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戏台

書城自編碼: 40754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罗伟章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689394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7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良好生活的哲学 : 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良好生活的哲学 : 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售價:NT$ 449.0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售價:NT$ 403.0
五维管理:管理入门九堂课
《 五维管理:管理入门九堂课 》

售價:NT$ 449.0
剑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马利亚研究
《 剑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马利亚研究 》

售價:NT$ 398.0
大家艺述 园林的意境
《 大家艺述 园林的意境 》

售價:NT$ 551.0
你的叛逆少年
《 你的叛逆少年 》

售價:NT$ 454.0
草木有灵
《 草木有灵 》

售價:NT$ 1367.0
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18世纪欧洲的权力博弈(王权与革命交织的时代,哈布斯堡家族四位权势女性的治国、磨难与沉浮)
《 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18世纪欧洲的权力博弈(王权与革命交织的时代,哈布斯堡家族四位权势女性的治国、磨难与沉浮) 》

售價:NT$ 65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6
《一世机密(生死难料的潜伏,险象环生的军界职场。十年机密,一生》
+

NT$ 347
《别人家的电视(锐势力·名家小说集)》
+

NT$ 227
《俗世奇人全本》
+

NT$ 286
《食南之徒》
+

NT$ 398
《星光来自从前》
+

NT$ 301
《夜空尽头的星》
編輯推薦:
本书是知名作家罗伟章的一部中篇小说。聚焦家庭家庭伦理,以第一人称为主体来叙述故事,故事清晰且流畅,戏剧感十足,是一部是一部内涵丰富、品质优秀的中篇小说。表哥纪军约“我”去茶楼喝茶,请求“我”帮他“演戏”,让“我”的父母跟他的父母争抢外婆留下的房产,目的是让表哥争吵了一辈子的父母能因此齐心协力,能有一个“夫妻的样子”。“我”犹豫再三,半推半就地推动此事,“戏台”搭好了,影响却超乎预料……《戏台》聚焦家庭以及个人的困境,在故事的讲述中将其一点点呈现出来,不突兀,随着故事缓缓流出,姨母的人生,姨夫的人生,包括“我”“我父母”的人生都随着故事浮现出来。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戏剧感十足,充满荒诞性。
小说卖点在于小开本,便于携带,有效填充大众读者的碎片化时间,机场候车、乘坐地铁等时间段,读者可以抛开手机进行深入阅读。当代作家的最新中篇不仅带有时代性、现实性,而且可以使读者站在小说阅读的最前沿,了解小说这种文学发展的新契机,对阅读时间、场地的要求进一步减少,鼓励大家去阅读,也符合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
这本书是百花社倾心打造的一款可以成系列的既长销又畅销的中篇小说单行本。依托《小说月报》的号召
內容簡介:
表哥纪军约“我”去茶楼喝茶,请求“我”帮他“演戏”,让“我”的父母跟他的父母争抢外婆留下的房产,目的是让表哥争吵了一辈子的父母能因此齐心协力,能有一个“夫妻的样子”。“我”犹豫再三,半推半就地推动此事,“戏台”搭好了,影响却超乎预料……《戏台》聚焦家庭以及个人的困境,在故事的讲述中将其一点点呈现出来,不突兀,随着故事缓缓流出,姨母的人生,姨夫的人生,包括“我”“我父母”的人生都随着故事浮现出来。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戏剧感十足,充满荒诞性。
關於作者:
罗伟章,著有小说《饥饿百年》《不必惊讶》《大河之舞》《太阳底下》《世事如常》《谁在敲门》《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罗伟章中短篇小说》(五卷)等,散文随笔集《把时光揭开》《路边书》,长篇非虚构《凉山叙事》《下庄村的道路》。作品多次进入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入选新时代中国文学大系、全球华语小说大系、《当代》长篇小说五佳、《长篇小说选刊》金榜领衔作品、亚洲好书榜、《亚洲周刊》 全球华语十大好书等。
內容試閱
作者创作谈
小说的种子
罗伟章
当我作为读者,读到一篇小说的时候,偶尔也会好奇:这篇小说的种子是怎样的?我看见了一棵树,但希望溯流而上,看见它埋在土里的样子。那样子写作者知道,但他们通常不愿意讲,讲出来多半也不可靠。神秘化是作家的品性之一。这没什么可指责的,树已经长在那里,枝繁叶茂,群鸟翔集,白云满衣,你实在没必要让时光倒流回去,窥见它曾经的渺小、安静和朴素,正如一位丰姿绰约的女子站在面前,你也没必要去回顾她出生时挂着血丝的模样,甚至是作为细胞时的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知道那些模样,也有好处,这好处在于:我们不仅能感知生命的美,还能感知生命的亲。亲是在过程中培育的,比美更日常,更宽阔,更厚实。所以如果可能,还是希望作家们讲一讲。诚实地讲。比如谈到《戏台》,我就尽量做到诚实:有天,我在小区里碰到一对老夫妻,他们肩并肩,精神抖擞地一路走过去,兴奋地说着话。说的啥没听清,但依然让我感到新鲜。我住的小区不大,时日久了,面孔也熟了。那对老夫妻我经常碰见,此前,无一例外,两人都是一前一后,彼此无任何交流,慢吞吞地挪着步子,脸上是类似于愁苦的沉思。今天是什么事情让他们仿佛年轻了十岁,还那么契合?
这就是发端。但这算小说的种子吗?不算。他们兴奋,可以想到的原因很多,比如远行的儿女今天归来了、绝计不生育的儿媳终于怀上了、本来查出有不治之症结果是误诊了、来老友了、中彩票了……而这些原因,却不能让一个写作者兴奋。
首先是不特别。其实不特别在写作中有时并不构成毛病,太特别反而构成毛病,这说来话长,不多说了,直接说“其次”——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从中看不到生长点。所谓种子,是能发芽,能破土出苗、随风见长。否则就不是种子,最多是一粒死去的种子——没落进地里就死了,是提前死去。提前死去的种子当然同样不是种子。有时候,或者说许多时候,写作的失败,就在于把死去的种子当成种子,人物和故事都丧失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只见作者在那里使劲儿,就像毛姆说的,或许有强烈的感情,却没有心。这跟我们说大词是一样的。因为没有心,感情也是虚假的,虚假不可能赋予生命以气息、温度和力量。
正因此,那对老夫妻的异样对我没有意义。
又是一天,我在街头偶遇一个熟人,闲聊中,知他最近在打官司,是一起经济纠纷。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我突然想到了那对老夫妻:他们那天高兴,是不是某起官司打赢了?又为什么打官司?假定是争上辈人遗留下来的财产,同样构不成我要的那粒种子。但我就从这件事出发,慢慢去想:他们确实是争财产,和别的兄弟姊妹之间。争财产之前,两人过得不和谐,不幸福,事实上是很冷漠,冷漠得不像夫妻,几十年如此;但这时候,他们结成了利益同盟,心心相印,携手争斗,并因此和谐了、幸福了,也年轻了、精神了。然而,这其中昭示的人性前景,多么狭窄,多么脆弱,多么可悯可悲。一生当中,他们都过得不容易,都有各自的痛,却始终没能从更深广的人的意义上,给自己定义。
而这样的事情,不只是他们,还有我们。
于是,我写了这篇小说。

