。他们真诚又无畏,可以让最古板的艺术投资人也放松下来。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觉得自己不懂或不专业而三缄其口, 反而会自由自在地回应和评论他们看到的一切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或许已经失去那种 好奇心和开放性思维,但他们没有,而这些都是理解和欣赏艺术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 参观美术馆时,你的儿子或女儿能带给你的最棒的东西,就是重新唤醒你心中的孩童。如果 你的心能因此永葆青春,你就会逐渐发现艺术的真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