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易学史(全三卷)
》
售價:NT$
908.0

《
黄帝内经精讲
》
售價:NT$
551.0

《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售價:NT$
704.0

《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售價:NT$
352.0

《
温病类证论治
》
售價:NT$
1163.0

《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
》
售價:NT$
449.0

《
赌注:海难、叛变和谋杀的故事
》
售價:NT$
352.0

《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与运维 杨铨 黄洁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蔡尚思编著的《中国历史新研究法(蔡尚思著作集)》为《中国思想研究法》的姊妹作,书中对中国史书进行了分类,介绍了研究所用的搜集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新史观和中国史期划分的看法,作者还对读史的要诀进行了简介,此书与钱穆、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严耕望的《治史三书》对读,尤适合读史者参考。
|
目錄:
|
自序
第一章 历史的关系一切
一 历史的非常重要
二 治史的必需博学
三 历史的辅助学问
附录 历史与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 史实的成分与中国历史的特色
一 史实的成分——时空人物
二 中国历史的特色——六点
第三章 中国史书的分类
一 性质的分类法
二 时间的分类法
三 空间的分类法
四 阶层的分类法
五 史体的分类法
六 史文的分类法
七 史家的分类法
八 史观的分类法
第四章 科学的新史观
一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异点
二 社会与自然界的异点
三 基础与上层建筑
四 原因与结果
五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六 人类社会的五个阶段
第五章 新史观的应用与中国史的分期
一 采用新史观与我见——采用新史观应注意的四点
二 新旧各派分期与我见——划分中国史期须知的五点
第六章 归纳、比较两种鉴别方法
一 归纳法的考据学
二 多方面的比较法
三 归纳、比较诸法与科学化的材料
第七章 书本内外两种搜集方法
一 研究与时间
二 研究与人数
三 研究与图书馆
四 研究与札记
五 研究与书籍种类
附录 文集中的中国史学批评史料简目
六 研究与“器物”、“调查”——书本以外的材料
第八章 选择、分配与社会眼光
一选 择材料的各种宗旨
二 中国两大模范史家的社会眼光——司马迁与李贽
三 新中国通史应侧重的方面
第九章 批评、叙述与客观态度
一 研究历史应有的态度
二 过去一切的重新估价——理由与原则
三 史统观念的急需打破——春秋笔法的真面目
第十章 作史的条件
第十一章 读史的要诀
一 古今的互察
二 中外的互察
三 名实的互察
四 成败的互察
五 人己的互察
附录 文哲学化的中国史书之审读法
第十二章 历史的创造
一 历史与三种人的关系
二 创造历史的重要
三 创造历史的等差
四 创造历史的根据
五 创造历史的标准——趋势与归宿
附录一 顾颉刚先生来书
附录二 中国历史用书选要
附录三 对于中国通史与历史学系科目表草案之意见(上教育部书)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历史的关系一切
一 历史的非常重要
历史的重要,约可分为下列各点来说:第一,就学科性质而言:历史是普通科,常识科,共同必修科;其他各课程是专门科,特别科,部分必修科。历史为一切学问之总源或综合;其他各种学问,为历史之支流或分析。例如不论研究社会科学、哲学、文艺、自然科学……哪一种专门学问,试问哪一个不要先知道历史,而以历史为背景或根据的呢?只要把《史记》一书来约略分析一下,便可以证明吾说的不妄了!如《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儒林列传》等,就是属于哲学、经学的;如《司马相如列传》,就是属于文学、文字学的;如《太史公自序》,就是属于史学的;如《司马穰苴列传》、《孙武吴起列传》等,就是属于军事学的;如《扁鹊仓公列传》,就是属于医学的;如《货殖列传》、《平准书》等,就是属于经济学、财政学的;如《管晏列传》、《商君鞅列传》、《酷吏列传》等,就是属于政治学、法律学的《汉书》有《刑法志》;如《天官书》、《历书》等,就是属于天文学的《汉书》有《天文志》;如《河渠书》等,就是属于地理的《汉书》有《地理志》、《沟洫志》等;如《乐书》,就是属于艺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