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NT$
439.0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NT$
490.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NT$
436.0
《
黄河大系·戏曲卷
》
售價:NT$
4121.0
《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清华大学教授给大家的美育课,一本书带你走进艺术情感和创造之境,由艺术得到心灵的解放和创想的力量;清华大学标杆课”艺术的启示“ 书目;
|
內容簡介: |
《艺术通识十六讲》基于国家精品美育课程、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程、标杆课程“艺术的启示”梳理提炼成书。分为理论讲与实践讲,包含“绘画的理由”“寻找感觉的世界” “视觉语言中的审美判断”等十六讲。
本书采用“对话体”,引导学生在艺术中敏锐地感知,深入地鉴赏,独立地思考,诚恳地表达,多元地创作,并将以上各个方面有机融合。
本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配有艺术核心知识点、拓展阅读与习题,并附有课程PPT及学生作业和教师点评。可作为广大艺术爱好者的美育读物。
|
關於作者: |
李 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分会秘书长。
学术成果:长期从事艺术专业教育、艺术通识教育实践及学术研究。“艺术的启示”获评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程及清华大学标杆课程。获得“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龚育之奖教金”“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网络公开课优秀奖”“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等奖项。
代表著作:著有《艺术通识十六讲》、《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看见的不重要》、《知道的和想到的》、《我们所不知晓的绘画》、《另外一种观看》、《素描的意义》、《面对色彩》等,主编《美育教师手册》、《美育教学方法论》等。
|
目錄:
|
第一讲 绘画的测试(理论) 1
第二讲 体验绘画的魅力(实践) 25
第三讲 绘画的理由(理论) 29
第四讲 消除对绘画的畏惧(实践) 45
第五讲 寻找感觉的世界(理论) 49
第六讲 参与绘画的过程(实践) 67
第七讲 你最喜爱的艺术(理论) 71
第八讲 借用色彩来形容(实践) 89
第九讲 被忽视的艺术问题(理论) 93
第十讲 追求色彩的“信仰”(实践) 113
第十一讲 视觉语言中的审美判断(理论) 117
第十二讲 通过绘画认识自己(实践) 135
第十三讲 不可言说的“答案”(理论) 139
第十四讲 通过绘画关爱生命(实践) 153
第十五讲 不是“最终”的讨论(理论) 157
第十六讲 作为绘画的摄影(实践) 179
参考文献 183
附录一 艺术实践课过程 187
附录二 绘画实践课假期课外作业建议 191
附录三 关于素描创作练习的补充建议 195
附录四 学生艺术心得写作案例 197
后 记 209
|
內容試閱:
|
提到美育,人们习以为常地以为专属于少儿,一旦成人,对于美则不必认真,也无暇认真。其实不然,美育本不是少数人的需要和专利,而是向更广义更广泛的终身学习者敞开,以人传人,相互照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成立之初,即以“社会美育”为名,因为我们既立足于大学,又负有一份社会教育的责任。百余年来,美育是清华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重要一脉,梁启超先生在题为“美术与生活”(1922)的演讲中谈道:“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此外,王国维、梅贻琦、洪深、朱自清、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黄自、陈梦家、曹禺、蒋南翔、张肖虎、刘曾复、王逊、吴冠中等前辈,在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历程中留下了印迹,时至今日,他们的美育观点还常被引用和讨论。而身处新技术变革、新时代发展之中的我们,又对美育有何新解?对今日的教育问题作何回答?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以丛书的形式组编“美育终身研习系列”会是一件有益的可为之事。其主旨既包含对于青少儿美育的观照,更致力于促进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与社会美育的协同与融合,向最广义上的教育界推介新理念、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新思路。
此系列以《美育教师手册》为起点,将陆续推出兼具专业水准和教学适用性的各类美育著作及相关教学资源。面向学术研究者与院校教师作者,我们长期征集以下方向的选题 ——“高校美育类教材”“美育理论与美育史”“美育与艺术心理学”“美育课程与教学论”“美育评价体系与应用”“美育研究方法与写作”,等等。面向更广泛的作者群,我们长期征集以下专题——“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博物馆美育”“非遗美育”“乡村美育”“设计美育”“音乐美育”“自然美育”,等等。欢迎有相关教研积淀与写作计划的作者与我们联系(sunmq@tup.tsinghua.edu.cn),也欢迎读者指出不足、交流心得,逐渐形成美育终身研习的共同体。
我们希望每一本书都在探讨教育理念、艺术与审美标准的同时,紧密关注和回应美育在当代的育人规律和共性问题。我们将格外珍视创造性地回答这些问题的种种思考、行动和书写,因为美育并非一种抽象而遥远的美学理想,它和人本身一样具体,也一样切近而有温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
2023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