“夫妻天天吵架,可以吵上半个世纪,这种事你信不信?”
“信啊!我邻居就是。是不是天天吵我说不准,但只要我在家,耳朵就没空过;在外面一想到家,首先不是想起家的样子,而是响起隔壁吵架的声音。当然,我们只做了十年邻居,他们吵架也可能是最近十年的事,离半个世纪还远,但在我看来,两口子吵十年,和吵半个世纪实在没什么区别。”
“区别大呢,”他说,“孩子长到十岁,还是个孩子;长到五十,你想想!”说着抬眼看我,额头油浸浸的,眼里漫着雾。
他是我表哥,名叫纪军,是个银行职员。按其资历,不该只是个普通职员,但他就是个普通职员。逢年过节,亲戚聚会,我们有时会取笑他,说他是只“吉娃娃”,一万年也长不大。那时候,多半是在餐桌上,他低头进食,脸上挂笑,一副不屑分辩的样子。我姨父姨母,也就是他父母,有些恨铁不成钢,但毕竟是自己儿子,即使有话,也怕说出来痛,便不说。唯表嫂会摇两下肩膀,瞄他一眼,喝令他把下巴上的油擦掉;可能是觉得不该在这种场合凶自己丈夫,话音未落,忙又改了面容,问外婆还想吃啥。
外公去世后,外婆先跟姨父姨母住,后来跟我父母住,可两处都没住上半个月,就回了她的老房子。有天表哥去看她,进门,如同进了冰窖——不是冷,是冷清,是冷清的冷。外婆像是从墙上下来的,完全就是个影子。再看她吃的,都是昨天的饭菜,也可能是前天的,甚至是大前天的,在锅里热来热去,皮面成了铁锈色。表哥二话没说,把她的碗劈手夺了,再把她往背上一捞,背下楼,送进了自己的家。外婆腿上有风湿,尽管自己能走,但很不方便。
外婆在表哥家住了十二年。
我跟表哥见面少。亲戚之间或许就是这样,远没有和朋友见得勤。加上住得远,一个城西,一个城南。外婆刚住过去那段时间,我会时不时去看她,每次去,都发现她过得好好的。这让我如释重负,同时又很失落。
我是没条件照顾一个老人的,不是钱的事,我手头比表哥宽裕,再说外婆的退休工资尽管低,但足够养活她自己。是没时间和耐心。我难得在家度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妻子也是。我和妻子各玩各的,有时也结伴出游,三天两头把家空着。表哥表嫂从不,他们下班就回家,就围着外婆转。外婆在他们家住了小半年,我再去,外婆就把我当成客人,叫表哥表嫂给我倒水喝,削苹果给我吃。那时候,表哥的女儿玟玟,不满四岁,见了我,要我抱,外婆却把她赶开,说别把我衣服弄脏了。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去得就越发少了。
表哥也不来找我。我俩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见了面,无非是见着两张脸。血缘的呼唤只在小时候能听见,到了一定岁数,那声音就埋进了土里,和人见面,见的不是脸,是嘴———是嘴里说出的话。我们的话山重水隔。
因此除了逢年过节,我们几乎不见面。
可今天,表哥却是特意来找我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